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牯牛降二日游攻略
买过门票后,步行5分钟就到景区门口了,是个牌坊样子的大门,感觉有点旧了,竹木造的停车场有当地的导游会主动上来问你,收费50元。你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我觉得可以不用,因为牯牛降景区游玩路线不是很复杂。
进大门后是一座桥:楼山桥。当地人称:一道桥。过桥右转走5分钟后会看到一小片空地,这里有第二座桥:二道桥。这时你有2个选择:上桥走或者不上桥走。有什么区别呢?
我推荐不上桥走左边的路线,因为从左边游玩会轻松很多。景区里面看着指示牌走就没错了。黑龙潭的水很清澈,四叠瀑布的水很美。最后会从二道桥出来。整个景区游玩约3个小时左右,走快点2个小时也可以结束。如果从二道桥开始玩,到四叠瀑布后面的山路会爬的比较累。好像很多人在牯牛降里面就玩黑龙潭和四叠瀑布,不爬山的。我建议还是爬山看看,毕竟山不是很高,海拔1700米。不过游客不用爬到山顶的。
从牯牛降出来应该是中午了。如果在景区附近农家乐吃饭偏高,但价格我感觉能接受,也没感觉挨宰。推荐吃【小河鱼】,就是溪水里面游的,你在黑龙潭水里面可以看到它们,呵呵。我感觉非常好吃,是用有稍煎一下,放点辣椒红烧的,好吃啊。比较和马鞍山人的口味。还有【农家一品锅】,里面有肉和面条,里面还有一个当地的特产很好吃,现在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我们刚开始都以为是大肥肉,真的非常像,呵呵。但真的很好吃。还有一个菜叫:【槠栗豆腐】。这个马鞍山也绝没有,可以尝尝。其他的【笋干烧肉】之类的,我就不推荐了,毕竟这边也有。哦,还吃了一个【茶叶炒蛋】,可惜味道一般。【红烧土鸡】也不错。因为我是住在这里的,晚上在溪水边听着潺潺流水,吃着土鸡,喝着冰啤酒,爽呆了!!!
如果不住在这里,那就返回县城的美食一条街吃饭,菜价还行,很好找,比农家乐烧的好吃,毕竟是专业厨师烧出来的。才牯牛降到石台县城开车需要30分钟左右。
中饭过后,稍作休整就可以去玩漂流了,推荐去【怪潭漂流】,这个不是像泾县的竹筏漂流,这是充气艇的,配2个木浆划的。水流相对急些,水很清也很浅,当然也有深的地方。我的眼镜和拖鞋都在打水仗时掉到水里了,居然都找回来了,因为水实在是清澈见底啊。这里的漂流真的很过瘾!记得一定要在家里带上备用的内衣和外衣(都放在车里面)。漂流结束后会有专门的男女换衣服的地方,很方便。整个漂流约2个小时左右,看打水仗的激烈程度了,呵呵。漂流终点会有面包车载你回到起点取车,每人收费10元。回去一个司机就好了,来回10分钟左右吧,很快的。利用这个时间,你可以选选照片,因为景区会在你漂流的时候给你拍照,每张10元,现取。照的不错。有纪念意义.因为你在漂流的时候是没带相机的,个人推荐绝不要携带相机漂流,当然香烟和手机也不能带在身上的,会全湿了。相信我,不会有例外!如果打水仗,可以从家里带几个小塑料盆,再在新新源买几把大水枪,价格和效果都会比在漂流的售货点强。最好穿凉鞋,拖鞋也行,其他鞋不行。女士要穿长袖或者骑电动车穿的那种防晒的护袖、帽子,女士必须要有这几样。男士随意穿,里面穿泳裤最好了。
怪潭漂流门票80元。距离石台县城半个小时车程。这里的景点距离石台县城基本上都是开车半个小时左右,辐射状的分布在石台县城周围。
从怪潭回来石台县城晚上就住在县城了。很方便,县城不大。也可以直接去蓬莱仙洞景区去,那个景区门口也有住宿的农家乐,方便第二天玩蓬莱仙洞。
我住在牯牛降景区门口的【好再来】农家乐,标间80元,旺季要贵很多。需要自备洗漱用品。24小时热水,水压很大,有空调。也很干净整洁,很不错。楼下的小店生活用品也都能买到,不过贵点。小店里面有1台自动麻将机,只有1台!头子40元,打一场。当地叫“三大圈”,就是马鞍山的12圈,但是当地民风淳朴,可以商量的,呵呵,但估计通宵打是不可能的!好再来农家乐老板是北大金融系毕业的,这次去没见到人,去合肥搞期货去了。老板娘是个90后美女MM,个人认为故事很传奇的。值得你去探寻,呵呵。
第二天玩溶洞,石台有蓬莱仙洞和大王洞,我玩的是蓬莱仙洞,当地人也认为这个洞比较有代表性,门票80元,同程网70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溶洞玩成人不用带外套,小孩子还是带个薄外套吧。必须要找导游,40元。因为里面的灯是由导游负责分段开关的。你自己进去,带手电筒也是废的,没彩灯,不好看。当然,你也可以不花钱找导游,跟着别人的导游队伍玩,呵呵,省40元。哈哈哈!洞里面一共玩一个多小时,很值得去玩。我不详细叙述,否则你去玩就没劲了,尽管我可以描述的很详细,呵呵。溶洞玩结束会从半山腰出洞,再从外面步行10分钟回停车场,很晒。个人建议和导游MM一起从洞里走回去,很凉快,也很快。
说到这里,大家看到还有半天的时间可以机动处理,我是选择了去当地的果园里摘李子,还价后是一块五一斤,当然是自己亲自去树上摘喽!新鲜!我是边摘边吃,边吃边摘。果农是不会说的,民风淳朴嘛,呵呵!我们每人摘了10斤。过瘾!也吃饱了。
二、皖南牯牛降有什么特产
牯牛降野茶
石台最早的野茶,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被列为全国名茶的“仙芝”、“嫩蕊”就属于野茶,早期比较知名的野茶还有和尚庵野茶和清代名噪一时的“石埭白茶”等。从广义上说,现今闻名遐迩的极品绿茶“雾里青”也属野茶系列。
黑木耳
黑木耳为山珍上品,质脆味美,滑嫩爽口,荤素皆宜,红烧清炖均佳,是烹调多种美味佳肴的绝佳配料,在以山珍著称的徽菜中不可或缺。黑木耳营养极其丰富,据现代科学分析,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有“素中之荤”的说法;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B2比猪、牛、羊肉高3致5倍,含钙是肉的30至70倍,尤其是铁质比肉类高100倍,又有“含铁食品之冠” 美誉,这是米面和普通蔬菜难以比拟的。
石耳
石耳是石台、祁门特产之一,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的石缝中而得名。俗称石衣,又叫石菇、岩耳、石壁花等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地衣门、石耳科。石耳外形和木耳相似略大,体呈扁平叶状,块大厚实,正面有颜色乌黑有绒毛,背面呈灰绿色,腹面中间有一粗壮的“脐”,它就靠着这个奇妙的小吸盘似的脐,才得以在悬崖峭壁上安家落户。
祁门红茶
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祁门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祁红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徽菇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简称,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国香菇专业会议确定全国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
徽菇以其色鲜味浓、肉厚质嫩、香气沁脾和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等特点独成品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仅氨基酸就多达18种,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的7种,并含有30多种酶。
参考资料:老李自由行
三、祁门有哪些特产和风景?
乡土特产篇:茶中英豪--“祁红”翻开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的译英词组悄然出现了。上边清楚地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茶,祁门红茶在近代史上无论是作为商品出口创汇,还是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一员,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茶中英豪。 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保健食品黑木耳 黑木耳别名木蛾、树鸡、荤耳、黑菜等,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人们经常食用的黑木耳有两种:一种腹面平滑色黑,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称毛木耳;另一种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称为光木耳。黑木耳为祁门传统特产之一,近年来,由于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祁门黑木耳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尤其是祁门所产的光木耳,色泽好,外观美,肉质肥厚,质佳味正,远近驰名。 十大名菇之首徽菇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简称,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国香菇专业会议确定全国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 山蔬第一珍品石耳 石耳是祁门特产之一,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的石缝中而得名。俗称石衣,又叫石菇、岩耳、石壁花等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地衣门、石耳科。石耳外形和木耳相似略大,体呈扁平叶状,块大厚实,正面有颜色乌黑有绒毛,背面呈灰绿色,腹面中间有一粗壮的“脐”,它就靠着这个奇妙的小吸盘似的脐,才得以在悬崖峭壁上安家落户。 野果之王猕猴桃 猕猴桃,祁门人习惯上称作杨桃,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来黄山,曾对猕猴桃作过一番研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白术之最祁术 祁术为白术的一种,是名贵地道中药,因产于祁门而得名。我国浙江、江西、云南等省均产白术,但以祁术品质最优,为白术最上品。 中药上品九制黄精 黄精在祁门民间又叫作老虎姜、鸡头参等,古称黄芝,意为象灵芝一样的灵丹妙药。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横生根状茎,肉质肥大。地上茎长而较柔弱,一枝多叶轮生,叶短似竹,线状披针形,先端卷曲而缠绕它物,无柄。夏季开花,花梗下垂,花白色钟状,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传统工艺篇:天然配方祁门瓷土 瓷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为祁门特产之一,自古就很有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景德镇从古至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出土婺源、祁门两山”。清代《续文献通考》说:“陶土之种类极多,最纯粹者,西人称高岭土。高岭土虽多供输出,用者多来自祁门,祁门南乡龙风壁,西乡伊坑,产量均高,即景德镇所用之上等原料,亦多取于此。”《陶冶图》中“采石制泥”一节中说:“石产江南徽州祁门县平里、郭口两山,距窑厂二百里,开窑取之。” 乡土风韵祁西土布 祁门生产土布始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为农家妇女自行纺织的一种布匹。这种土布以历口为交易集散地,历口附近的村子多有出产,其中彭龙村为最。这一带均属祁门西乡,故称“祁西土布”。祁西土布,门扣在5百至6百根纱左右,门约1尺8寸,长度3丈6尺至4丈足尺。品种有醉红、窄绿、紫青、十文青、三文青、白地青花、青花白地等,可做衣服、印花被面、包袱、头巾。因其特别厚实暖和,耐用经磨,用来做冬天的内衣和棉被里子非常适宜。 珍惜动物篇:蛇中毒王祁蛇 祁蛇是我国特有的蛇种,又名蕲蛇、白花蛇、五步蛇、方胜板等。因其蛇头为三角形,身子短粗,尾巴细而短,吻端延长向前突起,所以也叫尖吻蝮。祁门自然环境极宜其生长繁殖,为祁蛇主产区。对祁蛇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据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提到的“黑质而白章”的亦指祁蛇。祁蛇全身都是宝,是一种与麝香、鹿茸齐名的动物药材。作为中医学上的祁蛇,性温,味甘,有毒,《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主治中风、惊风、麻风、癞癣、痹痿等顽疾。蛇蜕 “治目疾居多,退目翳为最”。蛇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的功效,常用于百日咳、咳嗽痰喘和多种眼疾。祁蛇煎熬加工可制成蛇油,多用于防治冻伤、烫伤、皮肤皱裂。祁蛇毒具有“抗凝”和“保凝”两种作用,在治疗血栓类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方面,用途更大。 山中仙禽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俗称“野鸡”,在祁门常常见到它靓丽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上体大部分金黄色,雄雉的数十枚尾羽竟长达1米多,上面有黑褐色大型横花斑及白色的细羽缘。额、颊、眉际与头部均呈浓墨色,唯独颈部的羽毛洁白如霜,鲜明夺目,其名从此而来。 珍奇有趣娃娃鱼 娃娃鱼,因其长脚像人手、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在祁门四乡深山沟里可见其踪迹,尤其是凫峰乡余坑村,有一条长达数十里的深山峡谷,土名叫大坑源,溪水中就生长着不少这种其貌不扬、珍奇而有趣的动物。我国古代对娃娃鱼就有记载,晋代郭璞的《山海经注》中称为“人鱼”。《尔雅》注:“鲵鱼似鲈,四脚,前脚似猴,后脚似狗,声如儿啼,大者八、九尺”。 “凤凰鸟”白鹇 白鹇又叫银雉、越禽,山区群众亦称作白鸡、白山鸡,是产于南方的珍贵鸟类。早在汉代,人们就称其为“凤凰鸟”。唐代大诗人李白对白鹇一见心仪,曾特意向黄山人胡晖求赠白鹇,并写诗答谢曰:“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赞美了白鹇玉翎一尘不染,秉性高洁不凡。 最珍贵的鹿类黑麂 黑麂属于鹿科,祁门民间也称为乌金麂。在麂类中,黑麂是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1.2米,肩高0.55—0.65米左右,体重21—26公斤。体毛冬呈深黑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额部有一簇呈鲜棕色或淡黄色的毛,长达5厘米以上,这是与其它麂类的明显区别。雄性具角,角柄较长。尾巴长度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十分醒目。黑麂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分布范围十分狭小,祁门山区是其理想的生活区域,在祁门的山地林间,可见其敏捷的身影。黑麂早春时常在茅草丛中寻找嫩草;夏季生活于地势较高的林间,常在阴坡或水源附近;冬季则向下迁徙,在下雪的时候被迫下迁到农田附近,在阳坡活动。在牯牛降的山村里,常有黑麂冬季误入农户家中的趣事发生。 纯洁吉祥的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又名红嘴玉、红嘴画眉,是名贵的观赏鸟。羽翼碧绿似翡翠,嘴壳鲜红如丹玉,眼的四周淡黄色,两翅和颈下的羽毛淡染鹅黄,尾羽黑色,尾端分叉,足爪却轻抹橙色,亭亭玉立,异常妩媚。它昂颈啁啾,婉转悠扬,为极受欢迎的鸟中“宠儿”。 “天马”鬣羚 在牯牛降的深山密林中,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它的角象鹿不是鹿,蹄象牛不是牛,头象羊不是羊,尾象驴不是驴,人们据此称其为“四不象”。其实,真正的四不象是大家所熟知的麋鹿,而祁门的四不象真名叫鬣羚,因最早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发现而又叫苏门羚。鬣羚属牛科,因此山民也叫它野牛。鬣羚雌雄都有短而尖、略向后弯曲的角,角上有横棱。全身灰黑色,体背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腹部及四肢锈棕色,口角、耳壳内、喉部及鬃毛均为白色,鬃毛披散长达20厘米,奔跑起来鬃毛飞扬,姿态飘逸。 民间美食篇:美味可口的祁门茶点 盐饼、松糕、花里早米果、炒冻米、盐水豆、苞芦松是祁门人日常喜爱的茶点,四乡均有。炒冻米是将糯米洗净蒸熟,冷却后搓成碎粒状晾干,用大铁锅将细沙炒热,放入干米粒爆炒,片刻米粒膨胀,用筛筛掉沙粒即成。松糕制法是将籼米浸泡沥干炒熟后,磨成细粉,以水搅和,拌入白糖后做成块状,用刀切成长条形,置于箱笼中烘烤而成。花里早米果是将籼米磨粉炒熟,掺入碱水(麻杆、豆秸烧灰浸成的水汁),搓成小圆球状,蒸熟即可,入口鲜糍香软,微有咸味,是祁门县城居民传统早点,旧时小贩用木桶装米果沿街叫卖,至今尚存。 朱花蒸腊肉 朱花是祁门人的俗称,即紫藤花。紫藤是我国一种著名的观花藤本植物,每年春季开花,紫红色蝶状小花,数十上百朵聚生在枝端,芳香美丽异常。李白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祁门山边地头,野生紫藤随处可见,深山老林中甚至有合抱粗的古藤。 葛粉圆子 葛粉的食用方法很多,祁门乡间,用葛粉做圆子当菜,别有风味。葛粉圆子做法比较考究,先在大铁锅里,将葛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没有结块,再将猪肉(肥精适宜)、豆干(五香干最佳)、香菇、冬笋、虾米等配料切成细丁,和细盐、味精等作料一起,倒进葛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拌至形成稠糊状,再轻捏成一个个圆子,入蒸笼大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其味多样,糯香鲜滑,柔韧适口。也有的还要下锅,添加葱蒜等作料,用猪油再炒一下,更加油润可口。 观音豆腐、楂子豆腐与苦槠豆腐 名为豆腐,其实与豆类无关。观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其来历颇有些神奇,传说祁门古时经常发生饥荒,人们时常挨饿,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后,便教人们采摘一种野树叶,做成豆腐充饥,观音豆腐因此得名。这种野树名叫腐婢,土名臭娘子,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摘其当年新发的嫩叶,洗净后倒入清水里,用手揉搓成糊状,再用干净布过滤掉叶渣。然后取草木灰适量,用水调和均匀,亦过滤成灰水。将灰水倒进叶汁中,边倒边用筷子搅动,叶汁渐渐变稠凝固,豆腐即做成了。观音豆腐呈墨绿色,隐隐有些透明。可做菜,入口滑腻松软,芳香清凉,亦是防暑降温的佳品。楂子豆腐原料为橡树的果实,名橡栗,亦叫栎实,可食,早在《列子说符》中就有“冬日则食橡栗”的说法。从山上将橡栗捡回后晒干,去掉硬壳,把果肉磨成细粉,筛掉粗渣。煮一锅水,待其稍滚时倒入橡栗粉,并搅拌均匀,等到变稠凝固后,取出摊凉,切成块状即成。苦槠豆腐原料为苦槠的果实,苦槠又名槠栗,为皖南一带常见的乔木,种子如毛栗可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槠子处处山谷有之,生食苦涩,煮炒乃甘,亦可磨粉。” 苦槠豆腐制法与楂子豆腐制法大同小异,这两种豆腐均呈酱褐色,光滑而微透明,祁门人一般用其配以红辣椒、腌菜等同炒,添加生姜、大蒜和香葱等作料,炒时有讲究,做到锅热油老,慢慢煎炸,切忌乱翻,否则易碎。 干腌齑烧肉、黄齑煮笋 黄齑煮笋是祁门名菜,其做法是选取较嫩的白菜,洗净后用清水煮开,注意不可太熟,捞出冷却后,一棵棵码放在木桶或水缸中,适量倒入一点腌菜的酸水,用石块压住,渐渐会出水淹盖住菜棵,数日后即可食用。腌齑与黄齑一样,也是祁门特色土菜。说起这两种土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古代有个祁门人外出做生意,一路上和一外地人同行,两人吃饭时在一起,拿出自带的菜来相互请吃。外地人带的菜较好,祁门人就说:以后你到我家去,我请你吃腌齑和黄齑。因 “齑”与“鸡”的发音相同,外地人听成了腌鸡和黄鸡,很高兴。不久他果然来到祁门,没想到吃的是酸腌菜,大惑不解,忍不住问到:你不是说请我吃盐鸡和黄鸡呀?祁门人哈哈大笑,一指碗里的酸腌菜说:这就是腌齑和黄齑,你不是在吃吗。与黄齑不同,盐齑为干菜,其做法是选取较大的白菜,祁门人习称为春菜,从菜地割回后,直接放在地上晾晒至萎软,洗净后一棵棵挂在竹杆上晒至八、九成干,然后放入锅中用水煮,此时可放盐也可不放,捞出后再晒至全干即成。成品盐齑干枯而柔韧,色泽酱褐,类似于外地的霉干菜。
四、池州的特产是什么
池州市包括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特区
贵池区:
霄坑青茶:贵池区梅村乡远在宋代即盛产绿茶。该村位于贵池区南部山区,与石台县紧邻,山高林密,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一条长达5公里的峡谷里,从谷口入村,地势渐升,居在最远端的五、六两组,海拔高,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日照短,土层厚,适宜茶叶生长,故所产绿茶优于其它地方,以色泽鲜艳,香气浓郁而著称。
石台县:
雾里青:属绿茶类。为恢复历史名茶。宋代叫“嫩蕊”,为蒸青散茶,1990年代恢复试制成功称“仙寓香芽”。据当地茶农传说,这种芽茶清代称“雾里青”。产于皖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及其周边地域,主产区位于石台县珂田、占大、大演一带。
雾里青(芽蕊茶)品质特点: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鲜叶标准为全芽,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制作方法有鲜芽炒制和抽针2种。用鲜芽炒制的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毛烘、摊凉、足烘、拣剔、补火。抽针制法为从雾毫或云尖的毛茶中抽取芽尖,拣剔后补火。
1995年雾里青芽蕊茶(仙寓香芽)荣获省优名茶称号。同年还荣获第六届国际新优发明技术及产品评选展示会金奖。
2002年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大行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北京雾里青茶叶有限公司,经营雾里青茶。从茶叶包装到广告宣传、市场营销,进行了策划,现在已开始实施。茶叶产区与茶叶销区两家大公司联手,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开展名特茶叶经营,是茶叶行业的可喜现象。雾里青能不能再度飘洋过海重现于欧洲茶叶市场,希望在市场、在企业。
据了解,1745年,瑞典当时最先进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历经种种磨难第三次从中国远航归来,却在进入哥德堡市的港口时,不可思议地触礁沉没。让人惊奇的是,船上所载的产于石台县的经典名茶“雾里青”绿茶经过海水200多年的浸泡,在1984年被考古专家从水中打捞出后,竟然还能饮用。260多年后,按传统工艺重造的哥德堡号,重走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踏上复航中国之旅,并于今年8月29日抵达上海。哥德堡号古船与古茶的故事拉进了瑞典与池州的距离,我市抓住这一契机,以茶为媒再续历史姻缘,借船出海促进经贸合作,积极与瑞典方面联系,终于促成了这次活动。
九华山:
九华毛峰,属绿茶类名茶。产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山色奇秀,中心在九华街,有"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中"之说。九华山区的茶园在海拔700~800米的黄石溪,年均气温15-16℃,年均降水量为1600~1800毫米,日照短,漫射光多,土层深厚肥沃,多为微酸性砂质黄土,花草林木繁茂,极宜种茶。 九华山早在千余年前即栽有本地"茗地源茶"种与印度的"梗空简直"种茶树,现已成为安徽毛峰的主要产地。由于该地为佛教圣地,游客多视此茶为"佛茶"。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名茶,产品分为三级。一级九华毛峰出口港澳地区,国内销往广州、上海、天津、北京、杭州、苏州、南京等地。
东至县:
安徽省东至县位于皖南,茶叶香菇木耳资源丰富,尤其在其境内的木塔、马坑 等山区乡镇品质最好,香菇多为原木种植,口味极佳;木耳主要是普通黑木耳,产量大、价格适中、购买运输方便,当地环境秀丽,没有任何污染,是全绿色食品。在华东地区市场供不应求!值得一买! 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春牌“东至云尖”系列名茶采皖南深山区天然有机茶为原料,得益于已故茶界名人陈椽教授的精心指导,曾荣获“97北京国际茶会”金奖,已成为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礼品与招待专用茶之一。
青阳县:
黄石溪名茶:黄石溪名茶,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这里土壤深厚而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10--240天),且春夏多雾,秋季多雨,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香、味、形俱佳,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方解石:方解石主产于青阳南阳乡境内的东山和来龙山,根据地质勘探,该地方解石储量达3亿吨。开采条件好,其主要成份指标为:CaO 55.26%,SiO2<0.27%,Fe2O3<0.042%,MgO<0.069%,平均白度大于91, 属优质方解石,广泛用于造纸、医药、橡胶、冶金、涂料、建材、化工等。
双山禽蛋:座落在莲花佛国九华山下的青阳县双山禽蛋厂,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探索,掌握了一套科学技术配方,生产的糖心皮蛋、红心咸鸭蛋(简称灰包蛋),花纹色度鲜明,味美可口,具有红心色度好,无菌,保质时间长,食用方便等优点,多年来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产品销至合肥,安庆,上海,铜陵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各国。
华佛茶:系青阳县朱备茶厂研制生产的绿色生态保健食品。1991年在著名茶叶专家王镇恒教授的亲临指导下,精心研制出品质独特的“双溪早芽”茶,其特征为:外形紧结扁直匀齐,色绿显毫、清香持久、汤色翠峰。双溪毛峰是我厂自行研制的,与双溪早芽同称的“姐妹茶”,适应大众消费。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系野生雉类经多年驯化培育而成,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性山珍野味。蛋白质含量28.94%,脂肪0.89%。所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是普通家禽的20多倍,比未驯化的天然野鸡亦高9.4%。不仅肉质鲜嫩、美味可口,为优质抗癌食品,而且羽毛艳丽、色泽斑斓,具有观赏价值。
五、如何从安庆市去石台牯牛降?门票住宿价格?地方特产以及特色饮食?
你可以包车,人有四个就划算。找我吧。我有车。46241389,加我打上牯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