一、诸暨有什么特产?
1、西施团圆饼
竹溪石源圆饼由纯正的细面粉或荞麦面粉制成,由手工包裹的糯米糕,山地土壤,香脆萝卜,葱,胡椒和鲜猪肉制成用小火炖炒,味道清凉但不油腻,辛辣但不重,香气清新,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2、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诸暨的传统名菜。无论是造房子,度假,婚姻,生日,庆典,葬礼,它总是成为第一道菜。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宠臣刘墉一起微服私访来到诸暨,两人尽心游玩,信步来到苎萝山脚小村,只见农舍已炊烟袅袅,方觉肚中饥饿,在一农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后,不禁击桌连声称妙,闻其菜名,“好一个西施豆腐”,脱口而赞。
3、西施舌
西施故里有一种叫“西施舌”的小吃。糕点厨师采用悬挂技术,用糯米粉制作水磨粉,然后用枣,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余种水果原料混合制成馅心。 并把它放在舌模,模压,煮沸或油炸。这种小吃的颜色就像月亮,甜美清爽。
4、同山烧
清凉型白酒,以浙江省诸暨市铜山镇的生产地点命名,被誉为“江南小茅台”。铜山是由诸暨的高脚高粱制成的。它是由铜山镇上蝎龙水制成的。因为它位于盆地,所以全年保持恒温。因此,葡萄酒清澈,味道甜,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
同时,虽然同山烧是一种白酒,却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酒色红润,倒在杯中,恰如红玉入尊,因此也享有“酒中君子”之称。
5、香榧
作为全国香榧的主产地,诸暨利用和栽培香榧已有1300多年历史。
诸暨市种植面积10万亩,富饶4万亩。它拥有41,000株樟树植物100多年。它建造了一个50平方公里的樟树森林公园。它是该国最大的县,面积约200吨。它占该国柚子总产量的60%以上。冠军和叶珍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赵家镇、东白湖镇香榧主产区的农民人均收入中,仅香榧一项就达7000元。1997年,诸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2007年,诸暨又被命名为“中国香榧之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暨
二、谁知道诸暨的民风民俗
1、方言
诸暨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2、婚俗
诸暨婚俗历史比较久,很多东西保存的好,一顶八抬花轿,两侧各有身着清一色长衫的六名行郎压阵保驾。行郎由男方延请,在吹吹打打的迎亲中,他们手提轿灯,前呼后应,显得特别招眼,把男方炫耀虚荣的戏唱足了。
扩展资料;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界义乌--金华,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在150万左右,是浙江省城乡体系规划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环杭州湾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对象。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0.7亿元,财政总收入92.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07元,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秦时置县,历代未废,1989年撤县设市。
历史上,诸暨曾出过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书画名家;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俞秀松、汪寿华、张秋人等一大批为革命献身的志士仁人,孕育了12位两院院士和130多位将军。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诸暨一方秀丽山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暨
三、诸暨风俗文化,谁知道阿?
诸暨风俗文化
诸暨民间婚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可以说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
一、相亲 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六八岁,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的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彩,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曾有这样的记载:婚姻以媒说合,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开具生年月日者为“庚帖”,亦曰“日帖”。
诸暨乡问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是“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日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后又称为“介绍人”。
做媒作伐的人,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待时机成熟,作媒人就向男女双方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即将男女双方的姓名、籍贯、生辰上,经过媒人,互致两家。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两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
解放之后,这些繁褥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单位间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但许多青年还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与“看人家”两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上甜汤圆,这就有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作客。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日“相亲”习俗已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九廿九”的由来
明朝时候,王家井小集市近旁有个叫灌湖的村子,住着一位精明能干的中年汉子。这位汉子整天挑着一副长菜篮,穿东村走西庄去兜售他那从外地批发来的“洋红洋绿引线顶针”或“千张豆腐干”等日用小百货。由于他能说会道,手脚勤快,生意着实勿错。
可是,时间一久,村妇们发觉与这个小货郎搞交易,一不小心会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小货郎来到了杜泥岭下的小山村叫卖吆喝。有个村姑喜滋滋地跑去,乐颠颠地向他买9绞青棉线,每绞3个铜钱。村姑挑好线一一清点。然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人人都疑他贪小便宜,暗中捉弄。今天让我一试。于是村姑豪爽地叫道:“客人唉,9绞线,3个铜钱1绞。那么三九廿九对不对?”她边说边递过去叠成一截的25个铜板。小货郎一听满心喜欢,接过钱数也不数投进了藏铜钱的小竹兜里。走到巷口,村姑一把抓住小货郎的长菜篮,急不可耐地叫怨了,算错数,多给钱了。事实面前小货郎不得不退还了多收的2个铜板。当他退出自认为多收的2个铜钱时,村姑不禁 粲然一笑,郑重其事地说道:不必退了,我是特意试试你的,只给了你25个铜板,还得补你2个呢!因为贪小,你连我给你的钱数也不数,下次还是老实点吧!
自此以后,诸暨民间就以“三九廿九”一语去讥讽斥责那些想贪小利而结果搭错脑筋稀里糊涂的人,直至如今,流传不绝。
乡间的小习俗
四、有甚么诸暨的传统风俗
诸暨风俗文化诸暨民间婚俗10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个民族,1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风俗。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
五、诸暨最出名的是什么
诸暨最出名的有:
“西施故里”的诸暨,地方特产众多,主要有:西施团圆饼、西施豆腐、西施舌,以及享有“江南小茅台”之称的同山烧、香榧、珍珠和马剑馒头等,都是体验“西施故里”不错的地方特色产品。
1、枫桥香榧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著名珍稀干果,作为其主要产地的诸暨,因其外壳细体秀气,具有仁满壳薄、质脆味香、酥松细腻、营养丰富等特点,堪称榧中上等珍品。而历史悠久的香榧集散地-“枫桥古镇”,也因其优秀的品质和产量大而得名,并以“枫桥香榧”闻名海内外,是馈赠亲朋的不错绿色礼品,诸暨也被誉为是“中国香榧之都”。
2、山下湖珍珠
“世界珍珠看中国,中国珍珠在诸暨”,作为世界有名的“珍珠之乡”-诸暨,拥有世界淡水珍珠七成以上的年产量,和规模浩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和加工、交易中心-“山下湖”,以及世界珍珠珠宝交易中心-“华东国际珠宝城”等,使得诸暨成为世界珠宝文化交流和商贸旅游购物的中心,吸引海内外游客前往。
3、“西施”特色美食
作为“西施故里”的诸暨,很多特色美食也因“西施”之名而闻名。比如鲜香辣爽、味清不腻的“西施团圆饼”,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还有诸暨的传统风味名菜-“西施豆腐”,也是逢年过节的席上头道菜肴;以及香甜爽口的特色点心-“西施舌”等,都是体验“西施故里”的特色美食。
除此之外,还有被誉为“江南小茅台”的同山烧、“诸暨四美”之一的马剑茶,以及马剑馒头等,都是去诸暨游玩值得品尝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