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南县最繁华的地方
是滨江路和长新路那里是商南的贸易中心,长新路座落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商南县资源丰富,盛产花生、茶叶、芝麻、油桐、板栗、生漆、核桃等农林特产,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
二、陕西省商南县有哪几个镇?
截至2019年7月,陕西省商南县有9个镇。
9个镇分别为:富水镇、湘河镇、赵川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金丝峡镇、青山镇。
商南,依秦岭而居,源丹江而兴,衔豫接楚、地联八县。气候温和,风光旖旎,物阜民淳。全县辖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千米,总人口24.6万。
商南,历史悠久。建县于北魏景明元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挥戈跃马,奠定霸业;李白、白居易、韩愈、元稹曾在此抒情咏怀,留下不朽诗篇。
现代革命史上,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建立卓越功勋。
扩展资料:
商南县的区划沿革:
民国二年(1913)废州府,存县道,商南隶属汉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于商县设第四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商南县为直辖六县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商南县曾是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县民主政府,隶属中共豫鄂陕边区第三地委,第三军分区管辖。8月底,郧商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赵川马家坪成立。隶属第三分区管辖。
1948年5月,商南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成立,隶属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第二军分区管辖,西峡县西坪镇划归商南。1949年8月,机关迁驻赵川店坊河,建立巩固的革命政权。
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国民党政权被彻底摧毁,县人民民主政府由赵川迁驻县城,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辖。
1950年5月,属商洛地区专员公署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
1996年,商南县面积2307平方千米,人口23.3万人。辖4镇33乡:城关镇、富水镇、赵川镇、试马镇、党马乡、曹营乡、张家岗乡、五里铺乡、徐家店乡、龙窝乡、青山乡、新庙乡、湘河乡、双庙岭乡、魏家台乡、水沟乡、文化坪乡、汪家店乡、店坊河乡、三官庙乡、
石柱河乡、余家棚乡、十里坪乡、梁家坟乡、白鲁础乡、太吉河乡、柳树湾乡、江西沟乡、毕家湾乡、太子坪乡、耀岭河乡、开河乡、梁家湾乡、清油河乡、清泉乡、两岔河乡、沙坪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撤销赵川区、湘河区、富水区、东岗区、永青区、白玉区6个区公所的建制,撤销五里铺乡、曹营乡、张家岗乡并入城关镇,撤销店坊河乡、三官庙乡并入赵川镇,撤销龙窝乡并入富水镇,撤销双庙岭乡、湘河乡合并设立湘河镇,
撤销柳树湾乡、徐家店乡合并设立过风楼镇,撤销梁家湾乡、开河乡合并设立梁家湾镇,撤销太吉河乡、太子坪乡合并设立太吉河镇,撤销汪家店乡设立白浪镇,撤销梁家坟乡并入石柱河乡,撤销余家棚乡并入十里坪乡,撤销文化坪乡并入魏家台乡,
撤销耀岭河乡并入水沟乡,撤销新庙乡并入青山乡,撤销沙坪乡并入两岔河乡,撤销江西沟乡并入毕家坪乡。调整后,商南县辖9个镇、11个乡。
2001年,属商洛市管辖。
2001年,撤销十里坪乡、石柱河乡设立十里坪镇,撤销毕家坪乡并入太吉河镇,撤销清油河乡、两岔河乡设立清油河镇,撤销清泉乡并入试马镇。
调整后,商南县辖11个镇、5个乡:城关镇、富水镇、湘河镇、白浪镇、赵川镇、梁家湾镇、太吉河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青山乡、魏家台乡、白鲁础乡、水沟乡、党马乡。
2011年,撤销党马乡并入城关镇,撤销白鲁础乡并入十里坪镇,撤销梁家湾镇、太吉河镇合并设立金丝峡镇,撤销青山乡设立青山镇,撤销水沟乡设立水沟镇,撤销魏家台乡设立魏家台镇。
调整后,商南县辖13个镇:城关镇、富水镇、湘河镇、白浪镇、赵川镇、金丝峡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青山镇、魏家台镇、水沟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长新路社区。撤销白浪镇,并入湘河镇,镇名湘河镇,镇政府驻湘河村。撤销魏家台镇,并入赵川镇,镇名赵川镇,镇政府驻前川村。
撤销水沟镇,并入过风楼镇,镇名过风楼镇,镇政府驻徐家店村。在原白浪镇、魏家台镇、水沟镇政府所在地分别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商南县并镇后辖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撤并44个村,村改居委会19个,保留101个村。
参考资料来源:商南县人民政府—镇办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商南县人民政府—县情概述
三、商南县秦鹿林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商南县秦鹿林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6-12-09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试马镇试马街六组。
商南县秦鹿林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611023MA70T7D69N,企业法人刘海,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商南县秦鹿林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农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农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农产品包装、贮藏、运输服务;引进推广农产品新品种,开展与农产品种植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商南县秦鹿林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四、商洛有什么好吃的
搅团
搅团本是过去当地百姓贫苦时的日常食品,但因其原料为杂粮,天然健康,加之做法更加精细,近年来逐渐成为了风味小吃。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多为玉米面搅团的吃法很多,浇热汤酸菜、做凉水“鱼鱼”凉调、炒食、烩搅团块等等捷克。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方才够味。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即以土豆为主要原料烹调的膳食,是当地流行的一种小吃。制作时先将土豆去皮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土豆用木捶捣碎,则成为洋芋糍粑,口感细而绵软。食用时有多种方式:将糍粑切块放入酸菜汤内煮,再浇上辣椒油,色鲜味美,为“烩糍粑”;把糍粑盛入碗中,再把大蒜、花椒、海椒等各种调料放入另一碗中,再加上热的酸菜汤,用洋芋糍粑蘸着吃,又是另一番风味。
寺坡橡子凉粉
橡子凉粉为商洛的风味小吃,是洛南县寺坡高塬村用当地特有的橡树资源来制作的。寺坡橡子凉粉的原料为成熟的橡子,把橡子打成淀粉,用泉水和制,再做凉粉。成品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镇安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特产,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编辑本段商洛特产
商洛核桃
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处陕西东南部,交通便捷,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得天立地的条件,造就了商洛多种最佳风味美食,其中,商洛核桃最为著名,商洛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造就了商洛核桃的最佳风味,其产品以果大、皮薄、仁饱、味香、高产而享誉国内外。1958年毛主席关于“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辉批示发表后,商洛核桃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有不少省(市)前来参观学习。商洛核桃曾荣获国家经贸委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国家科委“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铜奖。商洛曾获"中国核桃之都"称号。
商洛板栗
板栗在商洛是最佳适生区,七个县区均有分布,生长良好,集中分布在镇安、柞水、山阳、商南等县。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是老龄人和幼儿的理想补品。
商南绿茶
商南泉茗
“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1988年6月15日在陕西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14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商南泉茗荣获我省优质产品称号,与省内名茶“汉水银棱”、“秦巴雾毫”、“紫阳毛尖”齐名,成为商洛一枝奇葩。商南县是新茶区,是陕西省茶业基地县。该县从1962年开始引种茶树。引进的茶叶品种系列有紫阳茶系列、安徽茶系列和江西浙江茶系列,历经16个春秋,不断发展,现全县有茶园3730公 顷,乡、镇茶场50个,年产茶叶421吨。茶园亩产17.5公斤,高于 全省茶叶平均亩产13.75公斤。该县除“商南泉若”外,还生产三种中低档茶:商南春茶,又名“炒青茶”。1981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产量高,销路好,年产9万多公斤,是商南县茶叶品种中的大宗产品, 杨销西安、河南、湖北等地;砖茶,这种茶味苦色棕,可冲泡多次。多销甘肃、宁夏;商南富硒茶,这是该县茶叶站站长张淑珍和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永俊合作研究出的新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丹凤葡萄酒
丹凤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归”。在我们这“无酒不成 礼仪”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 即言此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8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是写的丹凤葡萄酒的佳。1911年(清宣统三年),南阳客商华国文由豫入陕,见龙驹寨盛产优质葡萄,加之他曾跟随意大利传教土安西曼在南阳学习过无曲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于是就在黄巷子西十家办起了葡萄酒酿造作坊,不断扩大生产,正式创办“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酿造公司”,后更名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大芳葡萄酒酿造公司”,是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葡萄酒系列生产厂家。
商洛黑木耳
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片大、肉厚,鲜而不腐,味道清香,有化毛之效。用木耳炒大肉,肥而不腻;与各种菜看均可配合,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黑木耳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质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肝糖等。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和血,治疗妇女产后虚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纤维杂质、清涤肠胃等功效。对轻纺、矿业职工有保健特效。商洛黑木耳全区各县、市都有,主要用栋树人工培育生产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分别占全区30%、25%左右。1998年全区产木耳541吨成为全区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商洛商芝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其根含丰富的淀粉,是口味独特的冲服剂,具有去热利水之功能。近多年,商芝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也受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人民的欢迎。商芝和“商山四皓”有着奇缘。秦代“四皓”吴实、周术、唐秉、崔广四位掌管朝廷史事书藉的博士官,见秦政暴虐,焚书坑儒”,他们怀着“非义不动”、洁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来商山隐居,“岩居穴出”,以商芝充饥。他们在自编的《采芝歌》中云:“莫莫商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到了汉朝刘邦即位,请“四皓”出山辅佐,面对高官厚禄,他们不受,在商山均身康百岁。李白描写他们是“秀目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妙。”商芝因之声誉大 振,被称为延年寿益之“仙肴”。商州(商洛)素以野山野味驰名省内外。商州厨师用商芝可烹调出十几种菜肴。如商芝蒸肉,商芝小炒,商芝拼盘,商芝滚汤。
商洛魔芋
有一种野生植物叫魔芋主要分布在商洛市的镇安、山阳两县。因其体肥块状,又有鬼芋、鬼头,和 “魔芋”之称。魔芋,天南星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既是一种可口食品,又是一味名贵药材。魔芋更大的作用要算它的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介绍魔芋性辛、寒有毒。主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还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抗癌等作用。
山阳龙须草
龙须草自古为山阳县“三宝之一”。现在是该县大宗外贸商品。龙须草系天然资源,野生之物,可进行人工栽培。它叶狭线形,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进行工艺编织。它用途广泛,是人造革,人造丝,和优质纸的原料,又可编成地垫、凉席、门帘等生活工艺品。
商洛柿饼
商洛柿饼
孝义镇的柿饼是商洛地区孝义湾乡的名产,这里盛产的干帽盔柿子无核或少核,油质重,糖粉足,色调鲜,味甜绵润。用之制成柿饼品质极好,体大霜厚,甘甜绵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