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吊脚楼有什么特色?
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住吊脚楼能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在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山地,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的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
苗族、侗族的吊脚楼也更各具特色。如侗族吊脚楼结构严谨,有的高达五六层,但却不使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和,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瑶族的建筑特点
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住房,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常用杉木条支撑屋架,屋顶盖草或杉皮,周围以小杂木或竹片围壁。
在大山里,还行一种‘半洞居’住宅形式,即依山挖洞,在洞外用杉木接盖住宅,上盖杉皮。日间在住宅活动,晚上人洞内卧宿。
在坡度较大的山岭地带,有‘吊楼’式建筑,即房屋的一半建在坡地上,另一半则依山势坡度的大小建筑吊楼。居盆地、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房舍建筑一般分住房、寮房。
扩展资料:
瑶族的饮食特点: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
岭南四季温暖,适宜蔬菜生长,园圃冬夏常青,人们终年都可以吃到鲜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
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油类有猪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菜”,即以油炒泡开的茶叶后煎成浓汤,再加食盐调味,然后用以冲泡炒米花及炒黄豆等物,具有特殊的风味,有的以此代替午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