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河美食 | 盘点素有“小天津”之称的临清十大美食小吃
临清是山东省辖县级市,是由聊城市代管。临清 历史 文化悠久,从西汉时期就已经设县制,境内因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时期就漕运发达,因此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运河古城”。临清算是一座老城,最近几年的建设还算可以,但相对于周边的县市还是稍微慢了一点。临清境内著名的名胜古迹, 旅游 景点众多有:运河钞关、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等。临清人的口音也特别好分辨,在每句话里基本都会带“么”,比如:“你干嘛去啊”,“吃了么”,一听就是临清人。
当然除了以上我说所到的临清的 美食 也是多不胜数,用“小天津”之称。临清因经过大运河五百多年的锤炼,商业也因此繁荣,加之流动人口的汇集,使得临清的 美食 小吃融汇八方,加之勤劳聪明的临清人对此不断的改进,现在的临清 美食 是更具风土人情的市井小吃。临清小吃绝对算得上上周边地区之最。下面我就带大家品味品味“小天津”临清十大 美食 ,作为本地人的你不吃个三五样好意思说是临清人吗?
01家喻户晓的——临清清真八大碗
临清的清真八大碗在临清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外地人应该不太清楚“八大碗”都是那八碗,传统的临清清真八大碗分别是烧肉、炖肉、黄焖肉、肉杂拌、清汆丸子、黄焖鸡、松花羊肉、圈巧阁,这“八大碗”是喜事上用的;在临清还有“九大碗”是用于白事,菜品有所不同,将八大碗中的肉杂拌去掉,然后增加羊尾烩海带和烩全羊这两道菜。八大碗它的特点是吃起来清香满口,一汤八味,肥而不腻,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八大碗也进入饭店了,但我建议还是事上的好吃,饭店的看个人口味吧。
02运河什锦香面
运河什锦香面也叫做十香面,在临清很多上了岁数的老辈人也称其为“温面”,还有一种叫法是卫面随卫运河顺流而来,一开始是船上的吃法。不管它以前叫什么怎么来的,现在它焦作运河什锦面(十香面)。运河什锦面菜码品种特别的多,也叫十样菜,其实什锦面中的材料多达18样以上,并且还会更具不同的季节更换时令蔬菜。吃的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面条滑嫩,爽口。
03金郝庄的“鬼子鸡”
金郝庄临清人当地人,甚至是周边地区的人都称郝“he”庄。“鬼子鸡”是郝庄的名吃在临清以及周边县市都特别的有名,起初的名字不叫“鬼子鸡”而是叫做“金氏熏鸡”。在郝庄“鬼子鸡”有笨鸡和鲜鸡,前者贵后者便宜,形美色鲜,五香纯正。但有一点我个人感觉肉有劲不太适合老人孩子吃,年轻人牙口好尝尝还是不错的。
04传统名吃——烧麦
烧麦是聊城临清的传统 美食 名吃,它是类似于包子和饺子的包馅面食,但不同于包子和饺子,它居于两者直接。临清的烧麦还是羊肉的好吃,但现在牛肉的居多,羊肉的店家不是本地人还真不好找。烧卖形如石榴,皮薄柔软,隔皮见馅,馅香鲜嫩,不腥、不膻、不腻特别的好吃。
05令人满口生津的——托板豆腐
很多外地人应该只知道豆腐,而这个托板豆腐是什么呢?临清的托板豆腐其实就是水豆腐放在一个长方形木板上食用,故称其为托板豆腐。托板豆腐的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它属于早餐的一种吧,商家把豆腐切成一块一块地放在木板子上,豆腐就是豆腐,一点别的佐料都不用,其清香的味道已令人满口生津。
06下酒好菜——刘垓子白仁
白仁就是弄熟去皮之后的花生。约几个朋友来家喝酒,怎么能少了刘垓子白仁。刘垓子白仁是临清刘垓子镇特产 美食 ,个头大,香酥可口,越嚼越有味,因其真的是特别的好吃还实诚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朋友喝酒的时候去超市称上十块钱滴,当个冷盘真的很不多。不是我夸它,正宗的刘垓子白仁算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白仁了。
07临清进京腐乳
济美酱园的腐乳那可是相当的有名,其 历史 悠久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 历史 了。临清的济美酱园它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并称为江北四大酱园。但现在济美酱园的腐乳貌似吃的人不多了,可能是因为现在的 美食 小吃太多了吧,不过我吃火锅的时候喜欢放一些。记得小时候济美酱园的腐乳瓶装的不多,大多都是小商贩骑着自行车托着俩桶串乡叫卖,一个里面是腐乳,另一个里面是臭豆腐。买上几块回家夹馒头。
08好吃不贵——武德奎肉饼
武德奎肉饼好吃不贵,也是临清人比较喜欢的 美食 小吃之一。其肉饼的做法是,用生水和的面,和好面之后斡成长面皮,然后再卷上肉馅子,再压斡成肉饼,加油上鏊子翻烙。等到快烙熟的时候揭开上面的一层灌上鸡蛋,吃起来外焦里嫩,鲜美可口。
09烧饼夹肉
临清的烧饼夹肉是临清特色小吃之一。刚烤好的烧饼划开,里面夹上各种肉食,喜欢吃辣的可以加点辣椒,真的是又酥又香,特别的好吃。如果夹烧饼的时候烧饼凉的还可以让老板再回炉烤一下,完美。
10临清焖饼
可能您看到焖饼就会说“一个焖饼有啥特别的”,你还别不信,临清的焖饼确实好吃,在其他地方多是炒饼而不是焖饼。临清焖饼是先将提前烙好的饼切成细丝,然后锅中放油,先加入佐料、蔬菜爆炒,然后再把饼条盖在上面焖一会,焖好后再将炒好的肉丝或者是鸡蛋倒入锅中颠几下出锅。
二、临清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
消防队北路西顺心斋焖面条临清第一。开元对过胡同清宾的小包子临清第一。地税局对过事成饭店软烧临清第一。民族餐厅牛肉干临清第一。老开元的风干鸡临清第一。大酒店的扒猪脸临清第一。迎宾的肘子临清第一。 伊林居的巧阁临清第一。招待所的什锦面临清第一。寇家豆浆临清第一。饲料厂门口扣碗临清第一。 啤酒厂门口豆腐脑临清第一。邮电局门口辣肉临清第一。马五烧卖临清第一.登赢小区和光烧饼临清第一。 招待所对过阳春面临清第一。小亮拉面临清第一。老剧院门口的油酥烧饼临清第一。 国棉厂大坑口的炸花生临清第一。溪源的大包子坮煎鱼临清第一。青碗市口的洪家牛肉临清第一。 段家海鲜对过张家猪下水临清第一。国棉厂路口钱家羊汤临清第一。供销学校对过粉蒸肉临清第一。 登赢小区肉夹馍临清第一。造纸厂门口水爆肚临清第一。桥头堡肉杂烩临清第一。鳌头矶徐家豆沫临清第一。 二院路口马家豆芽包子临清第一。汪堤烤红腰临清第一。金郝庄烤羊排临清第一。(可能是鬼子鸡) 康庄熏羊腔子临清第一。焦庄炖三宝临清第一。石槽信誉饭店炖鸡临清第一。十小学金龙岁包肉临清第一。 武德奎肉饼临清第一。林园王家烧饼夹肉临清第一。松林烧烤临清第一。武训对过清汆丸子临清第一。 吉士口素煎包,干炸小鲫鱼临清第一。青年桥杨老四小肚临清第一。国棉厂三鲜锅贴临清第一。 PS:保良第一家饼卷肉(公园河边 或 二院附近)老时鲜楼羊汤(现在位于鲁润小吃一条街) 吉士口素煎包(公园北门吉士口附近)李家烧鸡(招待所桥下边)上湾街张家元宵(新华书店附近) 尹阁下水(新华书店附近)刘咳子白仁(刘海子镇)金郝庄鬼子鸡(金郝庄乡)徐家豆沫(公园北门) 临清的狗不理灌汤包(党校路口)景家沙锅(鲁天路口)武德奎肉饼(新华书店附近)东云阁烤鸭(市医院对面)魏湾火烧群的火烧(魏湾镇)还有烟厂那片的一家火烧加肉(先锋路东首)
三、临清有什么特色美食?
临清素有“小天津”的美名,饮食荟萃,小吃集锦,这些皆来源于一条河。自元朝末年,京杭运河会通河段开挖,临清地处要塞,成了北上进京、南下苏杭的必经之地,作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500年之久。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聚集,令临清的餐饮风味融会八方。
临清美食——2019年新整理:
伊林居的八大碗、巧阁(五小学对面)
小亮拉面(林园东首)
徐家豆沫(鳌头矶)
尹阁下水(新华书店附近)
桃园王家酱牛蹄、烤鸡(先锋路西段)
刘咳子白仁(刘海子镇)
金郝庄鬼子鸡(金郝庄乡)
武德奎肉饼(新华书店附近)
保良第一家饼卷肉(公园河边或二院附近)
老时鲜楼羊汤(现在位于鲁润小吃一条街)
吉士口素煎包(公园北门吉士口附近)
李家烧鸡(招待所桥下边)
上湾街张家元宵(新华书店附近)
临清的狗不理灌汤包(党校路口)
景家沙锅(鲁天路口)
东云阁烤鸭(市医院对面)
西顺心斋焖面条(消防队北路)
事成饭店软烧(地税局对过)
大酒店的扒猪脸(大众路)
迎宾的肘子(大众路)
招待所的什锦面(市委桥东边)
寇家豆浆(中央帝景)
啤酒厂门口豆腐脑(啤酒厂门口)
邮电局门口辣肉(邮电局门口)
马五烧卖(外贸路口)
王家阳春面(招待所对过)
洪家牛肉(青碗市口)
张家猪下水(段家海鲜对过)
钱家羊汤(国棉厂路口)
桥头堡的肉杂烩(陈坟儿)
信誉饭店炖鸡(石槽)
金龙岁包肉(十小学)
王家烧饼夹肉(林园)
杨老四小肚(青年桥)
三鲜锅贴(国棉厂)
四、临清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临清,特色小吃、风味食品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如同临清贡砖享誉古今。《临清美食赋》云:“三山客至,一层楼上酒醇;五岳宾莅,四海聚里茶鲜。天高高乎日丽,日骄骄乎云淡,香飘飘兮诱人,色艳艳兮目炫。品其味于举箸,思其美于忘返。”。
临清立足传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饮食文化产业。《临清美食赋》云:“夫临清之美名者,饮食文化悠久焉。伊尹汤液,乡野袅袅炊烟;易牙调味,街巷频频流传;太和炙鱼,精通烹调水产;膳祖女厨,擅长各种馐馔。梵正拼盘,四处可见;刘娘尚食,八方摩肩。五嫂鱼羹,户户开颜;小宛制品,家家糕点。萧美人面食惊四座,王小余厨艺振九天。斯地之美味者,尽承真传!”。
临清美食,汇集成了临清特色小吃的临清美食一条街。《临清美食赋》云:“古楼托板豆腐,玉白颤颤;金郝庄鬼子鸡,诲人不倦。晨喝羊汤,玉液雪白凝脂;晚用狮团,金裹琉璃其间。犹有徐家豆沫,店店蒸碗,德魁肉饼,洪家汆丸,烧饼加肉,煎包流汗。”。
临清,处于中原腹地,凭借优质面粉,而兴盛面食。《临清美食赋》云:“窦家蒸包,外可看馅;王氏烧麦,开花若卷。焖饼柔软,精肉下凡。更有龙山锅贴,背面如玉洁白,正面若金黄燔。”。
临清,美食丰富,且历史悠久。《临清美食赋》云:“石槽炖鸡,酱烧香甜;大饼卷肉,食者频繁;什锦面条,小菜俱全;油炸馓子,脆酥易断。至于进京腐乳,历史悠远;粉蒸扣肉,肉米相间。”。
临清,美食也发达,因为其美食制作出来的精华程度,相当高。《临清美食赋》云:“尔乎今日创新,炳华台煎,遐而闻之,香薰白云之上;迩以啖之,酥脆棠梨之间。历久雕刻,济江旋腕,百合纯洁,惟成形于一瞬;玫瑰热烈,仅造就于斡旋。方其刘垓子白仁,名扬神州;清真寺豆糕,精美非凡。”。
临清,美食技艺非凡。《临清美食赋》云:“尔乎榆钱饽饽,金黄绿嵌,炙烤鱿鱼,碧玉串串。况乎三点水席,诚为家常便饭;满汉全席,直教玉帝汗颜。临清汤,花样繁多,竟坐享一天天;鸡鸭鱼,尽为纯鲜,更安得一年年。炖、煨、煲、煮,炝、炒、熘、煎,店店接踵爆满,楼楼车马如川。”。
临清,依托运河文化开发出的“卫河王”酒、“谢公”酒、“独占鳌头”酒、“钞关老窖”酒等系列产品,打造了一批美食产叶。《临清美食赋》云:“嗟夫,美食于临清,仙味在人间。看拔地而起之殿宇,堂皇摩天;听马蹄声声之正疾,换罢人间!玉带缠绕,金土膏胭,运河风起于人心,宝塔灵秀于清渊。钟灵之宝地者,临清焉!毓秀之仙境者,临清焉!沓来沓来兮,珍味呼唤;复还复还兮,临清巨变!故郡新貌兮,壮我各族人民;星璀辰璨兮,蔚我湛蓝高天!”。
五、我的家乡临清350字作文
我的家乡临清小吃
这富有节奏的叫卖声,在鲁西北古城临清到处可闻,声音落处各种风味小吃随意可见。
临清的风味名吃,有的已传授了五、六代人,有的有几百年的历史。
临清小吃的形成,有它的历史渊源。临清是漳卫河、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这座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的砖塔是临清的象征,当时顺运河而来的船舶和商贾,只要望见这座塔,就知道临清要到了。
明清时期的运河,水深流急,客商往来频繁,临清市因而有江北“小天津”之称。这“鳌头矶”处,原就是一个兴盛的码头。
据临清县志记载,“至元、明建都燕京,全国经济端赖河运,临清处汶卫河流域,每届漕运时期,帆墙如林,百货山积”。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从这些保留至今的寺院和老街巷可以看出,运河曾经给临清带来了兴旺和发达。于是,临清风味各异的小吃,自然也是随着运河商业的繁华而流传沿袭发展起来的了。
临清过去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临清有三宝,瓜干、枣脯、千张袄。”这“三宝”之中,其中有两宝就是吃的东西。枣脯,因其晶莹透亮,枣味浓郁,补中益气,远近驰名,1985年在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被评为部优产品。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习俗,临清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风味小吃摊,清晨起来,职工们上班赶点,不愁吃不上饭。
他们在吃什么?噢,当地人叫它是托板豆腐。这水汪汪,热腾腾的水豆腐,细嫩香甜,豆香扑鼻,吃起来可不加任何作料,因为它是被盛在一块小木板上托着吃。托板豆腐由此而得名。
临清人开烧饼铺也有一个风俗,总要和一个熟肉店搭邻居,我离不了你,你离不开我,都有利可图。
这叫烧饼夹肉,临清人好吃这一口,既方便,又好吃。
来到临清,你会听说,“武德奎的肉饼好吃——不贵。”这位年轻人是吴德奎师傅的传人,常年经营肉饼生意。肉饼的做法是,用生水和面,斡成长面皮,卷上肉馅,再压斡成饼,加油上平锅翻烙。熟前掀开上层,夹上鸡蛋,熟后色泽油亮,吃起来外焦里嫩,鲜美可口。
临清焖饼,堪称为巧吃。把烙好的双层单饼,切成细丝,加油回锅,添加小料和少许蔬菜爆炒,将饼丝倒在上面焖一焖。焖好后,再将炒好的鸡蛋入锅颠翻几次即成。吃起来柔软滑口,被称为宴席上的上等面食。
最受人欢迎的还是徐家豆沫。每天早晨,这里顾客盈门,从老人到小学生,来往行人都要到这里吃个油条,喝碗豆沫。
豆沫,也叫甜沫,很多地方都会做。可是临清的徐家豆沫不一般,简单地看一下他们的制作,你就会明白。
豆沫本不是以豆子为原料,而是用泡好的小米上水磨推磨而成,徐家豆沫之所以能招来顾客,因其制作讲究,实实在在,每15斤小米添加白胡椒4两,花椒4两,小茴香3两,可谓货真价实。我们问起这家店主徐振海师傅:“你家做豆沫有多少年了?”“我家祖孙六代都以做豆沫为生,这三个是我们孩子,都以做豆沫为职业,大约我家做豆沫有一百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徐师傅还告诉我们,由于他家制作豆沫用料实在,很受顾客欢迎,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停了电就用拐子磨,有了电就用电带磨。
徐振海家做豆沫还有一招,烧锅时不用煤炭,而用木墩子,以防糊锅,保持原味,怪不得人们都愿喝他家制作的豆沫呢。
临清人会吃,又会巧做。
“下凡肉”,实际上是猪下货的巧做巧吃。这是临清运河南岸李廷早家的四代祖传手艺,因其风味独特,物美价廉,人们相争购买,后来大家名副其实地叫它是“下饭肉”。
这“下饭肉”再配着压杠锅饼同吃,其味道越嚼越香,越品越浓。
临清的小笼烧麦,是备受人们欢迎的精美面食。洪师傅做烧麦是最拿手的,他做的羊肉馅烧麦,不腥不膻,津津有味,出锅后在外形上,呈石榴嘴状,既区别于北京的“麦穗形”、又不同于天津的“荷花形”。1987年4月,他曾应邀参加济南市名吃表演,并获得了好评。
这家小店顾客盈门,原来是卖馓子的,现炸现卖,人们都图个新鲜。把调好的面放在油中,用手搓拉出散子坯,再把散子坯缠在手上,一束束的,下锅炸,真是心灵手巧。这玩艺,老人小孩都喜欢,又酥又脆。
“卖切糕来,大红枣的切糕!”
切糕!这种小吃在临清己不多见了。黄橙橙的黄米切糕,配上大红枣,红小豆,又甜又香。据说这切糕是从北京传过来的,可是临清人在北京卖切糕的不算少,到底临清传到北京,还是北京传到临清,暂且不论,反正老辈子临清人“切糕王”就在北京卖过切糕。
如今,这王氏家的老哥俩,还是操持祖传旧业。切糕吃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为了赶早市,每逢做糕都要起个大早。
王师傅告诉我们,他明日要为女儿举行婚礼,多做一个切糕,要大家都高兴高兴。王师傅还说,“我家祖辈在北京卖切糕,现在来说也有百十年了”。
临清的白天各种风味小吃丰富多彩,夜间也同样不比白天逊色。
你看,这一个个小吃、小卖摊,应有尽有,其中人们感兴趣的还是热羊肚。热羊肚是临清名吃之一。一是它的调味好,二是经济实惠。
在临清夜间不必担心吃不上饭,这是一家专做“牛百叶”的餐馆。牛百叶,就是牛的重瓣胃,经洗净加工改刀,用开水滚烫两分钟就成。加上葱花、姜末、芫荽和济美酱园的豆腐乳酱等调料,味道别具一格,脆嫩可口。
提到济美酱园,它的发展也曾与运河息息相关。济美酱园原是安徽省故县一个姓汪的,顺运河而上,到临清创办的。开始规模很小,后来不断发展,清代末年已拥有千口大缸。
济美酱园的甜酱瓜,曾经于民国24年在南京召开的“国货展览会”上获奖。质地细腻、味道鲜美的进京腐乳,是济美的名牌产品,许多人都以此作为馈赠礼品。
济美酱园与现在北京的“六必居”、济宁的“玉堂”、保定的“愧茂”酱园齐名,被称为江北的四大酱园之一。
目前,济美酱园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酱菜技艺,可生产出几千种高档小菜,其风味独具特色,颇受人们的欢迎。
烹饪中的临清汤菜也是远近驰名,高手厨师可烹调出几千种,有酸、甜、咸、辣、香和怪味之分,一汤一味,余味无穷。外地人称赞道:“临清汤喝一口,从心里就不想走”。还有的说:“到了临清不喝汤,枉自费力跑一场。”这临清汤的魅力,竟能使人留连忘返!
在临清的宴席上,临清汤是少不了的(六种甚至更多的汤让你回味无穷)。那么,各种风味小吃,当然在竞争中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各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