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台州乱弹

台州乱弹,起源于明末清初。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台州乱弹的唱腔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仅乱弹唱腔就有慢乱弹、紧乱弹、紧中慢、二焕、上字、和原、玉麒和三吊环等曲调。其舞台语言以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独具特色。

2、黄沙狮子

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表演时,演员在八仙桌上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桌上筋斗”、“下爬点”、“叠罗汉”“悬桌脚”、等等翻桌动作。

3、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主要分布于浙江省以天台为中心的区域,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济公传说内容涉及降龙罗汉投胎的济公出世传说、神童李修元的济公传说和诸多济公癫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戏谑降魔的传说。

4、仙居无骨花灯

仙居无骨花灯,具有近1300年的历史,它的技艺十分独特,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千变万化,图案丰富多姿。

5、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传统的手工技艺。它是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干漆夹苎”工艺是用原始生漆、苎麻等材料,通过层层包粘,进行反复打磨,涂商朱砂等各种辅助材料,再贴上金箔等,再经工艺处理后完成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州乱弹 (浙江剧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沙狮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济公传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二、台州有什么民俗民风

1、仙居杨梅节

2002年,仙居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已建成杨梅基地12万亩,产品畅销中外,每年由中共仙居县委、县政府主办的6月的“杨梅节”,吸引了中外游客和中国各地的水果商贩云集仙居。

2、天台山云锦杜鹃节

华顶云锦杜鹃所处的天台山风景区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云锦杜鹃节以花为媒、以文会友,结合举办摄影大赛、茶道表演、民俗风情表演、杜鹃小姐评选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扩展资料;

台州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炎热多雨,为热带气候特征。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温凉,具亚热带气候特征。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与22℃之间为春秋季。夏季始于5月底至6月上旬,止于9月下旬至10月初,长达4个月左右。

冬季始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中旬,止于3月下旬,持续3—4个月,以西北部丘陵山地为长。秋季始于9月下旬后期至10月初,止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旬,持续2个月多。春季,西北部始于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于3月上中旬,止于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分别达2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州

三、台州地区有哪些特色的农耕文化

台州地区有鞭牛犁田、播种培育、收割归仓、五谷丰登等特色的农耕文化。

台州以山峰丘陵为主,亦有一马平川的温黄平原和错落于丘陵地带的谷地,全市68个集镇,就星罗棋布于其间。这些错落分布的集镇,是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台州的整个区域来看,台州境内有名山、有平原、有大海,丰富的地理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区域文化。台州是一个山海兼得的地方,既有山的硬气,更有海的豪气和江南人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