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特产八大样是什么?

1、蜜三刀

其色泽金黄,表面光亮,表皮开碎云花加麻仁点缀,工艺细腻,形态美观。入口柔软松酥,浆丝连绵,外酥里糯,香甜可口,又配有熟黄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香。

2、羊角蜜

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因为它的形状像及绵羊头顶上的那两只犄角,又加上里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调制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的,所以叫羊角蜜!

3、条酥

古彭徐州地道的糕点美食,徐州话叫“果子”,条酥算是徐州传统的面食糕点了,金黄酥脆,上面撒上白芝麻,香甜酥松,入口易化,滋味纯正,越吃越香。

4、麻片

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用白芝麻、绵白糖、饴糖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

5、花生糖

花生糖,这个东西估计很多家庭自己就会做,把花生去皮炒熟了,放在一边凉透,接着就熬糖,再加入麦芽糖,最后把花生倒入糖汁中拌匀,趁热整形切片,凉透彻就可以吃了,咬起来,嘎嘣脆!

6、金钱饼

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用面粉制作一种铜钱大小、实心无馅的饼,其外还布着密密麻麻的芝麻,当时称之为“金钱饼”,是百姓逢年过节常吃的点心。

7、江米条

江米条由白砂糖、饴糖、桂花、面粉等制成。先用江米粉加水和成稀面,上锅蒸熟成糊,再将糊放入和面盆内,加入饴糖继续搅拌直到均匀,再加入江米粉,搅拌成面团,放置约一小时,揉成长条,刀切成段放入热油炸制,出锅后立即放入熬好的糖浆内上浆挂浆,蘸上白糖成品。

8、蜂糕

蜜制蜂糕的制作,先用强筋面粉洗成面筋,然后把面筋拉成片状小快,放入素油中炸成蜂窝状,加适量蜂蜜、核桃仁,南桂、桔饼等辅料,最后加麻油拌和,上覆面白糖。蜜制蜂糕风味独特,有滋补作用蜂糕可直接食用,亦可开水冲饮,是秋冬季节止咳润肺的滋补佳品,尤为老年人的喜爱。

二、徐州特产八大样

徐州特产“八大样”

【“蜜三刀、羊角蜜、条酥、麻片、花生糖、金钱饼、江米条、桂花酥糖”,俗称徐州“八大样”。】

蜜三刀

其色泽金黄,表面光亮,表皮开碎云花加麻仁点缀,工艺细腻,形态美观。入口柔软松酥,浆丝连绵,外酥里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补益身体。

据说蜜三刀最早产于徐州,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借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酒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宝刀削铁如泥,苏轼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作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随口答曰“蜜三刀是也”。

后来,经苏东坡亲自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徐州蜜三刀的配方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大约徐州人出于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的缘故吧,因而对徐州蜜三刀也情有独钟,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的时候,指名徐州府衙派人到百年老店“泰康”号即今天的徐州市泰康回民食品店制的御膳蜜三刀,传说乾隆皇帝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品”。

羊角蜜

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此品系选用上等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糯米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成品里外三层:蜂蜜糖浆、角壳、粉屑。食时,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

羊角蜜典故:古城徐州是霸王项羽建立的楚国都城。民间传说,霸王项羽率军与汉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在人困 马乏、饥渴难耐时,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敬献给楚霸王项羽及妃子虞姬饮用,饮后顿觉神清气爽、愉悦无比,霸王大喜,把随身的镶满金银珠宝的佩剑送给牧童。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楚王宫的御用名点逐步演化成古城徐州一种著名的特产点心。因为它的形状像极绵羊头顶上的那两只犄角,又加上里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调制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的。

羊角蜜典故:古城徐州是霸王项羽建立的楚国都城。民间传说,霸王项羽率军与汉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在人困 马乏、饥渴难耐时,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敬献给楚霸王项羽及妃子虞姬饮用,饮后顿觉神清气爽、愉悦无比,霸王大喜,把随身的镶满金银珠宝的佩剑送给牧童。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楚王宫的御用名点逐步演化成古城徐州一种著名的特产点心。因为它的形状像极绵羊头顶上的那两只犄角,又加上里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调制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的。

沛县鼋汁驴肉

产自刘邦故里,其味香美,是世人公认的,俗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

王老五酱牛肉

王记酱牛肉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年间已名扬苏北,享有“王记香肠;王记烧鸡,苏北第一”之美誉。唯一正宗传人王老五先生在保持祖传精华的同时,结合现在高科技不断创新,精细加工延续至今。

制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且易贮藏,食用方便,很受消费者欢迎,被越来越多的外地顾客认可,品尝之后无不拍手叫绝,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扎根,还被作为节日馈赠礼品,带到美国日本等。

食疗作用: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蝴蝶馓子

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现在的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

馓子又称寒具,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寒具的制作方法。徐州的蝴蝶馓子以其香脆、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观,口感颇佳。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喜食这种馓子,在他的《寒具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具"是馓子两汉时期的别称)

馓子也常被百姓作为一种中药而采用。故此,徐州民间常用馓子泡汤,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疗小儿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热后配馓子汤送下,治疗红痢不止。尤其是产后妇女,在月子里喝红糖茶泡馓子,以利于散腹中之瘀。不过徐州人最喜爱的食法是烙馍卷馓子,配以稀粥,吃起来惬意舒坦。

烙馍

正宗徐州方言读“裸摸”,谐音其实是“捋摸”(有典故) 。烙馍来自于江苏徐州。烙馍作为一种源自徐州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交通便利,这种面食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郑州、洛阳、安徽更有多种变形。韩信转述妇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读音正统。

烙馍原本是厚饼,跟“壮馍”略有渊源,本是大的厚饼,却因为赶时间而制成薄的面皮,最终自成一格。

始自徐州彭城,由于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彭城在交通上的便利,烙馍在区域内广为流传。又因为朴实无华只能作为配菜点缀、或者日常食品,但因为又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么“稀罕”,没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后来烙馍又发展出了水烙馍和菜合子。菜合子是用两张烙馍在有油的平锅上,馍中间铺上韭菜等各种新鲜蔬菜、可加鸡蛋、盐、油等各种作料等,手工烙熟以后再吃,吃起来就不要别的佐餐了。比较经典的是韭菜合子。

牛蒡酥

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产品,它全身是宝,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所含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280倍。它能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对高血压和直肠癌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牛蒡的肉质根中还存在一种可促进性荷尔蒙分泌的精氨酸,能改善体质,增强体力。牛蒡还含膳食纤维,并且含量极其丰富,堪称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之最。牛蒡的纤维可以刺激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霉变、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祛痰、止泻等药理作用之外,还有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并有一定预防癌症的作用。牛蒡在我国是良好的中药,中医认为,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以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等症。根据医学研究报告指出,多吃牛蒡还能有利血糖的调节,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根的浸剂可治疗咳嗽、风湿和胃疼。近年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牛蒡可防止人体过早衰老,并可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小孩酥

楚汉时期,虞姬爱吃甜食,霸王项羽为博得红颜一笑,四处寻找,一日偶遇一老汉,老汉奉送一物,此 物入口即酥,甜而不腻,虞姬吃后开怀大笑,赞不绝口,后来此物被封为“贡糖”,也就是今天的“小孩酥”。

徐州特产小孩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传统食品,其特点是“香、酥、甜”三性具备,是老少皆宜之佳品。

三、徐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1、蜜三刀

蜜三刀是徐州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它也是当地特产八大样之首。蜜三刀浆亮不粘,香甜绵软,此外还散发着浓郁的芝麻香味,很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2、窑湾绿豆烧

窑湾绿豆烧可不是绿豆饼,它其实是一种酒水,起源于清代康熙二年,由皇宫的后宰门守将将宫廷保健秘方带回家乡酿造而成。在古时,窑湾绿豆烧还有着“金箔酒”、“辣黄酒”的雅称,十分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

3、烙馍

烙馍是一道充满徐州特色的面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当年的楚汉相争时,刘邦的军队深受百姓的爱戴,而徐州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让刘邦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他们急中生智发明了这样一道便捷快速又实惠的面食—烙馍。战争结束以后这道美食就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当地人独具特色的小吃。

4、蛙鱼

徐州蛙鱼,又称“蛙鱼”,是江苏省徐州市的特色小吃,制作“蛙鱼”的主要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加入醋、胡萝卜咸菜、辣椒糊等原料后,味道清凉顺滑爽口,是当地人不可多得的休闲美食。

5、辣汤

徐州辣汤,是江苏省徐州市特色民间食品。主要用大骨、鳝鱼丝、母鸡熬制而成,再加上面筋、黑胡椒、姜、鸡蛋花等,吃起来味道鲜美,胡椒爽口,辅之油条、油饼或是煎包、烙馍更是绝佳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