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绥阳旅游导游词

绥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示范县”、“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全国绿色果菜之乡”绥阳“朝天椒”被列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远销中国内外;绥阳银丝空心面以手工精制而成,为清乾隆年间贡品,1989年获全国首届博览会“银质奖”,还有高级烹调油、方竹笋、蕨苔、金银花、杜仲等一批土特产品、中药材深受消费者青睐。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中国布谷鸟之乡”。省级科技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贵州省“治安模范县”等称号。

二、绥阳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绥阳县南北长75多公里,东西宽56多公里,总面积2566多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 1.45%,占遵义市总面积的8.28%。东连湄潭,南临汇川区,西接桐梓,北靠正安。

绥阳地处遵义东北部,辖洋川、郑场、旺草、蒲场、风华、茅垭、枧坝、宽阔、黄杨、青杠塘、太白、温泉、坪乐13个镇,大路槽、小关2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6万。

绥阳千年文化传承,有最好的温泉——可饮可浴天然弱碱水晶温泉、亚洲最长的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洞、世界最美的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原始森林,人文自然交相辉映。

绥阳县拥有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辣椒之乡、中国绿色果蔬之乡、中国诗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殊荣;更赢得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等美誉。

三、绥阳有什么好玩的

1、绥阳红果树景区是当地最为著名的旅游地了,曾被评为“2018贵州十大春游目的地”之一。

绥阳红果树景区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极高,景区除了步道和少许必要的建筑设施,其余少有人工痕迹,全是山区的原始风貌,春天来了,山花烂漫,相比城市的人工绿植,更富灵性和野趣。

值得一提的是,绥阳红果树景区不独是地面的风景,还有更加美妙的地下奇观。景区的山头,都是空洞,可一钻两个小时,洞中,喀斯特地貌缔造出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

2、双河洞景区

双河洞景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境内,是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世界上最大的白云岩洞穴”“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排名11位”的巨长洞穴。

洞挨洞、洞连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套洞,被喻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

3、双门峡

双门峡集山、水、洞、石、林之精髓,融雄、奇、险、峻、幽于一峡,拥有喀斯特地貌王国中独树一帜的群瀑胜景。

是全国首个以诗歌意境为主,诗歌内容展示为辅,将诗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型综合性自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网上很多攻略都可以找到,袋鹿旅行、马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上都有相关的信息。

四、贵州绥阳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五、绥阳过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绥阳过清明节有以下习俗:

植树

清明前后,正好是春来之季,对于人类来讲,最喜欢讲究的就是给予生命,所以植树是清明最好的一个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树长得快,成活率高。而实际上,甚至有人把中国的清明节称之为植树节。现在,若在清明节放假时种上一棵树反而更有意义。

荡秋千

荡秋千本是小孩子玩的,可是,这也是清明时节的一个传统。在这个时节,若在春风下,荡一下秋千,然后感觉风从身面前吹过,那种快乐的气氛,自然是令人向往的。

放风筝

这个就是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了,当到这个时节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就会有人拿风筝放。尤其是晚上的时候,习俗上喜欢放带灯的风筝,这种被称之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到天空后,就剪断绳,以求除病消灾之意。红楼梦里有讲这一段。

节日介绍: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为什么遵义市绥阳县称之为诗乡?是什么来历?

原因:遵义市绥阳县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有“中国诗乡”的美誉,2000多年来孕育出100余位著名诗人,13部脍炙人口的诗文集传世。

来历:贵州绥阳 绥阳县是贵州高原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因诗歌文化历史悠久,历代诗人辈出,风雅长兴成为有名的中国诗乡。

追溯幽深的历史长河,从《水经注·江水》、《寰宇记》、《华阳国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顺流而觅,诗乡文化源远流长,东汉大教育家尹珍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达15年,启蒙孕育了诗乡文化,绥阳这片土地有了文明,有了文化、诗歌的种子,诗歌文化传沿至今近2000年历史。

扩展资料:

另外, 2016年,绥阳县成功举办中国·绥阳首届双河国际诗文化周,邀请了吉狄马加、西川、舒婷等国内著名诗人以及15个国家、地区的60余位著名诗人参加;

并通过高峰论坛、清溪湖诗会、“诗歌与我”沙龙活动及啤酒烧烤晚会、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等多个子活动全面展示了绥阳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使得绥阳本土诗乡文化迈向“国际舞台”。

活动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中国诗文化陈列馆,通过现场观摩中国诗歌文化、诗词加油站、“巾帼诗花”、“老年诗家”、“农民诗友”、“诗乡新芽”等多个板块,详细了解中国诗歌文化发展主脉和绥阳诗歌发展史。

此外,主办方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绥阳枧坝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将包好的粽子送到敬老院,让孝亲文化的“香火”持久延续。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遵义绥阳:感悟“诗乡”浓情端午 让孝亲文化“香火”传

百度百科-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