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饮食:特色—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房舍:东北有句俗话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如:“地窨子”、“马架子”。
扩展资料
东北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庙后山人”,距今4、50万年前。2、30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5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9000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
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东北民族体系由四大古族构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秽貘夫余高句丽百济朝鲜、肃慎挹娄靺鞨女真、商族古燕族汉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权行政区布局变迁对东北历史的影响,春秋时期东北西部东胡、北部秽貊、东北部肃慎、南部古燕族,逐步演变为汉晋时期东北西部鲜卑柔然、中部夫余高句丽沃沮、东北部挹娄勿吉、南部幽州辽西辽东郡。
隋唐时期东北西部室韦契丹、东北部靺鞨渤海、东南部高句丽百济、南部安东都护府,由于东北共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交流背景,从唐朝河北道开始,辽、金、元、清、民国北洋奉系、东北人民政府到东北经济区,东北从四大民族体系各自为政,发展到轮流坐庄形成统一的东北历史沿革,为东北各族民族政权7次入主中原打下基础,形成东北共同的文化地理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二、伊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明伊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第三条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规范与倡导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统筹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的日常工作。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协助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森工集团及其林业局公司等单位应当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六条 文明行为促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第二章 规范与倡导第七条 公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严守职业道德,恪守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奉献意识。第八条 倡导下列文明行为:
(一)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做文明有礼伊春人;
(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互相尊重,孝老爱亲,邻里和睦;
(三)尊师重教,立德树人,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四)全民阅读,文明阅读,终身学习;
(五)文明行医,文明就医,维护和谐医疗秩序;
(六)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诚信用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抵制不良信息和网络暴力;
(七)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货真价实,礼貌待客;
(八)遵守公共礼仪,举止得当,着装得体;
(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争吵谩骂,不说脏话;
(十)移风易俗,破除婚丧祭贺等方面的陈规陋习;
(十一)鼓励分餐,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用餐,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十二)不吸烟、不劝烟,不酗酒、不劝酒;
(十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生成;
(十四)践行健康环保生活方式,低碳出行,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十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序上下,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不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
(十六)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
(十七)其他文明行为。第九条 公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维护小兴安岭生态平衡。
不得违法捕捉、伤害、猎杀依法保护的野生动物。不掠青,合理采摘蓝莓、松塔、榛子、五味子等林、药产品,不得在非采集期用割折枝条的方法采集兴安杜鹃和刺嫩芽等植物。
自觉遵守森林防火的相关规定。第十条 公民应当文明健康旅游,遵守景区秩序,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
本市公民应当增强城市自豪感,礼貌友善对待外地游客,主动介绍本市风土人情及优秀旅游资源,耐心热情回答问询。第十一条 公民应当增强国家领土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防观念,遵守外事纪律,自觉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秩序。第十二条 各民族同胞应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尊重鄂伦春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礼仪禁忌。第十三条 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尊重、关爱军人及其家属。第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见义勇为行为、拾金不昧行为。
鼓励无偿献血和捐献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三、到伊春旅游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想去伊春旅游的朋友们都知道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吗?接下来我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到伊春旅游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伊春有很多好吃的,因此有很多人为了吃慕名来到伊春旅游。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美溪“三股流”血肠
杀猪菜是伊春林区的特色菜之一,而美溪“三股流”血肠更是远近闻名。将新杀猪的肠衣洗净,把新鲜猪血佐以姜末、酱油、蒜末、味素和花椒等调味料灌入肠中,煮熟后食用。血肠的味道让你难以忘怀。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人参石膏鸡肉汤
人参石膏鸡肉汤是伊春特色菜之一,因当地盛产野味,因此人参、肉桂等选料方便实惠,且质量容易保障。伊春大小餐馆都可品尝,25元左右一碗。具有清热去火等功效。但饮用本汤之时,不宜食用萝卜,以免影响人参之药力;另,糖尿病患者亦不宜饮用本汤。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狍肉烩萝卜
狍肉烩萝卜是伊春当地的特色名菜。狍子肉本身营养丰富,但如果烹饪不当,就会有动物异味,所以家常菜中很少有人尝试,即使是当地人,如果要吃狍子肉也多是到饭店。伊春的狍肉炖萝卜很美味,而且具有益气补血的药用作用,一般50元左右,价格不太便宜。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香炸鹌鹑
鹌鹑肉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极好的营养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鹌鹑肉能“朴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香炸鹌鹑在伊春当地非常著名。很多餐馆都有香炸鹌鹑肉,一般平均10元左右一只,也有论盘收费60元左右一盘,可以尝尝。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山蘑炖山鸡
伊春市内有很多山珍,尤其是秋天的.蘑菇,纯天然绿色食品,“山蘑炖山鸡”是“东北八大炖”之一,也是“八大炖”最具山野风味的一道菜。以野生草蘑、榛蘑、榆黄蘑与山鸡和炖。这道菜野味浓厚,肉香菇滑,口味独特。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风味山野菜
伊春山野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当地各大小餐馆都吃得到,15元左右一盘。目前的山野菜主要有黄花菜、猴腿儿、蕨菜等,对于从来没吃过的人来说,很值得一试。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烤全兔
兔子肉算是山珍中既美味又便宜的菜品,伊春菜中以兔为主的还真是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道烤全兔。肉质鲜嫩,香味扑鼻,伊春比较景点内,活市区里比较好的饭馆都有,通常60元左右一只,够4-6人吃。如果人比较少,也可以要求要半只。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蜜汁鹿肉
鹿肉是高极野味,肉质细嫩、味道美、瘦肉多,可烹制多种菜肴,蜜汁鹿肉是伊春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特色菜。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一定量的维生素,易于被人体吸收。伊春当地几乎各家餐馆都吃得到鹿肉,吃法也各不相同,有烧烤,有炖、也有红烧等,平均45元左右每盘。
去伊春旅游都有哪些美食可以吃就介绍到这里了,现在你知道到伊春旅游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了吧!出门旅行要提前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风土人情,行李箱可以放一些擦伤的药品和创可贴,以免不时之需,出门前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四、伊春结婚时在婚礼的准备中,很重视婚房的准备,伊春婚房的风俗有哪些呢?
从风俗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习惯,而伊春结婚风俗就是大多数家庭在进行婚礼的准备过程中,都很可能会用到的必要准备条件。所以婚房准备特别重视寓意,就不仅仅是喜字与花生和大枣这些,还会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大家遵守又与别地不同,这就是对于娶了本地媳妇,嫁到本地的新娘,都要多了解一下的信息与内容。
在传统的伊春结婚风俗中,婚房一定是由男方准备的。除了城市里很多不同的情况之外,目前在大部分的婚礼中,仍然坚持着男准备婚房的习惯,同时也成为很多有儿子的家长们,都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会非常的努力,为自己的儿子准备一套婚房,并且精心布置,希望孩子娶到一个漂亮的媳妇。婚房准备好之后,在结婚之前要进行特别的婚礼布置,不仅仅是刷新有喜气,还要在很多的细节上进行装饰搭配,配齐结婚用品,贴满喜字。
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都是用双喜字来张贴的,漂亮好看方正,不过在伊春结婚风俗的讲究中,双喜可不能乱用,大多数头婚的男女,婚房中的喜字都是单喜,而用双喜反倒有二婚或者奉子成婚之意,一般不要用。婚房的布置中,软装部分的大红作为主色,喜被,床品,窗帘,喜字,是最主要的渲染气氛的部分,也是必须要用的大红主色的内容。不得不说,大红喜事美好寓意,夫家娶进新娘,一生顺遂,事业有成,儿孙满堂,都是这大红色的表现。
不得不说,最基本的婚房内容之外,床上被角的花生与大枣,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在现代婚房的格局中,要在门边加上喜字,要在婚房中增加更多细节的装饰点缀,还要求新娘在结婚的当天,必须吃饺子,这时候的饺子吃多吃少不重要,但是一定吃,还会被问生不生,然后说生才好。伊春结婚风俗男方准备婚房,是要借婚房的功能,增加喜庆的气氛,还要融入更美好的寓意,祝福新人幸福安康、子孙满堂。
五、下周迎来端午节,放假3天不用调休,关于端午节的文化习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南北方习俗众多,都靠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传承下来。
我的家住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我也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记得小时候端午节那天,我们都会早早地被父母叫醒,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跟着父母迎着露水去踏青。我们从家里出来就可以看到人们陆陆续续地沿着砂石马路,向山脚下的河边走去,在河边的草丛里采艾蒿或者折一些树枝,拿在手里带回家。到家后,把艾蒿和树枝插到房门的上方边沿里,把纸葫芦拴在树枝上,红粉白绿五颜六色互相衬托交相辉映,非常好看和喜庆。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保佑全家人没有疾病,健健康康地活着。有的人家还会用多余的艾叶煮水擦身洗脚,也是为了消除各种疾病。
家中有小孩的,端午节这一天还要给孩子的手脖脚脖系上青红白黑黄的五彩线,说是可以让孩子不得瘟疫,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吃鸡蛋。我小的时候,平时很少能吃到鸡蛋,只有过端午节才有鸡蛋吃,所以我们都盼着过节。那时我们拿着煮熟的红皮鸡蛋,和小朋友们互相撞鸡蛋,比着看谁的鸡蛋皮更硬。胜利者会很骄傲,并把这个鸡蛋保存着舍不得吃。而失败者就会把撞破皮的鸡蛋吃到自己的肚子里。
这些端午节的活动,算起来都有几千年的传承了。现在城里的人们采艾叶,挂艾叶和树枝的几乎看不到了。只剩下吃粽子和鸡蛋的习俗了。给孩子系五彩线也只是为了装饰好看。那些驱邪除病、纪念屈原的文化意义在当代人的心里都已经很淡泊了。原来的踏青也演变成了端午旅游,成了人们初夏休闲的节日了。
六、伊春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伊春著名景点如下。
1、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位于距汤旺河区址8公里处,是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生态旅游新区和国家地质遗迹公园。景区可分为天然牧场、雪色松林、溪水湿地、民族风情、山水浏览、兴安石林、秋色松林、花卉观赏八大区域。
2、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西南部,现已形成食、住、行、游、娱、购等一套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独具北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3、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伊春各林区中红松原始森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设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林国家红松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森林集散地。风景幽深静谧,非常适合假期游客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