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族有什么特色菜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
●张关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
●土家腊肉(系列)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 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因产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柏杨村而得名。
●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鲊广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爱酸辣。
●葛仙米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
●凤头姜
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又名“来凤姜”.
●福宝山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
●年肉
色泽纯美,晶莹滑软;肥瘦适当,油而不腻.
二、16道 地地道道的高毛利农家土菜!
野生小鲫鱼锅仔
旺销原由
这款锅仔菜食客好评度极高,因为烹制时除了带有鲫鱼的鲜味外,豆腐、三种菌菇、笋干、咸肉以及口味香辣的桐庐黄辣酱、桐庐阴酱都为菜肴奉献了一份滋味。
土原料
野生小鲫鱼4条(重约500克),豆腐80克,菌菇(口蘑、平菇、秀珍菇各20克),发好的笋干、咸肉片各30克。
土调料
菜子油50克,熟猪油、泡野山椒、黄酒各20克,蒜子、生姜丁各25克,A料(东古一品鲜6克,老抽2克,桐庐黄辣酱、桐庐阴酱各5克),毛汤200克,白胡椒粉3克,青、红杭椒圈各10克,辣椒油、味精、蒜苗段各5克。
土做法
1.小鲫鱼宰杀制净;豆腐切成5×4×0.8厘米的块;口蘑切厚片;平菇撕成小块。
2.锅内放入菜子油和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蒜子、生姜丁炸香,下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色泽金黄,烹入黄酒,倒入A料和毛汤,大火烧开,下入豆腐、菌菇、笋干、咸肉片和泡野山椒,小火烧7-8分钟,放入白胡椒粉、味精和青、红杭椒圈,淋入辣椒油,出锅装入锅仔内,撒入蒜苗段,上桌后加热。
2
土家擂椒焖鱼
原料 黄泥塘草鱼1条(约1200克),中指粗的青辣椒250克。
调料 豆油40克,姜片、蒜头各15克,茶油50克,盐、味精各12克。
制作
将鱼杀好洗净剁成块,起锅烧油,加盐6克,放入剁好的鱼块煎至两面黄色,加入清水750克,放入姜片、蒜头,用猛火将汤煮成奶白色,加入辣椒煮熟捞起,用剩余调料调好味,把已煮好的鱼块捞起,用碗装好(鱼头、鱼尾摆整齐),加入煮熟的青辣椒(用炒勺擂烂),浇在鱼块的上面即可。
口味特色
出品具有青椒独特的鲜辣味,鱼肉鲜嫩,汤汁浓郁。
3
土家口袋豆腐
原料:东北大豆腐3500克,猪肉馅500克,尖椒、胡萝卜段各100克,鸡蛋20个。
调料:A料(盐30克,味精、鸡粉各50克),淀粉150克,白糖140克,B料(辣椒油80克,葱、姜各30克),熟豆油1千克(约耗400克),老汤300克。
制作:
1.将豆腐掰开,放在篓筐里控水15分钟,取出后与猪肉馅、鸡蛋、A料、淀粉和在一起。
2.起锅将豆油烧至四成热,将步骤1搅好的豆腐挤成小丸子,下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取出控油。
3.另起净锅,下入B料、尖椒、胡萝卜段爆香,舀入老汤,淋明油,勾芡,出锅装盘即可。
关键:
1.豆腐选用卤水点制的,香味浓(石膏豆腐炸制时易出沫),因卤水豆腐含水量较大,所以买回来后放在篓筐里压碎控水,大约15分钟,不要控得太干,否则后期不易成型。
2.辣椒油最好自己制作,一半辣椒碎,一半辣椒油。
3.豆腐和肉馅和制在一起时,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即可。
4.炸制时的油温如果太低,豆腐不成型;若油温太高,外表不光滑。
特色:净成本6元,利润大。用猪肉馅和豆腐搭配,制作简单,可批量生产。豆腐外焦里嫩,口味是朝鲜族特有的甜辣咸味型。
4
小镇蹄花
原料:猪蹄1只酥肉200克水发黄花100克沙参1支姜米、盐、老抽、味精、鲜汤、化猪油、菜油各适量
制法:
1.猪蹄治净后,入沸水锅里汆一水捞出,然后在其表皮上抹少许的老抽,等下入油锅炸上色以后,捞出来斩成块。
2.净锅放化猪油,先下姜米爆香,再掺入鲜汤烧开,其间加盐和味精调味,便制成咸鲜味的汁水待用。
3.把猪蹄块摆在扣碗的底部,上面放沙参、酥肉和水发黄花,待灌入咸鲜味汁水并入笼蒸2小时后,取出来翻扣在窝盘内,撒上葱花即成。
5
川西泡菜仔鲶
原料:
仔鲶500克泡菜丝80克泡萝卜丝60克泡蒜30克泡辣椒末30克小米椒节20克鲜青花椒、葱花、芹菜末、野山椒水、盐、料酒、胡椒粉、鸡精、味精、香醋、香油、花椒油、菜油各适量
制法:
1.把仔鲶宰杀去内脏后,用清水冲洗净并沥水。
2.净锅放菜油烧热,先下泡菜丝、泡萝卜丝、泡蒜、泡辣椒末、鲜青花椒和小米椒节炒香出味,然后倒入仔鲶稍炒,掺适量的清水烧开后,用盐、料酒、胡椒粉、味精、鸡精、香醋和野山椒水调好味,待烧至仔鲶入味时,淋入香油和花椒油,装盘时另外撒芹菜末、葱花即成。
6
酱豆老腊肉
原料:腊肉300克酱豆(一种用豇豆制成的腌菜)100克蒜苗节30克小米椒节15克盐、胡椒粉、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把腊肉煮熟并切片;酱豆用水泡开后,再下沸水锅里汆一水捞出。
2.锅放油烧热,先下腊肉片炒香并吐油,再下酱豆、小米椒节稍炒,然后用胡椒粉、味精和少许的盐调味。待炒出香味后,撒蒜苗节并淋香油,装盘即成。
7
秦岭土鸡烧粉皮
原料:散养农家土鸡600克,干粉皮100克,小花卷8个,蒜苗50克。
调料:葱、姜、蒜各50克,A料(干辣椒、八角、桂皮、花椒各10克),鸡粉8克,生粉50克,辣椒酱12克,熟猪油30克,二汤1千克。
制作:
1.将土鸡用刀砍成小块;干粉皮用水泡好。
2.锅内加熟猪油烧热,爆香辣椒酱和葱、姜、蒜,然后再下入鸡块炒至变色,加入二汤和A料,放入高压锅内压制20分钟。
3.锅内倒入压好的鸡块,然后再放入泡好的粉皮,用大火收汁,最后出锅,下入蒜苗,装盘时围上用不粘锅煎好的小花卷。
8
土豆莜面鱼鱼
西北菜、粤菜的土洋结合,发掘地:西北。土特色 我们将传统的西北菜与粤菜结合,不失农家味,味型上更复合,出品非常接地气。莜面鱼鱼筋道爽滑,土豆脆韧可口,采用广东啫啫的烹饪方法,很好地融合了两种食材的风味。
原料 莜面鱼鱼300克,土豆条200克,蒜薹35克,炖好的五花肉、蒜瓣各15克,红葱头10克。
调料 湿淀粉20克,A料(盐3克,味精、鸡粉各5克),莜面鱼鱼秘制酱料(将鸡粉、味精各70克,白砂糖40克,五香粉20克,李锦记柱侯酱1瓶,海鲜酱120克,糯米粉15克,沙姜粉200克,老抽300克倒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30克,色拉油1千克(约耗80克)。
制作
1.铁锅内放入湿淀粉,入炖好的五花肉条,放A料,加入莜面鱼鱼,炒制1分钟,放入蒜薹(2厘米长),炒制半分钟出锅;土豆条入六成热油锅炸制半分钟,捞出控油。
2.烧好的黑煲内放入蒜瓣、红葱头,煎至金黄色,放入炒好的莜面鱼鱼和土豆,倒入莜面鱼鱼酱,炒制均匀,关火,上桌即可。
关键 红葱头、蒜瓣一定要炒出香味。
9
啫啫脆皮铁棍山药
土山药卖出高毛利,发掘地:河南。土特色 铁棍山药源自河南焦作,啫啫是广东菜的传统做法,上桌前的“啫啫”声,搭配浓郁的香味,让整个菜还未上桌,就先声夺人。揭开盖后,更加浓郁的香气,加之颜色亮丽的山药,使气和味相得益彰。用土原料配合稍显 时尚 的烹饪方法,一道土菜也能卖上高毛利了。
原料 铁棍山药350克,蒜瓣25克。
调料 秘制啫啫酱30克(家乐牛肉汁、蚝油、老抽、糯米粉各30克,鸡汁、酱油、沙姜粉各20克,盐、味精、生粉各10克,花生油40克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即可),色拉油1千克(约耗50克)。
制作 1.将切好的山药入六成热的油锅炸成金黄色。2.在烧热的黑煲里放入油,烧热后放入蒜瓣,煎至略带褐色,放入山药,大火炒,分两次倒入秘制啫啫酱,搅拌并收汁,上桌即可。
关键 铁棍山药一定要入油炸制表面酥脆。
10
北京宴下饭菜
发掘地 湖南。土特色 猪脆骨脆韧、黄豆芽鲜嫩,这种口感的享受让人们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选择简单、朴素的下饭菜则更像一种生活态度。一杯老酒,几碟小菜,越是简单的,越是好的。
原料 猪脆骨300克,黄豆芽200克,香干条30克、大蒜叶5克。
调料 辣妹子酱50克,盐2克,味精1克,绍酒、鲜酱油各15克,白胡椒粉0.5克,老陈醋5克,葱丝、姜丝各10克,花生油20克。
制作
1.猪脆骨整块飞水5分钟,捞出改刀成丁;黄豆芽飞水1分钟,捞出控水。
2.炒锅入色拉油烧热,下入脆骨块煸炒出油,下入葱丝、姜丝炒香,然后放入香干条煸炒,炒透后倒入黄豆芽煸炒,烹入绍酒,倒入鲜酱油炒匀,加盖稍焖1分钟,将豆芽焖至断生后开始调味,先入盐,再入味精、胡椒粉、辣妹子酱,大火翻炒均匀,烹入陈醋,出锅前放入青椒条,用大火翻炒数下,出锅。
11
雷公山野生天麻炖土鸡
菜式特点:天麻是贵州的特色食材,用它来炖鸡,滋补又美味。这道菜是贵州雷公山的特色菜,也是一种火锅,吃完鸡肉后涮食蔬菜,平淡中别有一番滋味。
原料:雷公山放养老母鸡(毛重1500克),鲜天麻150克,枸杞、红枣各2克,生姜片10克。
调料:盐20克。
制作步骤:
1、老母鸡宰杀制净,将鸡血凝固成块状;鸡肉剁成大小均匀的20块,冲净血水。
2、取大锅放入鸡块,倒入清水2500克、盐、生姜和去皮天麻,大火烧开,改小火炖3--4小时,捞出天麻,将其切成薄片。
3、取大铁锅,放入炖好的土鸡和汤汁,将天麻片放入,撒入枸杞、红枣和切成小块的鸡血,上桌后加热食用。
12
晋风喜四碗
成菜充满山西风情,值得作为餐厅主打特色菜推出。
原料:
扣肉1碗,沙棘黄米粥1碗,酥鸡1碗,海带1碗,五花肉250g。晋风喜四碗
做法:
1、扣肉:选五花肉煮至五成熟,过油,炸成金黄色。切片加入甜面酱10g,排骨酱5g,香其酱54g、南乳汁5g,白糖少许,拌匀,装入水碗蒸1小时,备用。
2、沙棘黄米粥:黄米用水泡半小时,挫干水份,上蒸笼蒸熟后,再加入白糖30g,黄米100g,果脯20g,拌匀,装碗,备用。
3、酥鸡:选用鸡腿250g跺块,加入盐2g,鸡粉5g、耗油5g,鸡蛋15g,生粉10g,拌匀入油锅,炸至金黄色,码碗加汤,上笼蒸半小时,备用。
4、海带丝:干海带泡开洗净,切丝炒香,上笼蒸1小时即可。
5、将以上四碗按照合适的位置摆放,即可。
13
扣肉鱼头煲
扣肉为重庆传统“三蒸九扣”里的一道代表菜,是将肉片和芽菜码入碗中蒸熟而成。这道菜先将扣碗里的芽菜挑出,与大蒜、洋葱一起入砂锅炒香垫底,然后码上鱼头、摆上肉片。加热过程中,肉片与芽菜上下夹击着鱼头,源源不断地为其增香添味,成菜滋润、鲜香。
原材料
主料:新鲜花鲢鱼头、五花肉块
调辅料:料酒、花椒、葱段、酱油、糖、盐、黄油40克、大蒜50克、洋葱块30克、西芹段20克、老姜片10克、干辣椒段10克、色拉油20克
扣肉(咸烧白)的大致做法:
1、锅入清水,加料酒、花椒、葱段烧开,放入洗净 的五花肉块中火煮15分钟,待肉块七成熟时捞起沥干水分,趁热在肉皮上抹一层复制酱油,略微晾一下,入六成热油炸至皮面起皱、颜色深红时捞出,改刀成片。2、复制酱油30克、料酒8克、糖5克、盐4克、色拉油20克调匀成料 汁。
3、肉片拌匀料汁后沥干,然后肉皮朝下码入碗中。
4、宜宾芽菜洗净切碎,挤干水分后入锅加猪油30克炒香,铺在肉片上压实,覆膜上锅蒸40-60分钟 即可。
制作流程:
1、新鲜花鲢鱼头一个切成块,加入适量料酒、葱、姜腌掉腥味,冲净后加复合酱拌匀码味。
2、取煲仔置于 炉上,加黄油40克烧化,下大蒜50克、洋葱块30克、西芹段20克、老姜片10克以及扣肉碗里的芽菜一起翻炒均匀,然后码上鱼头块,淋一圈料酒,盖上盖 子中火焗10分钟,开盖后摆上扣肉,继续火局5分钟。
3、锅下色拉油20克烧热,加干辣椒段10克炸香,浇在菜品上,表面撒葱花即可走菜。
14
口味农家带皮牛掌
本菜先将牛掌高压至熟,再浇上自制的香辣汁,入蒸箱蒸制成菜。菜中的香辣汁由四种酱、四种油脂炒制而成。四种不同的酱混合,味道或麻或辣;四种油脂因为加入两种动物油脂而十分香,不要担心此菜味道只是简单的叠加,因为添入的香辣汁别有风味。
原材料:
主料:上好带皮牛掌500克,板栗100克
辅料:香辣汁50克,小米椒段10克,香菜2克,湿淀粉、八角、葱段、姜片各5克
做法:
1、将上好的牛掌去净毛,砍成3.5厘米见方的小块。
2、将牛掌放到高压锅内,加八角、葱段、姜片加水没过牛掌,压30-35分钟至熟,捞出去骨。
3、将去骨的牛掌扣在盘内,放板栗,浇上香辣汁,入蒸箱蒸30分钟。
4、蒸牛掌的汁入锅,加小米椒段,淋湿淀粉勾芡,浇在牛掌上,撒香菜即可。
香辣汁:
香辣酱、辣妹子、蒜蓉酱、糟辣椒各100克倒入锅内拌匀,加混合油(熟鸡油、金龙油各5克,牛油、菜子油各10克),炒香,加葱末、姜末各5克,继续炒香,入高汤500克,熬制10--12分钟即可。
15
番茄烧肉圆子
此菜用大量的番茄块炒汁,炖煮肉丸,酸性西红柿软化肉丸的纤维,使之更嫩,成菜酸鲜开胃,成本极低,是一道很实用的口味菜。
批量预制丸子:猪五花肉剁成茸,纳入盆中,每500克加入葱姜水80克、料酒10克、盐8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搅打上劲,然后淋水淀粉30克、撒香菜末50克继续拌匀,用手挤成丸子,下入锅中养熟,捞出备用。
走菜流程:
1、番茄烫熟剥皮,切成三角块。
2、锅下底油烧热,加入姜、葱末共10克煸香,下番茄块300克中火翻炒至出汁,调番茄酱5克,添高汤350克烧开,加入丸子150克,调适量盐、味精、白糖、胡椒粉,小火烧3分钟,中火略微收汁,撒香葱花起锅装盘即成。
16
铁锅芥菜牛肉
选广东大芥菜搭配本土牛肉,荤素有致、红绿相间,吃起来有芥菜的清香,特别受客人欢迎。
制作流程:
1、牛里脊肉切成薄片,纳入盆中,每500克加料酒10克、盐6克、味精5克抓匀,淋蛋清1个、水淀粉30克搅打上劲。
2、将腌好的牛肉入三成热油快速滑散,捞出沥干备用;芥菜洗净切段。
3、锅留底油烧热,加入红辣椒段10克、花椒5克翻炒均匀,下老干妈豆豉酱10克炒香,倒入芥菜段500克大火翻炒均匀,放入牛肉片,调入料酒5克、盐3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装入锅仔即可上桌。
三、哪几道土家菜香飘四溢,好吃不腻,越吃越香,开胃解馋呢?
茄汁鲜藕片
原材料:鲜藕200g、番茄80g、姜适当、葱适当、食用油1勺、盐适量作法:1.备好连藕、番茄、姜片、小香葱。2.鲜藕去皮、清洗、切成片;番茄清洗,切桔瓣,撕削皮;姜切碎;葱切粒。3.菜锅热,加茶勺油,进行爆香生姜沫,倒进番茄煸炒捣烂状。4.倒进鸭胗,点一丁点水,用炒勺将鸭胗打磨浆来。5.料汁浓稠,放盐、胡椒粉炒匀;调料就可以装进盘里。
剁辣椒炒鸡丁
原材料:鸡全腿、剁辣椒、姜、蒜、大葱、米酒、白砂糖、生抽酱油;作法1.鸡全腿去骨改刀割成小丁;2.锅中放入少量冷水,加生姜片,米酒煮开后,倒进香菇牛肉,再度煮开落捞起来香菇牛肉太凉沥干水分预留;3.凉锅打油,油烧之后葱姜末炝锅,倒进剁辣椒炒到出香味;4.入香菇牛肉炒匀,加入白砂糖,生抽酱油,走红收干汁,上洒葱段,出锅就可以。
猪蹄
用材:猪脚、大豆、葱、姜、八角、桂丁、干红辣椒、良姜、米酒、生抽酱油、老抽王、老冰糖;作法1、大豆清洗,提早泡开预留;猪脚剁块清洗干净,凉水入锅煮到出白沫子后,捞起来清洗沥干水预留;2、凉锅打油,油烧后,下姜蒜片,八角,桂丁,干红辣椒,良姜炒出香味;倒进猪脚,炒到表层略微变黄;3、添加米酒,生抽酱油,老抽王,老冰糖炒到着色;倒进沸水,添加煮好的大豆,煮开后用小火,炖1.5钟头至猪脚软嫩后,收汁就可以。
葱烤鲫鱼
原材料:草鱼、小香葱、姜、米酒、生抽酱油、醋、盐、糖、香油作法:1.草鱼刮鳞,去鳃,破肚去内脏器官冲干净,用盐匀称擦抹鱼身,放米酒腌渍一会儿,小葱切条,姜切丝。2.起油锅烧开,放进草鱼煎至两面金黄取下,锅中留底油,放进冬茹,姜片爆香,放进草鱼,皈依抽,糖,加适量水里火烤8分钟,把鱼摆盘留汤。3.放醋,香油和剩下来的冬茹,走红收浓料汁淋在鱼上就可以。
四、地到的士家莱做法
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发达的民族,虽然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了不少自己的特点,特别在饮食方面。由于土家族大都聚居在山里,重岗复岭,山多水少,这就造就了土家族“取山所产、吃山所长、办山风味”的饮食特点,颇富山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情。港口有一家名叫“蓑衣饭”的土家菜馆,就将这种极富土家风情的饮食文化带到了中山。
如土家妹情丝饼、魔芋豆腐和脆生生的干洋芋片等
土家一罐香
猪肚洗净切条,乌鸡洗净剁成长4cm宽1cm的条,排骨剁成长3cm的段沸水待用。
2.锅入油烧至四成爆香葱、姜,放入飞水原料烹料酒煸干水气,舀入清水大火烧开,打尽浮沫,倒入瓦罐,小葱挽结放入瓦罐,大火烧开至汤白,转小火煨40分钟。
3.将党参入水稍泡,切3cm长段与枸杞放入瓦罐,煨15分钟调入盐、鸡精、白糖即可。
小贴士
特点:汤浓味鲜、养生保健。
提示:党参、枸杞不可久煨。
土家酱香饼的做法
1.面粉倒盆中,边倒热水边搅拌至絮状。
2.用手揉成光滑稍软面团后盖潮布醒发半小时。
3.大蒜剁成蓉。白芝麻装保鲜袋用擀面丈碾压成粉。
4.豆瓣酱剁碎掉。
5.锅中热油,加一小把花椒粒和2个八角小火炒出香味后捞出丢弃,留油。然后加入一大勺豆瓣酱和剁好的蒜蓉小火煸炒出红油。
6.加入一大勺香辣酱和一大勺李锦记甜面酱翻炒。
7.加入事先碾压成碎的白芝麻粉,少许白糖和少许孜然粉翻炒。
8.倒入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撒少许鸡精调味。
9.小火煮至汤汁炒浓稠酱就炒好了。不要煮的太干,以免等会儿不好刷酱。
10.醒好的面团分成四五个小面团。
11.用擀面丈擀成薄片,撒一些花椒粉,倒一点食用油。
12.用手拉着四个角到中间均匀抹上油,嫌麻烦的话直接用刷子刷一层油也行。
13.用刀切个井,中间不切断。
14.从左边开始折叠,左上角的翻下来,左下角的翻上去。
15.左边那块折好的翻到中间去,重复之前动作,直至折完。
16.最后折好成小块。
17.四个角捏起来成圆形,不用捏紧。
18.收口朝下用手按扁。
19.用擀面丈擀成圆形薄片。
20.平底锅倒入铺锅底的油烧热,放入饼皮成自然褶皱。
21.小火煎至金黄后翻面煎。
22.煎至两面金黄后淋少许清水加盖闷一会儿后,再煎一两分钟至表面变脆。在面上刷一层刚才做好的酱。
23.撒熟白芝麻和葱花,土家酱香饼就做好了。
24.霸气的就直接整张吃!
25.横切几刀竖切几刀成方块食用也不错
做好的酱一次没用完可以装罐密封放冰箱冷藏保存,或盛碗里覆盖保鲜膜密封保存。
这个酱用来拌面拌饭都非常好吃!
饼煎好后最后加少许清水小火焖几分钟后再煎一会儿至表面香脆,这样做出来的饼才会外酥里嫩香喷喷!
喜欢更香的可以多加点甜面酱。
我用过很多甜面酱,数李锦记的最好吃!
香辣酱可以换成蒜蓉辣酱,甜面酱可以用黄豆酱替代。
温水和面或者热水和面都行,个人经验是热水和的面更喧软好吃,热水就一般的七八十度或烧开的开水都行。先用筷子搅成絮状再揉面以免烫手。
五、土家菜^_^
土家人的蓑衣饭
玉米、土豆和小麦是土家人的三大主粮。在土家族,吃米饭就代表着富贵,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土家人平时吃苞谷为多,但其坚硬的口感吃多了容易让人生厌,因此,土家族人突发奇想,选用大米佐之,滋味便大不相同了,口感变得细腻,吃起来满嘴饴香,而且还提高了食物的营养。后来,把玉米磨成粉状与米饭混合,成为了当地人一种普遍的吃法,这种饭便叫“蓑衣饭”。
那么,为何取其名为蓑衣饭呢?谭先生解释说,蓑衣是鄂西土家族人雨季耕种必备的雨具,由棕片缝制,配以斗笠。下雨时节,土家人劳作回来,脱下蓑衣便会吃这种由玉米粉与大米混合的饭。又因为土家人常把蓑衣挂在屋前的柱子上,远远看去极像玉米的苞衣,故得蓑衣饭之名。
土家妹情丝饼
恩施一带盛产土豆,故当地人便以土豆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小吃。他们把土豆丝与土豆粉混合在一起,煎成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土豆饼,叫“土家妹情丝饼”。
谭先生说,在传统的土家山乡部落里,土家妹子很少抛头露面。当遇到意中人时,土家妹子会花尽心思做出土豆饼来招待情郎,借此表达爱慕之情。该饼外酥内软,口感特别。慢慢咀嚼,果然能吃出一番情意绵绵的滋味来。
土家醇香腊猪蹄火锅
土家族的腊肉
土家族地区的人都爱吃腊肉,一年四季均以腊肉款待客人。做得好的腊肉很可口,堪称土家的风味食品。每年腊月,便是土家人做腊肉的季节,他们将鲜肉以盐腌三至五天,然后挂在火炕上,用松柏、香蒿等烟火慢慢熏干,将松树枝、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在菜馆尝到的豆豉炒腊肉和土家醇香腊猪蹄火锅,都是以恩施当地烟熏的腊肉作佐料,腊肉甘香可口,肥而不腻。只要尝到它的滋味,吃了还想再吃。
美食通TIPS:
1、苞谷酒是土家族爱喝的酒,由农民家里自产的苞谷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被称为“跟头酒”。
2、味道浓郁的豆豉炒腊肉就着蓑衣饭一起吃,特别滋味。
3、为了便于储存,土家人喜欢把土豆切片晒干,制成干洋芋片,用于煮汤或油炸,别有一番风味。
4、土家族的菜肴以酸辣为主,与川菜相比少了一些麻,与湘菜相比少了一些辣。
【有千年历史的土家腊肉】
土家腊肉一般叫土腊肉,土家语叫拉乳,有上千年的传统制作历史。
腊肉一菜的制作,在本地相传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此菜加工方法并不很复杂,只要在科至以后到立春之前这段时令,选用七成瘦 ,三成肥的新鲜猪肉,切成三斤左右重一块,用食盐清一三天后串挂于火灶房,用炭火或柴火熏烤,待沥油呈金黄色后即可贮存在干燥处。烟熏后的腊肉能长时间防腐,无论蒸吃、炖吃或熟炒,均香醇可口,饶有风味。本地的上等 吃法,当推冬笋炒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