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那些破坏?

主要从环境污染,过渡开发还有生态破坏这几点来分解 比如湿地旅游的开发可能造成生态链破损,珍惜动物灭绝。 局部气候变化等等。加上管理不当等原因,会引起因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二、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会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1)旅游者涌入会引发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的紧张关系。

(2)旅游者的到来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出现追求高消费生活方式及赌博、吸毒、卖淫、嫖娼、投机诈骗、走私贩私等丑恶现象。

(3)在旅游者的思想意识形态影响下,使当地居民产生政治信仰危机;家庭关系和社会纽带发生解体,社会凝聚力减弱。

(4)旅游者流入后人流拥挤、道路阻塞,特别是出入口和核心区,给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5)在一些“天人合一”旅游环境中,一些旅游者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等,甚至是某些旅游项目开发破坏正常宗教气氛,导致虔诚的教徒不满。

(6)农家生态旅游者也可能带入某些疾病或病菌,导致旅游地疾病滋生。

(7)造成某些视觉污染:一是旅游设施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二是建筑设计死气沉沉;三是旅游者乱丢废弃物;四是乱涂乱画等。

三、谁能提供一些旅游区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的实例?

错位旅游开发破坏生态 云南最后净土遭劫难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下给温泉,是近代热泉形成的典型的地质景观,极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景区内的喷气(热气)孔尤为罕见。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不了解喷气孔的地质构造及规律的情况下,开发者企图将喷气孔变为“桑拿浴”场所,结果严重破坏了稀有旅游地质景观。该县的另一处地下泉———天生桥“彩泉”,因被“现代化”装饰而失去了“彩泉”再现的自然条件。 西南净土香格里拉的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下难逃劫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多位专家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错位开发,使不少国家级风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泛滥,有的风景区正蜕变为吃喝玩乐的游乐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比如,丽江玉龙雪山被架设3条索道,每条索道都伸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其中,长近3000米的玉龙雪山索道,延伸到海拔4506米的雪山上,每小时单向运送客流量达426人。这些索道的建设和运营,给保护区带来了生态灾难。大量游人的涌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坏,部分冰川开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游客践踏、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年规划时还存在的珍稀动物,现在已难觅踪迹。玉龙雪山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令世界各国专家惊讶。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景区没做规划就进行开发。

四、旅游活动的开展对自然环境有哪些消极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2,对植物的影响

3,对动物的影响

4,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6,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7,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8,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 如果不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着灭亡。

扩展资料: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地区,种族,经济条件的影响,一律受害。

(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易及时发现,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