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有哪些风俗文化?

老沈阳的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速冻饺子:起源于老沈阳的年俗“冻饺子”。明末清时一进入腊月就要准备过年的食物,其中包饺子是一项重要任务,包好后,冻起来,从小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今天人们所吃的速冻饺子,就起源于几百年前辽沈地区民间过年的习俗。

皇寺庙会:皇寺是皇家寺院,从皇寺始建之时,皇寺庙会就已经出现了雏形,建成后,庙会规模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农产品,手工制品售卖发展到综合性的贸易集市。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关氏皮影是沈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沈北地区。与辽南复州皮影和辽西凌源皮影相比,沈阳关氏皮影填补了辽北地区皮影艺术的空白。目前,沈北蒲河学校已经被确定为关氏皮影传承基地。皮影戏已作为教材引入课堂。教师关维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荷尖戏社”,表演的第一个皮影戏《过桥》在区中小学春风艺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沈阳唐派京剧由剧本和舞台表演两方面组成。一是创作的剧本,在唐韵笙近六十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由他亲自创作改编的剧本大约有四、五十部之多;二是表演艺术,唐派艺术的代表剧目多是以《东周列国志》、《史记》及《三国演义》等为题材的历史正剧,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凝重、浑厚、开阔、大气的艺术气质。

二、沈阳有什么特色

沈阳的特色不算多,你问的是什么属性的特色?是特色文化还是特色美食?沈阳市有很多的景点,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风景区、历史遗迹、工业遗迹、体育场、购物、美食、公园、佛教活动场所、道教活动场所、游乐场等等等等。博物馆有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有孙中山纪念馆等;陈列馆有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遗址陈列馆;风景区有棋盘山风景区、二龙山风景区等等;道教活动场所有太清宫、碧霞宫等等;佛教活动场所有大佛寺、慈恩寺、东西南北四塔等等等等。部分景点如博物馆基本免费开放,左右少部分博物馆需要游客购买门票,而且绝大部分景点所在地区交通便利。

沈阳市部分博物馆类型景点概况;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皇姑屯事件博物馆、沈阳造币博物馆、沈阳足球之都博物馆、辽宁农业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大学自然博物馆、沈阳自然博物馆、老龙口酒博物馆、王氏博物馆、张氏帅府博物馆、赵一荻故居博物馆、沈阳金融博物馆、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沈阳铁路机车博物馆、兵·器博物馆、八一双拥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黄龙府博物馆、青花瓷博物馆、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馆、盛京满族文化博物馆、满族民俗博物馆、老沈阳博物馆、老北市民俗博物馆、玉文化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中国成语印博物馆、八王寺水文化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中国会计博物馆、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年轮艺术博物馆、古旧钟表博物馆、锡伯族历史博物馆、东北大学历史博物馆、马路湾书店博物馆、沈阳冰雪主题博物馆、钻石博物馆、辽文化博物馆、沈阳宋雨佳艺术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即沈阳航空博物馆)、三农博览园(即新民文化博览园,博物馆群)、孙中山纪念馆、周el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季观之纪念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二·一三纪念馆、张学良纪念馆、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遗址陈列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汗王宫遗址陈列馆、沈阳豫亲王府遗址陈列馆、工人村生活馆、辽宁大学张学良业绩馆等等等等。

沈阳市部分遗址、历史类型景点概况;沈阳新乐遗址、沈阳南山遗址、沈阳上伯官古城遗址、向阳寺遗址、双泉寺遗址、章驿古城遗址、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天齐庙遗址、三皇庙遗址、石台子山城遗址、古棋盘遗址、沈阳汗王宫遗址、沈阳豫亲王府遗址、七星山辽代古塔遗址、沈阳长城遗址、北陵公园贵妃园寝遗址、北陵公园御厕遗址、沈阳八卦街老建筑地基遗址、盛京城德胜门瓮城遗址、清福陵、清昭陵等等等等。

沈阳市部分风景区类型景点概况;棋盘山风景区、辉山、大洋山森林公园、二龙山风景区、沈阳国家水利风景区、卧龙湖风景区、七星山、沈阳鸟岛、财湖、沈阳东北虎园、熊园、沈阳怪坡、沈阳森林动物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铁西森林公园、浑河森林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沈阳仙子湖(即沈阳小西湖)等等等等。

沈阳市部分主要公园类型景点概况;万泉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南湖公园、龙王庙公园、将军公园、宁山公园、枫露公园、和睦公园、黎明公园、新光公园、大东公园、中山公园、鲁迅公园、鲁迅儿童公园、博雅公园、八一公园、绳索公园、砂山公园、八卦街公园、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罗士圈生态公园、浑河晚渡公园、和平体育公园、沈河体育公园、李铁8号足球公园、东谟公园、沈阳哥德杯世界足球公园、浑南市民公园、奉达公园、腾飞公园、远大湿地公园、盛京碑林公园、白塔公园、北塔公园、南塔公园、塔南公园、塔湾滩地公园、潢南河带状公园、南运河带状公园、黄海公园、zy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仙女湖公园、地坤湖公园、新城公园、北斗公园、和平公园、长河公园、长胜公园、长青公园、方家栏公园、青杨林公园、北陵公园、东陵郊野公园、七星湿地公园、克俭公园、沈阳合众人口文化公园、人文纪念公园、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细河U谷公园、仙女岛湿地公园、蒲河滩地公园、新蒲岛公园、科普公园、兴华公园、建设公园、百鸟公园、碧塘公园等等等等。

沈阳市部分佛教活动场所类型景点概况;慈恩寺、大佛寺、般若寺、长安寺、观音寺、百鸟观音寺、中华寺、尝思寺、实胜寺、三圣寺、太平寺、大法寺、石佛寺、弥陀寺、金刚禅寺、佛蕴禅寺、法华寺、法王寺、法雨寺、海印寺、永吉寺、永宁寺、回龙寺、无垢净光舍利塔、无垢净光塔、小塔子古塔、辽滨塔、东塔护国永光寺、南塔护国广慈寺、西塔护国延寿寺、北塔护国寺、山门寺、地藏寺、保安寺、向阳寺、万佛寺、望云寺等等等等。沈阳市部分道教活动场所;太清宫、蓬瀛宫、碧霞宫、财宫、天后宫、三清宫、三清观、清贞观、中心庙、三皇庙、蛇神庙、龙王庙、山神庙、福安庙、土地庙、关帝古刹、平罗关帝庙、大帅府关帝庙、棋盘山关帝庙等等等等。

三、沈阳的这些特色民俗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糖瓜:老沈阳的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关氏皮影是沈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沈北地区。与辽南复州皮影和辽西凌源皮影相比,沈阳关氏皮影填补了辽北地区皮影艺术的空白。目前,沈北蒲河学校已经被确定为关氏皮影传承基地。皮影戏已作为教材引入课堂。教师关维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荷尖戏社”,表演的第一个皮影戏《过桥》在区中小学春风艺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东北大鼓又名奉天大鼓,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子弟书”唱腔传入沈阳后,与东北民歌小调揉合而成的一种曲艺。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形式活泼,曾风靡一时。清盛京宫廷礼仪是清代皇家祭祀、登基、婚庆等活动的表现方式,带有原汁原味的满族特色。清代立都北京后,先后有4位皇帝10次赴东北东巡谒陵,至今沈阳故宫还珍藏着原始的典章、乐器、乐谱和文献纪录。东北大鼓已被沈阳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人转草创至今,传说已有300年的历史,起始于清代,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莲花落唱腔艺术,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传统二人转唱调以七言、十言为主,说口风趣幽默,做功讲究表演,所以说传统二人转艺术是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口头文学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