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谋划振兴广西文旅经济

本报南宁讯 (记者/吴丽萍)为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全面提振文化旅游市场,21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面振兴文旅经济的若干措施》,在政策资金扶持、开展宣传促销、加大项目投资、发展夜间经济等方面给文旅企业以支持,政策执行期至今年12月31日。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于3月初拨付上一年度确定的各项奖补资金,用于文旅企业奖补和贴息;切实用好2020年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旅企业恢复生产。协调金融机构为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优惠利息贷款或短期低息(无息)贷款。3月上旬前全面落实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

疫情过后全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对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促销企业给予补助。开展“百趟专列进广西”“广西人游广西”等系列联合促销活动,通过车票、景区打折等优惠政策,吸引区(境)外游客赴桂旅游。

发挥文旅大会办会机制和引领作用,支持承办城市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有关部门产业基金、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新项目、在建项目加快复工建设,提高项目开工率。

抢抓疫情后游客对健康旅游、绿色消费需求的新机遇,抓紧开工新建一批健康旅游重大项目,启动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北海银基国际医疗康养旅游产业新城、华邦(桂林)国际旅居康养小镇、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新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年内开工。

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迅速激活市场消费潜力。鼓励中心城区文旅服务设施和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开展夜间游览、餐饮、购物等特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经营企业、经营户,适当延长已发放到期的贷款还款期限并免收罚息。持续开展旅游扶贫公益行动,办好旅游电商扶贫等活动。

专家看门道|2022年文旅消费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召开全省文化和 旅游 工作会议,对2022年全省文化和 旅游 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指出,2021年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全省 旅游 业的发展仍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旅游 接待规模和 旅游 总收入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全省 旅游 工作仍将坚持疫情防控与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两手抓的指导思想,通过政策扶持、主体培育、精品引领、度假提质、智慧赋能、消费提振、宣传助力七项措施,推动 旅游 业提质增效、赋能升级实现新突破。

从目前的形势看,2022年 旅游 市场的增长依然面临着疫情防控的压力, 旅游 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疫情防控的节奏。因此,我们要锚定目标,认清形势,有效施策,通过政策主导,消费侧与供给侧两端发力、互促发展,争取 旅游 市场增量与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引导、帮助 旅游 企业提升生产和服务能力,通过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激发新消费、扩大新市场,实现生产与消费互促发展、共同增长。由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和防控要求,许多 旅游 企业的常规性产品市场低迷、常规性生产受到限制,但全年候“山东人游山东”活动的开展, 旅游 企业有很多参与机会和参与空间。全省1200多家A级 旅游 景区、2600多家旅行社、630多家星级饭店、1.7万家民宿等市场主体,有着巨大的生产潜能,但在 旅游 发展转型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都普遍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需要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和智库机构等通过政策引导、规划指导、智力帮扶、技术辅导等方式,进行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实现自身发展模式转型,也为 旅游 市场复苏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产能和产品支撑。在新的一年里,要组织 旅游 企业积极参与“山东人游山东”活动,政府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引导转向资金、奖励资金等,引导企业有针对性的参与研发供本地、本省市场消费的 旅游 产品,促进市场恢复增长,包括:旅行社参与开发省内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研学游、体验游等线路和主题化产品; 旅游 景区针对疫情暴发后人们普遍提高了的生命意识和 健康 消费理念,开发 健康 主题产品,让游客去体验 健康 景区、参与 健康 消费;星级饭店、温泉酒店等开发家庭旅居套餐、私汤定制、康养保健等新服务产品;民宿和乡村 旅游 点,开展多彩民宿体验季、乡村旅居、 旅游 小镇微度假等新体验产品,等等,取得帮助企业生存发展与促进市场复苏的双赢效果。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新目标,我们要进行市场策略的主动调整,深度挖掘和启动本地、本省市场,通过政策杠杆全面启动“山东人游山东”全年候系列活动,创造新需求、扩大新消费,促进 旅游 市场快速恢复与合理增长,推动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山东大学 旅游 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 旅游 协会副会长、山东省 旅游 行业协会会长 王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