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比较有名的特产都有哪些?
巴林石、乌珠穆沁羊肉、扎兰屯沙果、开鲁红干椒、扎兰屯黑木耳等。
1、巴林石
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
2、扎兰屯黑木耳
扎兰屯黑木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特产。扎兰屯黑木耳生产历史悠久,从1689年(清康熙28年)就是当地招待贵宾不可缺少的佳肴,被称为"荤中之素"。
3、乌珠穆沁羊肉
乌珠穆沁羊肉产于水草丰美的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东乌旗、西乌旗和乌拉盖草原上,是中国宝贵的肉羊资源。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授于"绿色食品"称号,并已具备有机(天然)食品的条件。是中国宝贵的肉羊资源。
4、扎兰屯沙果
扎兰屯沙果,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扎兰屯沙果产区主要以山区丘陵漫岗为主,土壤以暗棕壤土为主,适宜种植水果。
5、开鲁红干椒
开鲁红干椒,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
内蒙古特产有什么
1、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2、肉干
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肉干,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储存期较长,居家旅行携带方便,是各族人们都喜爱的肉类方便食品。
肉干:以畜禽瘦肉(多半为猪肉、牛肉)为原料,经修割、预煮切丁(片、条),调味、复煮、收汤、干燥等先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熟的肉干制品。
3、内蒙奶酪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以防不测,备以充饥解渴。
4、哈达饼
哈达饼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昭乌达草原)的传统著名小吃。 产地:中国内蒙古。哈达饼原产于乌兰哈达地区,故名。“乌兰哈达”意为赤山或红山,即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
5、蒙古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
6、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古、藏、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蒙古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小吃?
内蒙古特色美食小吃有:
烤全羊
说道内蒙,不得不提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肉制品,一道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硬菜,是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 经典美味,也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名肴。据说,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饮食中最健康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
羊杂汤
独具内蒙古风味的经典名吃,用羊头、羊蹄、羊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茴香、盐等调味品煮炖,锅开时,撇去浮沫,继续煮至香味溢出,头、蹄的骨肉能分离。其余下水熟烂后捞出,切成条状或薄片。
凉拌蹄黄
阿拉善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凉拌蹄黄是当地特色美食,蹄黄就是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因为骆驼蹄是骆驼身上最活动的组织,肉质异常细腻而富有弹性,似筋而比筋柔软,似驼峰而较驼峰更富纤维组织,以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滑爽鲜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就是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
把羊宰杀后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盐等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蘸盐食用,其肉鲜嫩,原汁原味。
华子鱼
在蒙古达里诺尔湖风景美,水好,鱼更好。湖水只进不出,特别适合华子鱼的生长。华子鱼是淡水洄游鱼,春季溯河逆流而上,在河流里产卵,再回到湖里生长。由于是纯野生长成,达里湖华子鱼鳞细肉丰,肉质紧密有韧性。内蒙古当地特色吃法是干炸,除此之外煎、烤、红烧等均可,味美肉鲜,是热情的蒙古人宴请宾客的上等佳肴美味。
蒙古族奶茶
蒙古的朋友离不开茶,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他们喝得不是南方茶叶泡制的茶,而是奶茶。奶茶在蒙古语叫“乌古台措”。用布袋将茶叶捞出,将桶内茶水和鲜牛奶倒入锅沸煮,并用勺子反复扬晾,融后就可以饮用。
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是内蒙古草原的特产,牛肉干起源于古代蒙古铁骑的战粮,携带方便,有丰富的营养。做法也非常有特点,将精选的牛肉剔去筋膜,用刀片成大长条。用切好的葱、姜、再加上盐,糖等放在小碗中调化,将肉进行腌制。
拔丝奶豆腐
内蒙古经典的风味名菜,以奶豆腐为主料烹制而成。将奶豆腐切成块状、裹上面粉,挂上用鸡蛋清、淀粉、面粉制成的松糊入油锅炸熟,呈金黄色捞出。锅内加适量白糖熬成拔丝糖浆,倒入炸好的奶豆腐,并撒些芝麻,裹匀糖浆装盘即可。此菜色泽金黄,口味甜香,上席千丝不断,是酒席中的佳品。
内蒙古的特色是什么?
内蒙古的特色有:
1、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2、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3、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4、蒙古族人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5、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6、蒙古族民间音乐有:蒙古族四胡音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二人台牌子曲、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