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傣族的手抓饭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除了汉族以外,云南还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了解一个民族,少不了研究它的美食。来到大理民族,充满了好奇,好奇他们的语言、他们的食物、他们的衣着、他们的各种各样与我们不同的一面。
参加鱼苗游学,鱼哥带我们品尝了云南傣族的手抓饭。对于傣族我们很多人都是比较喜欢的,这是一个水的民族,对于他们的食物很多人同样是比较好奇的。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美食就是这道手抓饭。它是先在桌子上放一竹箥,里面铺一层冼干净的巴焦叶,然后上菜,菜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桌子中间;有大米饭和紫米饭,上边用鸡蛋来点缀,正中放的是辣子鸡、烤鱼等。
手抓饭,从这个名词的字面上,我们就能够知道这是用手去抓着吃的食物。手抓饭主要包括米饭、肉、青菜、包烧以及一些沾水。傣族的手抓饭包含的东西有很多,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随时增减一些食物。
傣族手抓饭中的米饭与我们南方的米饭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米饭多是糯米,比较的软但是非常的香甜,有多种不同的色彩,有砖红色、黑色、黄色等,搭配在一起做成各种造型非常的漂亮,让人看到非常的有食欲。
傣族手抓饭中的肉一般都是烤肉,这些烤肉烤的不老也不腻,是比较好吃的。烤肉中的烤猪皮,在傣族的手抓饭中,是一道非常常见的食物,还有烤鱼等搭配在饭的外圈边缘。
云南傣族的手抓饭,最值得提的就是它的各种沾水,在吃云南傣族手抓饭的时候,你能够看到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沾水,这些沾水有点是酸的,有的是辣的,为手抓饭的搭配提供了各种各样口味。
一边吃云南傣族手抓饭,一边观赏洱海的风光,因为能够感受到这个民族明显的与我们不一样。
用手去抓取食物吃大概很多都是在我们小时候才有的经历,这次品尝可以增加我们的乐趣,回味童年。
傣族手抓饭是非常的美味好吃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到云南可以品尝一下这道独具特色的美食,它可能会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味!
二、手抓饭是哪个民族的习俗?
手抓饭
抓饭是中亚、西亚地区的菜品,维吾尔语称坡罗(polo)波斯语称帕劳(palaw),土耳其语称皮拉乌(pilav),在我国新疆主要流传于维吾尔、哈萨克、土克曼、乌兹别克等民族中。
主要的原料是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新疆本地的正宗抓饭一般是不放孜然粉、山楂、酱油的,而清真菜肴更是不能放含酒精的料酒的。不过根据所在地食材的品质和个人的口味可以酌量添加自己喜欢的配料。
三、手抓饭是哪个地方的菜
手抓饭是新疆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四、手抓饭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手抓饭属于维吾尔、哈萨克、傣、土克曼、乌兹别克、俄罗斯联邦等民族。
傣族手抓饭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美食:
它是先在桌子上铺一层冼干净的巴焦叶,然后上菜,菜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桌子中间;有大米饭和紫米饭,上边用鸡蛋来点缀,正中放的是辣子鸡。
吃傣族手抓饭是不用筷子和碗的,就用手抓了吃。按传统是先从装佐料的小碟子拈出一簇,然后用手指间不停的揉捏,捏成紧紧软软的团状,然后吃掉。
现在也没有什么讲究了,都是每人戴上一双一次性的手套来抓吃,随心所欲的想吃什么就抓起什么吃就行了。
扩展资料:
手抓饭种类:
维吾尔群众中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黄油(奶油)来做抓饭。当然用黄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了。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牛羊肉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
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
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食品。不过,现在维吾尔族人最讲究的要算“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
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抓饭和薄皮包子都是维吾尔族的上等饭,把这两者合在一起,真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只有来了贵宾和亲朋好友,主人才会做这种饭来招待客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抓饭
参考资料来源:文山新闻网-遇见傣味:你不能错过的特色手抓饭
五、哪里的人用手抓饭吃
除了印度人手抓饭以外,在中国也有,新疆维吾尔族手抓饭是一大特色,如果我的回答不对的话,那正确答案就是元谋人·和山顶洞人了
六、手抓饭是那个地方的菜
我国西部
菜系:西北菜
风俗 “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饮”。现在有些家庭接待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