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炖鸡汤要怎么做?
1、鸡肉洗干净后直接放进锅里炖,血水都跑到汤里去了,结果鸡汤又黑又腥
2、焯水后再炖,虽然没什么腥味了,但肉质变得比较柴,说明焯水时间过长,但焯水时间短了血水无法除尽,也不好吃。
所以,直接炖或焯水炖都不是正确的做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炖鸡汤的经验,饭店厨师说,想要鸡汤金黄鲜美,好喝不腥气,有2个关键步骤不能少,下面我把炖鸡汤的具体方法分享给大家,一起看看是哪2步吧。
【香菇炖鸡汤】
准备新鲜三黄鸡、干香菇、红枣、枸杞、大葱、生姜、料酒、食盐。
1、买一只三黄鸡,最好是活鸡,冷冻鸡的口感、味道会差很多。三黄鸡宰杀后冲洗干净,用刀剁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1个小时。
浸泡鸡肉就是关键的第一步。鸡肉的腥味主要来源于血水,用清水浸泡,能让血水快速析出,这样就能减小腥味,鸡汤的颜色也会更清亮。
2、半小时换一次水,当鸡肉泡得发白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开大火焯水。用勺子撇掉煮出的浮沫,这就是残留的血水,焯水后捞出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3、炒锅里倒入适量油,五成热时倒入鸡块,开小火煸炒,把鸡皮下的油脂炒出来,这样鸡汤会更香浓,颜色更加金黄。当鸡皮的颜色炒得焦黄就可以了。
煸炒鸡肉是关键的第二步,能让鸡肉更香浓,而且不油腻,特别好喝。
4、加入葱段、姜片、料酒翻炒去腥,倒入足够多的开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炖1个小时。干香菇洗净,提前用水泡发,也倒入锅中和鸡肉一起炖。
5、枸杞、红枣用温水浸泡10分钟,一小时后加入鸡汤里,再加入适量食盐,继续炖10分钟即可,香浓鲜美的鸡汤就炖好了。
【炖鸡汤的技巧】
炖鸡汤除了要焯水,还有2步很重要,就是浸泡,煸炒。
浸泡出血水后,鸡肉的腥味减小,可以缩短焯水的时间,肉质就会非常鲜嫩,不会变老。
煸炒出油脂后,鸡肉吃起来不油腻,而在炖煮的过程中,油脂发生乳化让鸡汤更香浓,表面还有一层金黄的油层,看着就很有食欲。
二、娘家舅大的拼音
拼音
娘家舅大 niáng jia jiù dà
娘的解释
[niáng ]
1.母亲:~亲。~家。爹~。
2.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子。姑~。娇~。新~。
3.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家的解释
[jiā] 1.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2.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3.居住:“可以~焉”。
4.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5.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6.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7.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作~。科学~。
8.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9.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10.姓。
[jia] 1.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
2.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
[jie] 词尾,同“价”:整天~。成年~。
[gū] 暂无释义
舅的解释
[jiù ]
1.母亲的弟兄:~~。~父。~母。
2.妻的弟兄:妻~。
3.古代称丈夫的父亲:~姑(公婆)。“昔者吾~死于虎”。
4.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舅”。
大的解释
[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名。~手笔。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ài]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古通“太”。
2.古通“泰”。
三、梦见舅娘跟我一起上班,是什么意思
"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
做梦都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就会放松,在放松的时候,人的一天劳累就会纾解,那个时候深层次的记忆就会是片段,再加上自己大脑对故事的编辑,就成梦了,再就是睡眠质量可能不是很好。
梦,是睡眠的伴侣。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