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哪些特色美食,求推荐?

东莞饮食特点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属于中国八大菜系粤菜之广府菜风味,其中,东莞最著名的风味小吃当属厚街烧_濑粉和三禾宴。

厚街烧鹅濑粉: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出名的烧鹅濑,当然非厚街莫属。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那本就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更是美味诱人。

东莞的水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

东莞的美食你了解了吗,来东莞玩不要忘记吃美食哦

东莞菜属岭南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山乡风味菜系、水乡风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如山乡风味里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大朗榄酱炒饭、清溪茅根黄豆坑螺汤等,水乡风味有沙田莲藕煲龙骨汤、洪梅芋合干拗蚬肉、虎门蜜汁烤鳗鱼等。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丰富,海鲜也是特色之一,除了出名的膏蟹、重壳蟹、濑尿虾、石斑鱼等等,还以出产基围虾著名。吃海鲜最著名的地方是虎门的新湾镇,十多家大排档在海边一字排开,置身其中,听涛品海鲜,妙不可言。

东莞最著名的风味小吃首推“三禾宴”和厚街烧鹅濑。“三禾”指的是禾虫、禾花雀(现已禁捕食)、禾花鲤,营养丰富,口味极佳,道滘水乡是品尝禾虫、禾花鲤的好去处;厚街烧鹅濑是用整只鹅、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而成的濑粉,美味诱人,有不少广州、深圳甚至香港游客都专门到东莞享用这一美食。其他的风味小吃有厚街腊肠和东莞米粉,道滘的裹蒸棕和肉丸粥,石龙的麦芽糖和糖柚皮、沙田的莲藕、石碣的芙蓉肉和芋杆子,高埗的冼沙鱼丸,长安的乌头鱼等。

此外,东莞还云集了大江南北的各式佳肴,雍华庭的湘菜馆、厚街的珊瑚路(台湾街)、东城南路的东北菜、南城区的素食连锁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东莞美食街

花园新村食街

位于东城区堑头的花园大街一带,是莞城市区一处十分出名的饮食场所。有海鲜酒楼、西餐厅、酒巴、粥城、茶餐厅、快餐店、面包屋、果汁店、茶庄、客家菜馆、糖水铺等。

虎门新湾食街

位于虎门镇新湾渔村。一条以竹棚搭成的食街,延绵近百米,绝对新鲜的海鲜,简易的竹台竹椅,颇有特色。

长安新民食街

位于长安镇新民村,伸出海边的一个个凉棚,用杉木杉皮搭就,捞上当地出产的麻虾、乌头鱼、膏蟹,即时加工,别有风味。

石排食街

位于石排镇中坑村,这里的食肆以精心泡制塘鱼著称,尤以东莞四大家鱼(鳙鱼、鲩鱼、鳊鱼、鲮鱼)的烹制最为出色。

大岭山蛇宴食肆

大岭山镇烹制蛇宴十分讲究,炖蛇汤用硕大的陶缸作容器,以燃烧中的木糠柴火“焖”成,味道浓郁,食客连喝十碗八碗不腻。

清溪客家菜食肆

东莞清溪镇一带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许多食肆烹制的客家菜很正宗,尤其是客家狗肉、酿豆腐。

东莞十大特色美食

1、塘厦碌鹅

塘厦碌鹅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东莞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此菜是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首先,“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东莞话,外人不明其意,听到“碌鹅”还以为是 “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2、冼沙鱼丸

冼沙鱼丸是广东东莞的特色传统名肴,地道的东莞水乡菜。尤其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也就是洗沙鱼丸。洗沙鱼丸所取的鱼必须是新鲜的鲮鱼,而且鱼塘中不能养鸭鹅,以保持的鱼肉味道的纯净。而且洗沙鱼丸在东莞的各种美食中,可谓最费时费力的菜之一。

3、东莞长安盆菜

东莞长安盆菜是属于粤菜广府菜,历史悠久,始于长安乌沙陈屋,南宋朝廷败退东莞、崖山一带,沿路居民纷纷前往勤王,盛情款待。后村民们假借天后诞之名来纪念陈氏,一直保存吃盆菜的饮食习俗。长安盆菜通常由九层十层菜组成,寓意“长长久久”、“十全十美”,有白切鸡、烧鸭、南乳猪肉、鱿鱼、鳝鱼、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

4、白沙油鸭

白沙油鸭,广东省东莞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也是虎门特色菜肴,油鸭即腊鸭,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

5、道滘镇三禾宴

道滘镇三禾宴是东莞特色风味菜之一,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三禾宴中以道滘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三禾”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数禾虫,一般都是加入鸡蛋、新会陈皮、增城榄豉等蒸熟,稍凉后再连钵烘烤,也只有这个吃法最为香浓美味。

6、荔枝柴烧鸡

荔枝柴烧鸡是东莞特色名菜之一,属于粤菜广府菜系,与荔枝柴烧鹅一样有名气,这里的烧鸡和大岭山烧鹅有些相像,同样是用荔枝柴烧,同样是放在烤炉里烤,把鸡肚子剖开,把香料放进去,然后把烧鸡放在炉子里20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了,香气可以传到老远,烧鸡吃起来更像有一种吃野味的感觉,放在里面的香料散发进鸡肉里,吃起来非常享受。

7、樟木头客家咸鸡

樟木头客家咸鸡是东莞特色菜之一,属于粤菜,又具有东江客家菜风味,是东莞山乡风味代表菜,客家咸鸡是东莞樟木头地区的代表菜,也是传统的客家菜,叫“外婆鸡”。很久以前,客家人生活艰苦,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杀只鸡,外婆特地把鸡腿留下来埋在盐堆里保存。

8、虎门蜜汁烤鳗鱼

虎门蜜汁烤鳗鱼是东莞代表菜之一,东莞水乡风味代表菜之一,属于粤菜,也是虎门特色菜。虎门蜜汁烤鳗鱼,地道东莞风味,东江情怀。选用的鳗鱼是一种白鳝鱼,肉质细嫩有弹性,鱼皮富含胶质。此菜口味较重,腌制时间长,起到去腥入味的作用,而且烤制的方式也可以压制其土腥味。

9、石龙奇香鸡

石龙奇香鸡东莞特色菜之一,曾被评选为中国金牌粤菜,石龙特色菜之一,是以白切鸡做底的,但是和白切鸡又有着很大的差别,皮香肉嫩的奇香鸡有一瓶由周景专门制作的酱汁,把酱汁摇匀后浇在切好的奇香鸡上,吃时夹一块鸡肉,蘸上一些酱汁,鸡肉就变得奇香无比,吃进嘴里,皮脆肉香,吃进去以后,让人回味无穷。

10、东莞泥鸭

东莞泥鸭是东莞的一道地道家常菜,是属于粤菜广府菜系,是东莞特色菜之一。经由东莞厨师的改良端上了菜馆的餐桌,并成为餐馆的招牌菜之一。这道菜充分体现了东莞菜的特色,取材于东莞农家,味道偏浓偏重,鲜美的鸭肉加入蒜、姜等佐料后,经由厨师加工而成,分量很足的一盘东莞菜,很适合一家人品尝。

到东莞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东莞十大美食介绍

1、厚街烧鹅濑粉

每日必吃的美食之一,吃过多少碗根本数不过来。

2、三禾宴

季节性的特有美食,虽然很丑,但是超好吃的!

3、东坑糖不甩

像是汤圆,黏而不粘,东坑几乎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做糖不甩。

4、道滘绿豆饼

道滘最传统的美食之一,一代代相传,是道滘历史上浓厚一笔。

5、中堂槎滘鱼包

鱼肉做成的皮抱着鱼肉馅料,肉嫩可口,正!

6、糖环

过年过节的小吃,寓意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7、眉豆糕

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可惜东莞现在做得好吃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8、蟛蜞粥

相信麻涌的同学不会陌生,捉蟛蜞还挺好玩的。

9、塘厦碌鹅

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煮的时候,香飘十里!

10、樟木头客家酿鲮鱼

客家原始风味的酿鲮鱼。

东莞哪些地方的美食最多?

东莞菜分山乡风味菜系、水乡风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比如山乡风味里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大朗榄酱炒饭、清溪茅根黄豆坑螺汤等,水乡风味有沙田莲藕煲龙骨汤、洪梅芋合干拗蚬肉、虎门蜜汁烤鳗鱼等等。 东莞的“禾虫、禾花鲤宴”,名声早已在外。吃虫子,未免叫人有点胆战心惊,其实把禾虫混在鸡蛋液中煮熟后,表面呈金黄色,内里散发出极浓的香气,营养丰富,值得一试。 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出名的烧鹅濑,当然非厚街莫属。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那本就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更是美味诱人。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也是特色之一。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重壳蟹、獭尿虾、石斑鱼等等,还以出产基围虾著名。而吃海鲜最著名的地方是虎门的新湾镇。十多家大排档在海边一字排开,置身其中,耳听海涛,口品海鲜,真是一种享受。 在东莞要吃到天南地北的各式美食,实在是一件易事。东莞市区有几条出名的美食街,这些食街有海鲜酒楼、西餐厅、酒巴、粥城、茶餐厅、快餐店、面包屋、果汁店、茶庄、客家菜馆、糖水铺等,应有尽有,各具特色。春节期间,懒得做饭,那么到这些特色的餐饮店里品尝一下饭馆厨师的手艺,换换口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湘菜:在丰富多彩的中国菜系中,湘菜以其特有的风貌而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它用料广泛,切配精细,烹制讲究,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主味突出,既注重内涵的精当,又讲究外形的美观,是色、香、味、形、器、得到和谐的统一,湘菜味别多样,尤重酸辣,香腊,麻辣,清香浓鲜,具有浓厚的湖南乡土风味。 淮扬菜:淮扬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重视调汤,原汁原味,口味咸淡适中,南北皆宜。淮扬细点,造形精灵,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富于变化,清新味美,四季有利。 川菜: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和乐山、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怪味鸡、宫保鸡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煽牛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把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 总之,只要是有心人,春节在东莞定会让你流连在各食馆间大快朵颐而乐不思家了。

东莞樟木头有什么特色?

旅游资源

樟木头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镇,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镇委镇政府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全力打造旅游强镇,力争到2010年,年接待旅客300万人次以上。樟木头镇有一批优秀旅游景点包括观音山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全国最大的古代家具博物馆——冠和博物馆、樟木头镇将军馆、滨河公园等。[10]

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内,距镇中心区1.5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集生态观光、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观音山原名观音肚山,是樟木头境内东南屏嶂诸山之一,与双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细锅、笔架山、仙宫岭、飞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绕,海拔为450~750米,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 观音山

[11]观音山森林覆盖率达99%,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100个,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332天。植被完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动植物资源丰富。据专家考证,常见植物种类有73类,199种,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22种,其中粘木、白桂木、苏铁厥、土蚕霜、金茶花和野生龙眼为受保护的濒危植物。动物有兽类野猪、黄猄、蟒蛇、穿山甲等;飞鸟类有鹧鸪、了哥、画眉、麻雀、山鸡等,甲壳类动物以繁殖在山溪水涧中的坑螺、山虾公为多;昆虫类的动物更是难于胜数。 2004年夏,园区勘察人员在耀佛岭地域海拔400~560米处,发现多处前人石垒,引发不少专家,游人前往猎奇。 游人自樟木头中心区客运站搭乘园区大巴,只需15分钟车程,就可抵达公园的“佛光路”。它是一条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个别路段山陡弯急(最大坡度35度),蜿蜒6公里,直达488米的观音山顶。此路始建于1993年,以后不断完善,(降坡、设防护栏等),安全系数较高。该路是唯一以车代步的公路。 园区另一条供游人徒步攀登的步行路叫“佛缘路”。游客需爬越3999级石阶(1650米)方可到达目的地。此路林深叶茂,曲径回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最高。 观音山园区内峰峦叠嶂,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观音山添设了无数自然景观,较为壮观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级的仙泉瀑布和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林海松涛的“森林浴”。 2000年后,公园进入构筑的中期阶段,先后投入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项目有玄武岩观音菩萨雕像、观音寺大雄宝殿、国际会展中心、古树博物馆和不断完善20余个大小景点、添设交通工具等,使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等公园多项功能日趋完善。 公园2001年投入运作以来,借助“樟木头——小香港”的知名度和优越的地理、交通优势,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活动,借以提升公园形象和知名度。 2005年12月15~17日。园区主办了第二届健康文化节,其中“十万人齐颂祖国”图片汇报展览在北京政协会议中心阳光厅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为该展厅开幕剪彩,95岁高龄政协委员(老红军女战士)王定国、著名京剧艺术家叶妙兰等参与了该活动,深获好评。 园区备有多部接送中巴13部观光游览车,东莞市区有旅游专线巴士直达观音山。[11]

宝山森林公园

宝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西南部,总面积1424公顷, 宝山森林公园

[12]东莞老八景“宝山石翁出芙蓉”就源于此。园内林木繁茂、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为特色,共分为四大区域: 一、 宝山登山游览区,内设潇夫影视城游乐区、菊湖顶森林游览区、金矿坑特色园科教区、宝山登山揽胜区、斯罗坑溪沟探幽区; 二、 芙蓉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内设渔翁晒网特色文化区、芙蓉寺文化区; 三、 天湖森林静养区,内设天湖保健静养区,天湖山庄休闲区、鸡古石顶健身游览区; 四、 金交椅公园管理服务区,内设公园管理区、职工生活区、饮食服务区。[12]

滨河公园

滨河公园位于樟木头东城区,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为镇政府斥资4000多万元建造,于2001年2月开放,是樟木头镇公益性公园。 滨河公园紧依石马河畔,自然态势是河涌交错,湿地宽阔而润泽,植物丛生,常年披绿。公园的构筑格局是平地堆山,遇水架桥,因地设景,碧水蓝天。公园全境由中心岛、南端、北端、文化广场四块地域组成。园区计有泥桥、木桥、石砌桥8座,河边栈道长2公里。人造山丘蜿蜒起伏,各色亭、台楼、阁、假山、喷泉、水榭、钓鱼台,错落有致。此外,整个园区布满了热带林木不下百种的花卉苗圃,曲径通幽,造型工艺应有尽有。市民免费入园观赏。老少咸宜。[13]

冠和博物馆

冠和博物馆由冠和集团总裁苏永友先生投资创办,于2001年9月建成开放,位于素有“小香港”之称的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广场三楼,是以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文物陈列面积逾5000平方米,总投资数亿元人民币,拥有上万件各类文物,由十二个综合展厅和一个美术厅组成。并于2004年建成惠州市冠和博物馆,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冠和博物馆

[14]馆内总体布局按“园中馆、馆中园”的构思设计,展馆布局独特,色调新颖,以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连廊组合和琉璃砖瓦,再现古典风格。陈列文物类别除明清家具以外,还有砖雕石雕、木雕根雕、兵器乐器、书画陶瓷、西洋古玩和文革时期纪念品等等。 馆内设备完善,环境幽雅,服务热诚。冠和博物馆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旅游协会会员单位”、“樟木头中小学教育基地”、“全省先进民间组织”、“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东莞市文化艺术收藏展示基地”;并获得“樟木头文化贡献奖”。[14]

将军馆

将军馆分为前言、将军简介、双拥共建、将军题词、著作和后记五大部分。 将军馆

[15]将军简介部分主要展示曾在樟木头镇军营驻防过,后来成长为部队副军级以上各位首长工作战斗经历的简单介绍,他们中有上将5名、中将3名、少将21名、未授将军衔的副军级以上的有16名(其中7位逝世),共45名。第二部分为“双拥共建”,主要展示樟木头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秀事迹、人物和感人画面以及该镇领导拜访将军时的图片资料。 据了解,2010年5月,樟木头镇正式启动“将军馆”筹建工作,横跨九省征求老将军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征集馆藏物件,包括各位将军的荣誉、资料、物件等。截至2010年9月,樟木头镇先后拜访了38位将军。[15]

客家麒麟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传承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麒麟艺术,麒麟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树一帜,深深扎根于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麒麟是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是太平、吉祥的象征,也是客家人的图腾。2500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麒麟形象,初唐时期已兴起麒麟舞。麒麟艺术是客家文化的代表,长期以来,客家人每逢喜庆节日都要舞麒麟,无需设置灯光、音响等场景,表演时间通常为30-45分钟。随着打击乐器奏出轻、重、缓、急的各种节奏,或单或双的麒麟摇头摆尾,跳跃挪闪,忽而狂欢嬉耍、忽而凌空翻腾,用舐脚、滚动、翻腾、采青等动作表现喜怒哀乐。 麒麟舞大赛

[16]麒麟舞跟随着客家先祖,从中原辗转来到南国,并扎根于樟木头。 据史料记载,樟木头客家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樟木头镇非常注重传承和发扬麒麟艺术的工作,使麒麟舞从原先的草坪表演走上了舞台,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樟木头镇先后拨出500多万元对麒麟舞进行精心培育,全镇有麒麟舞队19支,麒麟武术协会总人数超过一千人,先后组队参加各种重大活动1000多场,曾获得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金奖,并出访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受到各国人民的热情欢迎。2007年,樟木头麒麟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8月,樟木头镇麒麟队受文化部邀请参加奥运会广场文化活动表演。2008年11月,樟木头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7月底,樟木头镇麒麟代表队将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活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