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有哪些

延安精神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如下: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

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扩展资料: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

1、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清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1949.3.5)

2、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1949.10.26)

3、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励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1957.2.27)

4、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刘少奇

5、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在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这是一个很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什么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道路呢?从最根本的方面来说,就是要依靠我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周恩来(1954.9.23)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延安精神

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陕北历史文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延安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黄帝传说故事、木兰传说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陕北方言;

(二)黄帝陵祭典、陕北过大年等传统礼仪、节庆;

(三)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壶口斗鼓、洛川蹩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子长唢呐、延川剪纸、黄陵面花等传统艺术;

(四)陕北窑洞营造、甘泉豆腐与豆腐干制作、木器装饰雕刻等传统工艺;

(五)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第四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权责明确、突出重点、属地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原则。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调查、研究、保护、保存、传承、传播、濒危项目抢救等工作和代表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市场监督管理、商务、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第二章 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调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等汇交文化主管部门。第八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图片、文字、音像、数字化等形式,建立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符合下列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三)具有在一定群体或者地域范围世代相传的特点,仍以活态形式存在;

(四)具有鲜明特点,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对传承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可以向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可以向市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提出建议或者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实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延安有什么特色的东西或者事物啊?!

延安地方特产:

1、洛川苹果

延安市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果实积累糖分,是苹果的适生带。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品种近70个,其中大部分为富士、新红星、元帅等优良品种。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约10亿公斤。

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外贸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

2、延川红枣

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1982年,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问西安,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2012年,延川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总产二千余吨,称为“红枣之乡”。

3、延长酥梨

色泽金亮,果面清雅洁净,皮薄、质细、多汁、味甜,清香爽口。全市种植4万余亩,年产量约万吨。除酥梨外,延长县又有“三宝”之一—斤梨,《陕西果树志》载:“果实大,椭圆形,纵径9.2厘米,横径8.1厘米,平均重470克,最大者可达665克。

果成熟后金黄色,皮厚、精糙,有明显凸出的棕色大果点”。斤梨单果重约一斤,因此得名。

4、甘泉红小豆

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地东南,属风积黄土,上层深厚,具有耕作熟化层、心上层和田质层等,养分含量较高,适宜红小豆作物所需各种营养成份,加之甘泉县水资源丰富,宜于灌溉,为红小豆生长提供了优质水源。

所产出的红小豆颗粒硕大,结实饱满,色泽鲜艳,出成率、出沙率及产量较高,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誉为“红玛瑙”。

5、安塞小米

安塞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色泽金黄,颗粒浑圆,粘糯芳香,油脂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其粗纤维含量在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安塞小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安塞小米在先秦、西汉军屯时期,便有大面积种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安塞解放后,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垦荒,“小米加步枪”打破了国民党封锁,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扩展资料: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

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截至2016年,安塞腰鼓、洛川蹩鼓。

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延安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雄的红军将士高举井冈山点燃的圣火,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在陕北延安落地生根。

从1935年10月19日至1948年3月23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矻矻奋斗了十三个春秋,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火岁月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简介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2021年9月,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延安精神被纳入。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简介!

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扩展资料:

延安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

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

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

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