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久负盛名的厦门四大建筑风格

厦门的建筑风格,从学校到民居几乎都是独具一格,各有千秋,他们让充满文艺气息的厦门更添一笔浓厚的光彩,鼓浪屿上的特色欧式建筑和厦门的骑楼等等都因各自的特色受到各地游客的关注,更有人慕名前来拍摄。那么,你想了解厦门的四大建筑的风格吗?就跟着我一起看看 厦门文化 吧!

一、欧陆建筑

上了鼓浪屿轮渡码头,沿鹿礁顶——福建路——鹿礁路——复兴路,折向漳州路,这是首选的线路;第二条是从晃岩路——笔架山顶,转入安海路——鼓新路。这两条线路可以观赏到鼓浪屿有代表性的欧陆建筑。

建于1844年和1870年的英领馆已被拆除,新建的楼宇没有原版的韵味,经过它时,只能作历史的回顾。穿过仿英式建筑的日本领事馆和东洋式建筑日本警察署后,就到哥特式建筑天主堂,其尖形艺术是十分有个性的,值得一看。

走出天主堂,左转就是荣远堂,这是一幢罗马柱支撑,欧式风格为主的精品别墅,它的三楼又有中国建筑思维,与高雅的花园和谐相配,十分耐看,颇值得玩味。对面是“海天堂构”,五幢别墅各显其姿,中楼和两侧的别墅最为美观。中楼是传统歇山顶,但主体是欧式风格,中西结合得颇有特色,特别是中脊下的藻井更为好看;两侧的则属巴洛克和中国古典艺术相结合的装饰,也很精美。

林尔嘉住的八角楼,是具有巴洛克韵味的南欧建筑,故事颇多,必须仔细品味。升旗山麓的李清泉别墅,楼宇豪华而现代,花园宽敞而静谧,是家居理想之地,可不要被大门上“容谷”二字所迷糊,那是“榕谷”的笔误,因为别墅建在古榕的山谷里。

漫步至复兴路西端,绿树花丛里有二幢维多利亚风格的白色小别墅,那是福建活版印刷创始人白登弼的别墅,外貌虽已古老,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韵,且别墅里众多的人物和故事百听不厌。

看过白家别墅,折向漳州路,去看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新娘房,廖家别墅是鼓浪屿颇有资格的老别墅,且有林语堂这位中国文学大家的诸多轶事,足以提高旅游的兴味。

当年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中楼,这幢英式带有东南亚风韵的豪华别墅,看它那个上下左右用楠木装修的大厅,以及厅后时值10万大洋的意大利大理石楼梯,就足令人叹为观止,别说那别致的后廊和特意打造的天台了。

出了黄家花园,沿途观赏以波折屋面见长的林屋,而后来到笔架山顶,顶上有当年曾作为“会审公堂”的二幢别墅,已成危房的林文庆别墅,满墙野藤间似有校长的身影!往北就是春草堂、观彩楼和许家别墅了。春草堂是中西合璧的家居小楼,异常温馨,许家别墅系折衷式风格,庄重典雅,那玫瑰红墙面后边仍可听到许家四杰的钢琴声。观彩楼最具个性,它有强烈的荷兰风格,主要看点在于绳状门柱、火枪手面庞的窗楣和背弧型的三楼,充分展示了它的建筑艺术美。

从观彩楼右侧的石级而下,就是亦足山庄了。这里有全鼓最漂亮、最高大的欧式门楼,有过渡道上的巴洛克照壁、花坛,使人过目不忘。而后顺着小径,来到安海路的番婆楼和西欧小筑。番婆楼的彩色装扮颇有洛可可的味道,“五脚气”长廊又是东南亚风格,但它的看点还是楼前番婆点唱看戏的戏台和那进门见福出门也见福的大门楼。千万别小觑西欧小筑,它的年龄颇高,是19世纪中叶的作品,当年建筑的形态、装饰材料以至墙面粉刷的颜色等等,还一如既往,保持本色,风貌依旧,是难得一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居别墅,凡经过它身旁的欧洲人,无不停下摄影留念,不忍离去,可以说它是鼓浪屿别墅中的宝中宝了。

顺着弯曲的小巷,一转弯就是杨家园,共有5幢别墅,都颇为高级,其中的“忠权楼”的欧洲窗最为美观,窗棂、窗套、窗楣均十分艺术化,短暂一瞥就能留下深刻记忆,它的供水系统也使人难忘。

最后观赏的是八卦楼,它是全鼓最大的的别墅,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造型独特,红色圆顶最吸引人,乃是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堂石头房圆顶而建造的,傲立穹窿,成了鼓浪屿和巨轮进出港的标志。

二、厦门的本地特色体现在哪?

能体现一座城市特色的不仅仅是美食,其实像建筑景点这些东西能更直观的体现出来,下面就让我这个厦门人带你去看看有哪些吧,这些是我的外省朋友来玩时,我强烈安利她们去的地方。

一、鼓浪屿

二、厦门大学

三、厦门双子塔

四、南普陀寺

五、沙坡尾

这里有海湾,这里有街道,这里有海风,这里有暖阳,这里是一个发呆晒太阳的好地方。这里就是厦门~

一、鼓浪屿

【推荐理由】:厦门,有着大都市的繁华,也有着小镇的平和自在,鼓浪屿则是厦门文艺清新的悠然自得,是人文历史的最强显现。“ 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

【建议游玩时长】:2-3h

【门票】:100/人💴

【开放时间】:全天,目前厦门无疫情,进景点区扫码即可不检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厦门轮渡码头乘坐轮渡,到三丘田码头下

【介绍及个人体验】:鼓浪屿面积不大,脚力足够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步行逛完。我以为鼓浪屿主要的看点有三,其一是鼓浪屿的历史人文气息,其二是四季如春的植被覆盖,其三则是百年历史的景点。鼓浪屿有两个码头,一个是给本地市民通勤的,一个是给游客准备的,35元包往返,出航的时候提前半小时左右到港口,返航的时候只要游船就能上,很方便。

二、厦门大学

【推荐理由】:厦门大学最开始的认识是初中看《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电视剧,是艾利斯顿商学院的取景地,来了之后发现厦大的确是中国最美丽大学之一。

【建议游玩时长】:2h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目前厦门无疫情,进景点区扫码即可不检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厦门市思明区思明路,乘1路公交到厦门大学站下

【介绍及个人体验】:靠近海边的厦大,出校门就是白城海滩,中西结合的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让你重回学生时代,沿着学校走进去就到了芙蓉湖,在湖旁边的草坪上就有很多学生看书,聊天,晒太阳。芙蓉隧道,是值得打卡留念的地方,里面有开一些小店,墙上贴满游客的旅行票,也可以写明信片,或者买一些旅行手信,很有纪念价值。

三、厦门双子塔

【推荐理由】:双子塔这是一个集购物、潮流、美食为一体的新晋地标建筑物,在此既可眺望厦门全景,又可体验惊喜又刺激的天台“海天漫步”。

【建议游玩时长】:3h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目前厦门无疫情,进景点区扫码即可不检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厦门市思明区演武西路,乘957路公交车到思北路下

【介绍及个人体验】:厦门世茂海峡大厦这是一座“双子塔”建筑,封顶时是厦门市第一高楼,也是厦门城市风光摄影绕不开的著名地标建筑。日落蓝色时刻,双子塔亮起灯光,远处还能看到鼓浪屿,非常漂亮,这里也是我心目中拍摄厦门双子塔的最佳机位之一。

四、南普陀寺

【推荐理由】:这里有着大都市的繁华,也有着小镇的平和自在喧闹中又有着独有的宁静。看过了鼓浪屿的美丽,体验了中山路步行街的商业气息,那就到南普陀寺体验一下安静吧。

【建议游玩时长】:1.5h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7:00,目前厦门无疫情,进景点区扫码即可不检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乘1路公交车到厦门大学站下

【介绍及个人体验】:南普陀寺历史非常悠久,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1000多年历史,当时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到明朝初年时,南普陀寺荒废,直至清康熙22年才得以复建或扩建,并被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因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而得名南普陀寺。

五、沙坡尾

【推荐理由】:想要感受老厦门的风土人情,那就来打卡沙坡尾吧。前是渔民为生的“避风港”,见证老厦门的时光印记。后是现代文艺弄潮儿的天堂,艺术西区琳琅满目的街边小店,值得走走

【建议游玩时长】:2-3h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目前厦门无疫情,进景点区扫码即可不检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乘2路公交车到厦门大学医院站下

【介绍及个人体验】:旧时的厦门港乃是如新月般的弧形海湾,因此处海沙细腻如金,故有“玉沙坡”之美称。沙坡尾正是这美丽新月的末端,亦是一处绝佳的避风港,从避风港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时光变迁,繁华到沉寂,沉寂到繁华,如今的沙坡尾已经焕发了新生的色彩,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文化创意港。

选对时间,挑对景点,这里人少景美,温度适宜可以穿梭老街体会闽南风情,可以徒步上山眺望海滨美景,可以环岛骑行享受海风拂面,去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厦门~

小建议:

1、不要自驾,车不好停

2、伴手礼就买马蹄酥和椰子饼

3、紫外线强,记得做好防晒

4、摄像机可以带上,厦门美景特别多

三、厦门建筑介绍?

说起福州建筑图片,最为有名的就是厦门园博苑、观音山海滨、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等厦门标志性建筑。厦门市(英文:Amoy),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厦门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厦门建筑——厦门园博苑

厦门园博苑简介:

厦门园博苑,全称厦门国际园林博览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7年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位于厦门杏林湾。由原先的杏林湾中洲及附近岛屿和湾西、湾北海岸线上的部分地区组成;开工建设时人工开凿河道,把中洲及附近岛屿统一规划为九个岛,由16座桥梁相互连接,形成“水上园博园”。总面积10.8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5.5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27平方千米。

厦门建筑——厦门园博苑

厦门园博苑建筑规模:

厦门园博苑景区面积是10.8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5.5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5.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接近全园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园。园博园以广阔的杏林湾水域为背景,由5个展园岛、4个生态景观岛和两个半岛组成,自然形成多岛结构、众星拱月的园在水上、水在园中的景观特点。

厦门园博园的大门像两只展翅的白鹭腾空而起,又像两片白色的花瓣,盛开在园博园。作为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园博园大门――花之门将厦门的市鸟白鹭与洁白的花瓣结合在一起,突显了厦门园博园的地域特色,让人进园时就眼前一亮。

建在主展馆东面内湖中的音乐喷泉,是华南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视觉效果最华丽的大型音乐喷泉。音乐喷泉配合激光表演、特色灯光和艺术喷火等高科技效果,为观众奉上大型视觉、听觉盛宴。

2100米长的园博大道从大门向大海深处延伸。说是大道,其实是一个带状景观公园,按照金木水火土的理念设计建造。园博大道把9个岛屿串成了一条独具南国特色的珍珠岛链,各地园区星罗棋布分散在园博大道两侧,游人置身其中就能领略到园博园别样的风情。

园博园按中国古典园林流派,结合现代园林风格建造了北方园、江南园、岭南园、民族风情园、国际园、闽台园等10大园区,每个园区都有各自非常鲜明的特色。

厦门建筑——厦门园博苑

厦门园博苑建筑景点:

民族风情园区

民族风情园位于岭南园北侧、江南园的东侧,占地面积约3.4公顷。设计突出我国多民族多风情的特点,以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内部布置一条充满神秘感的林间小道,作为各个展园的公共园林部分,并通过这一小路,融合和组织各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

风景园林师园

风景园林师园是专门为八位当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青年设计师所设,也是本此园博会的一个创意和亮点。园林师园位于现代园的南侧。占地面积2公顷多,设计师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充分展现自我。虽然许多园子粗看十分简单,但却体现了非常高的意境。要品赏园林师园,不深入其境是难以体验和欣赏的。

厦门建筑——厦门园博苑

厦门园博苑建筑特色:

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园博会,将打造一个集园林展示、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和教育生活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她的建设目标是“展园精致、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海峡两岸风情浓郁、可持续发展的水上园博园”。从来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厦门这样有气魄,一口气拿出了6.76平方公里的黄金宝地(其中陆域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用于第六届园博会的规划建设用地。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四、厦门建筑物介绍?

说起厦门建筑物,最为有名的就是旗楼、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天竺山森林公园等厦门标志性建筑。厦门市(英文:Amoy),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厦门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厦门建筑物——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简介:

天竺山森林公园被称为“厦门后花园”的天竺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洪塘村天竺山路1号,距厦门市区仅36公里,总规划面积37.05平方公里。景区以同处在150米等高线的东、西两大山门为主轴分成两个部分:150米等高线以上的山地为森林公园部分,面积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开园,现已建成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百竹园、揽月路、好望角、鸳鸯溪谷等景点,景区内原有真寂寺和龙门寺遗址等人文景观。

厦门天竺山旅游风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17日,是由厦门市、海沧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隶属厦门市海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1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天竺山景区投资开发与经营、天竺山景区房地产开发、旅游产业投资开发,现有员工155人。

厦门建筑物——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地理环境:

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李先念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

厦门建筑物——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建筑资源情况:

1.当你游遍海的风光后,还可以亲临天竺山森林公园去饱览森林景色。这个游览区位于厦门市郊区西北部的国营天竺山林场内,距厦门市区36公里,离漳州35公里,福漳高速公路从南侧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天竺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651公顷,天竺山森林休闲度假区的森林景观妩媚动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山势磅礴,峰崖壮观,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游客来此观光游乐,可提前计划好行程,开展森林游览、登山探险、狩猎、野营休憩、避暑疗养等活动。

2.位于厦门市郊西北部的集美天竺山森林公园,距市区30余公里,占地4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6.8%;乔木层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灵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个人工湖,总蓄水量达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头湖集水面最大,达11平方公里。奇岩是怪石公园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龟石、鹰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无穷的遐思。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五个人工水库如五颗珍珠镶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镜,水质甘甜,在岸边漫步或垂钓,其乐无穷。

夕阳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仅存的庙基、石碑碑文记载看来,古寺建筑宏大,僧侣众多,山田富蔗。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

天竺山林场场部,则是抗清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

厦门建筑物——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建筑景点:

天竺湖

天竺湖位于景区东部,面积约9公顷,蓄水量约70万立方米。在这里,演绎着山与水的千年绝美相恋;隐藏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唐风遗韵的独特魅力。盈盈湖水,远映龙门寺的倩影,近照牛岗岭的风姿,周边的真寂寺、浴龙桥、拴马石等名胜古迹,如散落的银珠,与天竺湖交相辉映。

两二湖

两二湖位于景区西北部,面积约10公顷,蓄水量约100万立方米。这里四周林木葱郁,层峦叠翠,犹如镶嵌在深山密林中的一面明境。除了在湖中泛舟赏景、在步行道漫步探幽,还可在湖边饱尝农家美食。相传湖下一深潭,需用一两二重的丝线才到底,因此得名。

皓月湖

皓月湖位于景区的西部,两二湖的下游,面积为24公顷,蓄水量约300万立方米。湖面水草茵茵,碧波荡漾,湖湾绿荫夹边,曲折幽深,如桃源仙境。在这里,可在湖中戏水、环湖漫步,与大自然一起分享动人的“鸳鸯”传说。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五、厦门古建筑介绍?

说起厦门 古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厦门园博苑、观音山海滨、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等厦门标志性建筑。厦门市(英文:Amoy),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厦门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厦门 古建筑——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简介: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称为泗洲寺,元代时被废寺,于明代重建,改称为普照寺,并迁建于今址。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南普陀寺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 古建筑——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建筑格局: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 、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 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厦门 古建筑——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主要建筑:

天王殿

民国十四年(1925),会泉法师住南普陀方丈时重建,屹立于寺院中轴线最前端,歇山式重檐飞脊,轩昂宏伟。为歇山顶重檐蹿角式单层砖石、木构建筑,阔为五间,前有红漆大门,后无墙。

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韦驮和四大天王,两只威武的大石狮雄踞门廊东西两侧,跨门进殿,两侧四大天王怒目环视。正中弥勒菩萨坦腹露胸,殿后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

大悲殿

大悲殿始建于明代,原为木结构,民国十九年(1930年)太虚法师重修,八角形三层飞檐蹿角式亭阁单层建筑。1962年,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构斗拱作装饰用。殿宇高20米,屹立在石砌台基上,八角三层飞檐。殿内祀奉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殿内的穹形藻井全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铁钉,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之精华。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 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厦门 古建筑——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建筑文化:

艺文集粹

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联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怀,或寓掸机以寄悟,巧对佳联,各得其妙。还有许多古今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吟咏,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格调清新,意境高越,还赋有时事记实的内涵,令后人在吟味中获得史疑佐证的契机。如宋人尉滕翔在咏无尽岩的诗句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尽岩下还是波浪翻滚的大海,以及山中野寺荒寂的情景,反证了所谓鹭岛全面开发前的中唐,即有人献地五十余亩以建昔照寺殿堂的误传。又如晚明与重兴普照寺诗僧党光和尚同时的鹭岛名士池显方,在题《五老山》诗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刹几残灰,重见天花散讲台” ,点出觉光大师重建普照寺的史实。

文物珍藏

南普陀寺自1985年恢复丛林管理制度以来,在妙湛方丈的主持下,重整清规,严肃戎行。全寺 200 多位住众和学僧,均能自觉遵守丛林规戒律仪,除坚持日常早晚课诵和参禅修学外,还启建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普利法会:创设宣弘佛法的通俗讲座和经书流通处,组织慈善基金会,举办各项慈善公益事业。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六、厦门的建筑风格?

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厦门的建筑风格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传统闽南建筑风格的积淀——四落大厝

在厦门开埠之前,鼓浪屿岛上的永久性建筑除了少量寺庙、祠堂等祠庙类建筑外,主要是富有闽南特色的被称为“红砖厝”的传统院落式住宅建筑。采用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红砖材料及工艺区别于中国中原地区合院式民居,其中代表建筑是“四落大厝”。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传播——日本领事馆旧址

19世纪中叶,外国人进入鼓浪屿岛后,最初租用民房,之后开始自己建设领事馆、礼拜堂、公馆、洋行和住宅、学校、医院等,这一时期外国人建造的建筑,除了协和礼拜堂等少数几座例外,基本上都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筑,这是一种具有功能外廊空间的建筑样式。

日本领事馆,建于1897年,现编门牌鹿礁路24号至28号,离英国领事馆仅一箭之地,翼角可望。该建筑四周设有连拱券柱式外廊,双柱桁架,楼顶女儿墙与外廊护栏,采用的却是本土烧制的红陶宝瓶状透空栏杆,这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式建筑的堂皇高轩,与中国式古朴典雅的折中。1928年,日本领事馆在其馆侧又建造两幢红砖楼,以做日本警署及其公寓所用,其中28号楼为典型的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和式现代建筑。

此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全部用清水红砖饰面,墙体厚实,窗户窄长,封闭性强,这样的设计显然有利于保暖御寒,成为东洋建筑在鼓浪屿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类型。

华侨建筑的早期发展——番婆楼

番婆楼,现编安海路36号,是福建晋江籍菲律宾华侨许经权为孝敬母亲而建造的,建成于1927年。儿女们争相孝敬母亲,给她买来金银首饰、高级服装,她穿戴得俨如“南洋富婆”,街坊邻居称她为“番婆”,此楼故名。

该楼色彩鲜丽,造型别致,某些洛可可特点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得非常和谐巧妙,这在鼓浪屿别墅群里是不多见的。

多元建筑风格的引入——八卦楼

八卦楼坐落于笔架山东北的一块台地上,隔鹭江与厦门本岛遥相互望,四围坡地低伏,绿丛葳蕤,现编门牌鼓新路43号,原主人乃台湾板桥林本源家族三房林维德之次子林鹤寿,即菽庄花园园主林尔嘉的堂兄弟。

始建于1907年的八卦楼,因其红色圆顶有八道棱线,顶窗八面朝向,又坐落于八边形的平台上,所以称为“八卦楼”,造型典雅大方,中西合璧,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借鉴巴勒斯坦、希腊、意大利和中国的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

中西建筑的艺术特质与风格——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现编门牌为福建路38号至42号。穿过门楼,眼前由近及远赫然呈现一大片中庭式广场与四周的一大片建筑,甚为壮观。海天堂构大院内,一共有五幢三层式楼房,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以中轴线上约700平方米左右的中庭为中心,正上方是中楼,中楼左右各有一楼,中庭前方左右各一楼;左右两侧楼房皆为西式,唯有中楼市仿古式中西合璧,形成后三前两夹一中庭的布局。

五幢楼各具中西建筑的艺术特质与风格,十分精美。但从所处左右簇拥的居中位置来看,中楼无疑使视点中心也是建筑重点。而中楼的建筑也的确不负其名其位,主人黄秀烺的倾心倾力倾资,完美地将其打造成“海天堂构”建筑群中不二楼选的形象代表。

鼓浪屿华侨建筑——厦门装饰风格

20世纪初工部局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20至30年代,随着大批闽、台富绅、华侨富商到鼓浪屿定居,鼓浪屿华人洋楼的建设逐渐增多。

在大量的华侨洋楼建设中,体现出一些新风尚:一方面,立面上采用红砖墙与少量白色线条对比的手法蔚然成风,延续了闽南红砖厝红砖白石的装饰传统;另一方面,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代表的装饰元素逐渐流行,并融合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装饰元素。

在华侨洋楼新风尚的基础上,一种华美的建筑风格由此前本土化的外廊式华侨洋楼中发展而来,形成一种注重现代装饰表现,并结合民族性、地方性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装饰元素的独特外廊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在鼓浪屿华侨洋楼建筑中迅速风靡开来。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厦门当地特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