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三明沙县好玩的地方:

淘金山

十里平流

陈山寨

洞天岩

兴国寺

吕峰山风景区

三明沙县好玩的地方:

1、沙县小吃文化城

小吃文化城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5万平方米小吃文化城的建设采用中国古典徽派园林设计手法,以沙县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以空心砖为特色的封火墙主体造型,以院落为中心的内部空间形态设计,形成中心广场,小吃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星级宾馆等功能齐全,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动静结合的景观系列。沙县小吃文化城入驻小吃美食、特色酒楼、娱乐会所、茶楼以及工艺品店、土特产品等36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家,成为福建省最大最集中的特色餐饮、旅游休闲中心。地址:位于沙县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2、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

如意湖湿地公园,又称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位于沙县新城,是三明市沙县新开辟的市民休闲娱乐区域。分为生态净化区,生态保育区,生态科普区三个区域,具有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公园总面积为45.84公顷。其中生态净化区(A区)面积为15.65公顷;生态保育区(B区)面积为9.78公顷;生态科普区(C区)面积为20.41公顷。湿地公园设计以“师法自然”为理念,整体设计基于场地现状鱼塘,农田,水系等自然条件,以自然的手法整合现有水系、植被等资源,构建山地式的竹林水乡。公园设计依托生态新城基地现状的自然条件及新城建设的优势。以生态为基础,保护优先,修复先行,意在建立湿地与生态新城之间的绿色纽带,提高周边用地价值。湿地公园为生态新城招商引资提供一张绿色的名片,也为市民提供生态的亲近自然的湿地公园景观空间。 如意湖、湿地公园内的山林、水系、花卉景观等资源十分丰富,亭台、水榭、拱桥、栈道错落有致

3、罗岩山风景区

罗岩山风景区罗岩山,位于沙县南阳华村,距县城26公里。华峰险俏,山中古木参天,,林中,鸟语频频,可谓“鸟啼猿不见,花落树犹秀”。罗岩古道是沙县通往尤溪的必经之路,山崖陡峭、怪石嶙峋、千余级石阶盘旋而上,沿途松涛阵阵,古树参天,浓翠逼人,涧流回响,至山腰处有一凉亭,谓曰“落马亭”,昔日文官至此桥下轿,武官下马,为进山信士、香客歇脚纳凉的地方。穿过凉亭百米,只见一座悬于悬崖峭壁之上,石墙呈倒刺鱼鳞状,饱经沧桑的庙宇,这便是道家修行之地——罗岩庙。罗岩庙,始建年代无史可稽,据现存庙内的一口古钟的铸文落款时间为宋嘉定六年,由此可见罗岩庙已经有至少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主殿座南朝北,三开间,进深六米余,单檐歇山顶抬架式木结构,小巧玲珑,其屋顶为斗拱木镂塔形花格,异常精致,出自清代工匠之手。跨过主殿前的古道,就是前殿。

4.十里平流

导 游 位于沙县城关,西起县城大洲村,东至高砂电站,是约18公里的沙溪河段。    介 绍 十里平流是古“沙阳八景”之一,河段水流平缓,河面宽广,两岸风光秀丽。沙溪河自上游而下蜿蜒曲折,滩多流急,至此则河面骤开,水势平缓。两岸青山叠翠,楼宇临江,萦徊十里。这在多礁滩险阻的腹地山区,堪称闽水一奇。十里平流东段有幞头石,形如冠帻;西段有猪母石,势极狰狞。沿岸有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纪念馆、开县始祖邓光布将军祠堂、城隍庙等人文古迹,也有七峰叠翠、凤凰山、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观。城西大桥、东门大桥以及府前悬索桥,犹如几道长龙飞跨沙溪两岸,雄伟壮观。漂流其上,可饱览两岸风物。目前,已有中小型一、二层游船、快艇、电动船等项目对外开放。

沙县特产 沙县有什么特产

(一)笋 干

永安白笋干,又名“玉兰片”,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细,具有笋质肥嫩、笋花显明、色泽金黄、味道鲜美的特点,堪称“闽笋”上品,永安白笋干有东、西两大路,逢单产大年的“西大路”,有洪田、西洋、小陶、罗坊等地;逢双产大年的“东大路”,有上坪、贡川、青水等地。品级分正牌、副牌、下路和红笋4种,现有生产基地乡1个、基地村24个,竹林40万亩,可年产笋干1.7万担。永安白笋干品质优良,曾在1983年北京“全国出口商品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受到对外经济贸易部门赞誉,获得《荣誉证书》。永安白笋干除内销国内各大城市外,还远销东南亚市场。1980~1984年,永安市外贸收购笋干2065吨(年均413吨),1989年社会收购量6562吨。

三明的“闽笋”,相传为黄石公所做,迄今有1000余年历史。闽笋肉质肥厚柔嫩、纤维质丰富、清鲜可口,有消除因油腻而引起肠胃不适的功能。产品分正牌、副牌、下路三等,每等又分湖、尖、片三级。主要产区分布中村、莘口两地,中村笋山面积9.5万亩,年产量325吨;莘口笋山面积6.4万亩,年产量200吨;余为眉山、碧溪、梅列等地。生产期自农历9月进山烧炭,越冬开路,至清明节前后5日掘笋,经剥壳、劈头蒸煮,榨压至立夏,然后洗焙,再经修剪包装供市。每50公斤鲜笋可烤焙2.5公斤笋干。1956年笋干产量950吨,收购780吨。1963年9月,三明定为笋干外贸出口基地。1989年社会收购量1162吨,主要销往江苏,上海、浙江、湖南等地。

(二)玉扣纸

以产玉扣纸著称的宁化县,系福建四大产纸县之一(即长汀、宁化、将乐、连城)。最盛时全县有纸厂500余家,产量高达5万多担;品种有玉扣纸、毛边纸,尤以玉扣纸驰名中外,产量占总数一半以上,产地十分之九在南乡治平区。据1972年底调查,全县共有竹林147743亩,治平区就占71600亩,故治平有“九竹一田”之称。该地竹种与别地不同,竹口径小,肉厚纤维长。全境山高林密,山泉特别清冽,且附近龙门所产石灰,碱性特优。因具“竹、水、碱”三大优良造纸条件,故制出的纸张颜色特别清洁,拉力强、吸水性好,质地结实,不易老化腐蚀,不仅历来为国家档案、史集、佛经、族谱、账本、重要契约等所选用,而且早已远销国外东南亚地区;尤为华侨所喜用。建国后,一、二级玉扣纸直调中央。1974年印刷线装本《毛泽东选集》时,即选定治平产的玉扣纸。1974~1976年,共调运出640吨(折合1万余刀)。1986年出口149吨。

(三)将乐纸和砚

将乐纸本名青丝扣、扛连纸。制作精细,光润幼洁,响张少疵,坚实洁白,以经久不碎不蛀见长,有“纸寿百年、冰清玉洁”之誉,为书写、印刷、簿籍、裱褙之上品。宋元麻沙版图书用此纸长达200年。《将乐县志》载:“将乐纸,清初即已运销江右、湖广等地。”(即今江西、江苏、湖南、广西)乾隆末年,输送官府的纸叫“官纸”或“京纸”,质量要求严格。民国初年,纸槽逾500个,纸工超40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纸的个体手工作坊,已逐步转向机制集体生产,产品质量也有提高,年产达千吨以上,畅销国内和亚太地区。

海棠砚,是用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至莲花山一带的龙池石制作的。据清乾隆年间重刻的《玉华洞志》记载:“龙池石者,则皆砚瓦峡所出。大者可为碑,小者随方圆而磨砻之”,以龙池石制砚,有400~500年以上的历史。尤以县城北隅海棠洞石所制的“海棠砚”为最佳,质地细腻,湿润缜密,能发墨保色而不易磨损,多年来已成为将乐县的特产工艺美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砚技艺更有所改进,精雕细刻,推陈出新。将乐的砚和纸都是三明很出名的“文房四宝”。 ...

沙县小吃遍布全国,有些味道很是不错,你知道哪些正宗的沙县小吃?

沙县现为三明市辖区,是福建著名的美食之乡,有很多地方小吃是美名远扬。随着沙县人流动到全国各地,沙县的小吃也被传播到全国各地,受到不少人的喜欢。虽然最近几年,沙县小吃在全国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沙县小吃还是拥有不少忠实的粉丝的,简单便捷、味道纯正的沙县小吃依然受到人们的喜欢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沙县小吃中有哪些经典款吃过之后让人怀念的。

1、沙县扁肉

扁肉其实就是我们通俗讲的馄饨,在福建的不少地方都有,沙县的扁肉尤为有名。沙县扁肉因其馅料、汤料、吃法、调味上的差异,分为煮扁肉、炸扁肉、炝扁肉、三鲜扁肉、虾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个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皮薄馅多,煮熟后,晶莹通透的扁食,浮于白浓的高汤上,再撒上翠绿的葱花,清香扑鼻,让人忍不住吃上一碗。

2、沙县拌面

拌面也是沙县的一道著名小吃,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点,一般与沙县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浓,色泽鲜,原料简单,烹饪方式易掌握的特点。沙县拌面用的面条是最讲究的原料,一定要选择高筋面粉或者优质中筋面粉,加适量的水和少量碱与盐发酵而成的。煮熟的面条配上特有的花生酱、酱油、香醋、味精、料酒、香葱即是一碗美味可口的拌面了。

3、沙县蒸饺

蒸饺也是沙县小吃的一种,与其他地方的蒸饺相比,沙县蒸饺个头非常小,当地人称其为老鼠饺,也有人称为柳叶饺。蒸饺除了外形有特色以外,最主要的是皮薄馅大,汁多味美。吃的时候蘸着醋非常美味,外形上看起来非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沙县芋饺

芋饺是沙县特有的传统经典美食,在当地很受欢迎,每当木薯大量上市的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芋饺吃。沙县的芋饺做工细、配料精,既可拌食,也可煮食。芋饺呈三角形,用芋子和碾细的木薯粉来制作皮,馅料有笋干、豆干、生姜、虾仁、瘦肉等,入口润滑并有清香。

5、金包银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金包银到底是一种什么食物,下面让我给大家慢慢说一下。金包银是沙县的招牌小吃,其实就是用豆腐片中间包上木耳、香菇、肉末、粉丝、香葱等各种馅料,裹上蛋粉糊下油锅油炸,外面金黄色、里面雪白,馅心香气扑鼻,所以称为金包银。

6、沙县炖罐

沙县的小吃里面,炖罐也是必尝的。沙县炖罐菜品一般选用排骨、鸡肉或者一些海味干货,加入草药和菌类蔬菜作为辅料一同炖制,汤汁醇清、肉质酥烂、外观洁净、清醇鲜美。

7、碧玉卷

碧玉卷是福建著名小吃,俗名叫作韭菜糍,是沙县街头常见的小吃。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为原料,将二者混合磨浆,用油烙成薄饼,卷入香菇、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煎成筒状,柔软润滑,色香味俱佳。

8、炸米冻

沙县小吃里面,有不少是油炸食品,炸米冻就是其中之一,不少人都喜欢吃。米冻又叫米豆腐,均匀蘸上地瓜粉,入热油锅中炸至表皮硬化,捞起,浇或蘸豆豉油调味汁食用,外酥里嫩,是非常不错的一道小吃。

以上8道小吃味道都很不错,喜欢沙县小吃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当然,这8道小吃仅仅是沙县万千小吃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的小吃需要大家来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沙县小吃是哪里的?

沙县小吃是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的沙县小吃,属源远流长的中原汉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因此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 沙县豆香糍粑。

沙县小吃即使在小小的四线城市也会有那么十多家,官方更是将每年的12月8日定为沙县小吃节,沙县小吃起初来源于夏商周、晋、宋时期,可见沙县小吃真的是源远流长了。

扩展资料:

沙县小吃确实常见,几乎走到哪都能看到,普遍性几乎跟兰州拉面差不多。沙县小吃简单易学,经营门槛低,而且不要很多店员,经营成本相对较少,沙县小吃有自己的特色,相对来说比较好赚钱,因此很多人都纷纷加入沙县小吃行列,所以沙县小吃一传十,十传百,自然而然的大大小小城市都有了沙县特色小吃了。

沙县小吃的特点就是品种多,且经济实惠,沙县小吃单价一般在4元左右,一般一个人10元左右就能吃到两到三个美食,相比其他快餐很多,因此吸引大多数人前去购买。

沙县小吃可谓是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发源于美国遍布于全球的快餐店,主要是从美国高速公路边的汉堡店兴起,因为它满足了“快速”和“实惠”这两种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县小吃

沙县有什么特产?

福州特产: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等“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漳州布袋戏等。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南平特产:盛产笋干、香菇、武夷岩茶、建瓯板鸭、建莲、北苑贡茶、闽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艺品、政和功夫茶、建盏、锥栗、灵芝、南孚电池等。莆田特产:荔枝、龙眼,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炝肉,莆田鲁面,兴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龙岩特产:八大干系列.、河田鸡、山麻鸭等。三明特产:红菇、沙县小吃、沙县夏茂冬酒、沙县郑湖板鸭、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宁化老鼠干、将乐擂茶、建宁莲子、大田骨头小吃系列等。宁德特产: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编,茶叶,红曲,剪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