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款农家特色菜,土得掉渣,味道一绝

原料:鲶鱼1尾,嫩茄子一根,葱、姜丝、蒜片、香菜段各少许

调料:料酒、花椒水、精盐、味精、鸡汤、熟猪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鲶鱼剁成段,茄子去皮,用手撕成长条状。

2、勺内放少许熟猪油,将茄子煸炒一下倒出。

3、勺内放少许底油,放入葱、姜丝炝锅,添汤后放入鲶鱼和茄子,再放入料酒、花椒水、精盐、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放小火煨炖,待茄子熟烂时放入蒜片和味精,盛在汤碗里,然后放上香菜即成。

特色:

句俗话:“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将打自松花江的鲶鱼收拾整理干净后,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入凉水中浸凉,取出用筷子刮去表面黏液。大个儿的鲶鱼可改切成6-7厘米的小段,小个儿的整条即可。茄子去蒂洗净去皮,撕成条状进锅。茄子最大的特点是吸味,吃到嘴里柔软易化,但是已经充份吸收了鲶鱼的味道和营养。

材料:

原料:

白水煮过的狗肉300克,豆腐1块,葱段若干,小白菜叶7,8片。

调料:

辣椒酱2汤匙,生抽1汤匙,盐1茶匙,白胡椒粉1/4。

做法:

1、油烧热,下少量葱段爆香。

2、加入辣椒酱煸一下,注入大量清水。

3、水沸后放入狗肉,和葱段,加生抽和胡椒粉,小火炖20分钟。

4、放入小白菜叶,再炖10分钟,撒入盐。

注:

狗必用健壮的,最好三四年生的最好,杀后用凉水泡5--10小时,配料只放点大料、黄豆就行,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开花,用筷子轻易扎入即可。这时可放些干白菜、豆腐一起慢炖,加点辣椒、胡椒粉、豆半酱、味精适量就行。

特色:

狗肉炖豆腐,东北八大炖之一。狗肉炖豆腐至今版本都不统一,但是依旧把肉骨和豆腐搭配换成了狗肉,因为其它版本里狗肉炖豆腐的重要地位无以言表。

材料:

主料:土鸡1200克

辅料:墨鱼50克 鸡油10克

调料:鸡精15克 鸡粉10克 高汤1000克

制法:

1、将土鸡宰杀洗净漂去血污,在沸水中氽后再用凉水漂洗。墨鱼用温水发制,去掉黑皮,用刀切成小方块,漂水备用;

2、将土鸡、墨鱼放入紫砂锅内,加高汤、鸡精、鸡粉、鸡油,把紫砂锅放在紫砂炉上加盖,插上电源大火炖1小时,转微火炖3小时即成。

特点:

汤浓鲜香,不腻营养。

提示:

沸水氽鸡后一定要还要漂洗干净,控好火候。

原料:谷鸭1只(重约1500克)。

调料:

A料(生姜片、桂皮各5克,花椒3克),B料(盐10克,本地酱油15克,白糖5克,干辣椒壳8克,香料粉2克),本地青辣椒10克,清汤2千克,葱丝2小捆,桂花叶5克,菜子油60克。

做法:

1、谷鸭宰杀制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入冷水锅焯水,水烧开后取出,在流动的水中冲洗干净,沥干水;本地青辣椒切小块。

2、锅上火入菜子油烧热,入A料和青辣椒块炒香,再放入鸭块小火炒干水分,入B料调味,加入清汤烧开,转小火煨3小时后,再转大火收汁至颜色变亮,汁基本干,关火,倒入加热的铁锅中,撒上葱丝、桂花叶点缀即可。

香料粉:

将八角、花椒、桂皮各10克,香叶、小茴香各5克,磨成粉。

常德钵子菜的制作窍门:

1、用本地毛菜子油提菜香。

2、“浑炖”离不开郫县豆瓣酱。

常德的钵子菜一般烹制重口味的肉类食材,在调味时常用郫县豆瓣酱,比如肥肠、牛羊肉等,不但可以掩盖食材的腥膻味,还可以突出汁浓、肉香、味厚的特点,暖胃又下饭。

3、先用中火烧开再改小火熬。

常德钵子菜的妙处就是可以边煮边吃,吃完主料后,还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添加新鲜蔬菜、面条等下入其中,搭配丰富,而且对小火炉的火力控制也有讲究,先用大火炖,后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浓鲜,这样加热到最后汤汁渐少,只剩一些油汁,此时突出干香的风味。

4、用干辣椒壳给肉菜增辣增香。

制作钵子菜中辣味的体现不只有郫县豆瓣,还可以用本地农家晒好烘烤的干辣椒壳,具体做法是:将晒干或风干的本地红辣椒在炒热的锅内翻炒,翻炒过程中并不加油,待红辣椒翻炒至黑色,散发出辣椒呛人的味道后,碾成片,制成的干辣椒壳可以存放较长的时间。

主料:带皮牛尾1条(约1500克)。

辅料:洋葱150克,红腰豆200克,番茄300克,炸蒜片20克。

调料:

牛尾汤1罐,番茄酱100克,红酒100克,冰糖水30克,精盐5克,味精10克,鸡粉10克,橄榄油、面粉适量。

做法:

1、洋葱切片;番茄去皮切方丁;大蒜切片炸好;牛尾洗净斩件,加入面粉、黑胡椒粉和盐味,充分抓匀,腌制15分钟待用。

2、烧锅下适量橄榄油,放入牛尾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红腰豆和大蒜片一起爆香,再加入红葡萄酒、调料、上汤翻炒均匀,转入炖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5小时,至牛尾酥烂,待汤汁渐渐粘稠时,加入番茄丁,煮至汤汁再次沸腾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软滑醇香,回味绵长。

心得:

牛尾与蕃茄一起炖煮,很容易就能酥烂。也可以用高压过炖煮,可以大大缩短炖煮时间,但炖出的牛尾入味不足,还是用炖锅慢慢煮比较好吃。

原料:土公鸡1只(约1500克),榛蘑200克。

调料:

A料(甜面酱10克,老抽3克,料酒5克,生抽8克),盐8克,味精4克,鸡粉3克,白糖5克,姜片、葱段各10克,色拉油20克。

走菜:

1、土公鸡宰杀治净,切块,焯水。

2、锅留底油,下入姜片、葱段炒香后,倒入A料加入鸡块,加水至没过鸡块,大火烧开,加盐、味精、鸡粉、白糖调味,小火炖制40分钟,加入榛蘑,炖至入味,出锅装盘即可。

味型:咸鲜味香。

旺销理由:

说到家常菜,不得不提的就是小鸡炖蘑菇,这道菜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但是由于地域特征,又有千差万别,此菜选用的任丘当地土公鸡,鸡肉鲜嫩,加上榛蘑炖制,味道鲜美无比。

原料

羔羊排300克,羊肉丸子250克,土豆粉200克。

调料:

A料(葱段、姜片各15克,料酒30克,山柰、白芷各3克,盐5克)

B料(葱段、姜片、蒜片各10克,黄灯笼辣椒酱20克)

干辣椒50克,白醋30克,胡椒粉20克,鸡汁10克,枸杞子、鸡粉、盐、红椒块各5克。

制作:

1、羔羊排洗净后剁成十块,用流动水冲去血水,放入高压锅内,倒入清水800克,下入A料,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压制7分钟,离火散气。

2、客人点菜时,取锅下入大豆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B料爆香,下入压羊排的汤,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出香味后过滤料渣,将羊排和羊肉丸子放入,烧开后下入土豆粉和剩余的调料,大火烧开,出锅装入提前烧烫的石锅内即可。

特色:

这道土菜是借鉴酸汤肥牛的做法改良而来,羔羊排和羊肉丸子在黄灯笼辣椒酱、胡椒粉和白醋的帮助下,呈现出更复合的香味,同时遮盖了羊肉本身的膻味。土豆粉的加入让菜肴看上去更加丰富,顺滑的口感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同样美味。

主料:去皮猪五花肉适量

辅料:

面粉、鲜汤、菜豆腐块、香菜节适量

配料:

姜葱水、盐和胡椒粉、青红椒节、盐和鸡精适量

制作:

1、把去皮猪五花肉切成大片,待纳盆加姜葱水、盐和胡椒粉腌3小时后,逐片挂一层薄面糊,等到入油锅炸熟后,捞出来改刀成条状,再次入笼干蒸20分钟。

2、净锅里放少许的油烧热,先下青红椒节炒几下,待掺入鲜汤并把菜豆腐块和酥肉条下锅后,放盐和鸡精煮入味,出锅装碗时,撒些香菜节便好。

原料:

扬州风鹅450克,河鳗1250克,地扑500克,枸杞10克。

调料:

盐5克,味精,鸡精各10克,鸡汁10克,菜油、猪油各20克,高汤1000克。

做法:

1、河鳗切片,用盐上浆码味;风鹅切成块;地扑切成块备用。

2、将风鹅和地扑飞水,锅烧热下入菜油猪油,再下入浓汤,用盐、味精、鸡精 鸡汁调味,烧透地扑捞出,捞出风鹅,地扑放在盘底。

3、锅里的热汤汆河鳗片至熟,捞岀装在上面,用枸杞点缀即可。

地扑:

江浙一带称西葫芦为地扑。

材料:

原料:腊猪腿750克,四季豆750克,水发萝卜干180克,老姜(拍破)一块。

调料:味精、葱花各适量。

制法:

1、把腊猪腿放炭火上,烧至表皮发焦时,再入温水盆里浸泡1小时,刮洗干净后剁成小块。

2、锅里掺清水烧开,放入腊猪腿块和老姜。待小火煨至腊猪腿软熟时,加入四季豆和水发萝卜干,继续煮至四季豆软熟,再放少许味精,起锅装入砂煲即成。

主料:牛舌、牛肚、黄喉、鸭血、红薯粉条

辅料:芹菜、豆芽、娃娃菜、糍粑辣椒、红油豆瓣、干辣椒段、青花椒

调料:

盐、味精、料酒、自制底油、葱油

做法:

1、锅下宽水,加适量盐、味精、料酒调匀;

2、将所有原料依次飞水;

3、锅下自制底油100克、葱油100克调匀烧热,下入糍粑辣椒30克、红油豆瓣50克炸香,下泡好的干辣椒段和青花椒各30克炒香;

4、调入高汤1千克烧开,熬1分钟后将料渣打捞干净,烹入料酒,下入盐、味精、鸡粉调匀;

5、下入飞好水的豆芽、娃娃菜,烫至入味后捞起垫在盘底;

6、下入牛舌、牛肚、黄喉、鸭血、红薯粉条烫至入味后起锅,连汤倒入盆中,上面撒飞好水的芹菜段;

7、另起锅下自制底油、葱油各50克烧至六成热,下入泡好的干辣椒段和青花椒各40克大火炸约10秒至出香后起锅浇在做好的菜上,点缀后即可上桌。

自制底油:

1、汤桶内下色拉油40斤,加入葱白末3斤、姜末3斤、蒜碎4斤小火熬开,炸至金黄、香味溢出后将料渣打捞干净,将20斤糍粑辣椒分20次下入油中,下入一份调匀、炸香,再下入另一份,全部下完后继续搅动炸制5分钟;

2、倒入烧热的牛油5斤,小火熬15分钟,使香味更好地融合,下入打成蓉的永川豆豉300克和罐头装红烧肉500克熬出香,下入酒酿500克搅拌均匀,加入香料末(香叶30克、八角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丁香10克、陈皮40克、干青花椒250克混合后打成粉末);

3、小火熬15分钟,关火并加盖,靠余温将料头浸炸出香后焖一夜,上层的料油即为烹制毛血旺的专用底油。

材料:

主料:带皮羊腿肉

辅料:葱、姜、八角、青蒜

调料:黄酒、老抽、生抽、糖

做法:

1、带皮羊腿肉斩块洗净后焯水;

2、葱、姜片煸香将羊肉下锅翻炒数下,把羊腿肉放入锅内,加黄酒、八角和开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后转中小火煲3小时左右至酥烂;

3、加入老抽、生抽和糖继续用中小火煲30分钟左右,火略开大至汤汁浓稠即可;

4、食用时可以加点青蒜段。

原料:

猪五花肉,冰冻野生红蘑,盐,白糖,葱段,姜片,蒜瓣,桂皮,香叶,酱油,花雕酒。

制法:

1、将猪五花肉改刀成2厘米见方的块,飞水待用;

2、锅入油烧热,加入白糖炒出糖色,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加酱油、花雕酒翻炒均匀,放入葱段、姜片、蒜瓣、桂皮、香叶,加热水小火炖30分钟待用;

3、将红蘑自然解冻,飞水后放入红烧肉锅中,炖至汤汁浓稠,加少许盐调味,装盘即可。

制作关键:

在煸炒五花肉时要尽量将油煸出,减少油腻感。

点评:

选用承德产野生红蘑,吸收了红烧肉汤汁的红蘑菌香浓郁,口感滑爽。

制作:

1、把去皮猪五花肉切成大片,待纳盆加姜葱水、盐和胡椒粉腌3小时后,逐片挂一层薄面糊,等到入油锅炸熟后,捞出来改刀成条状,再次入笼干蒸20分钟。

2、净锅里放少许的油烧热,先下青红椒节炒几下,待掺入鲜汤并把菜豆腐块和酥肉条下锅后,放盐和鸡精煮入味,出锅装碗时,撒些香菜节便好。

餐馆里卖的蹄花汤,一般都会加雪豆一起炖,两者相配,才称得上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过,我这里要推介的外婆蹄花汤,则加入了土鸡块和蛋皮丝同炖,这自然也丰富了蹄花汤的口感与内涵。

制作时,先把蹄花块与土鸡块一起下锅汆水,然后捞入砂煲中,掺入清水并加姜块和葱节,待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同炖至熟且汤汁鲜香浓白,才把泡涨了的雪豆加进去,炖至雪豆粉面时,加少许的盐和味精,起锅盛入可点蜡烛加热的小鼎内,最后撒蛋皮丝、水发枸杞和葱花上桌。好汤都是花时间用心吊出来的。此菜虽然制法简单,但炖制时火候一定要掌控好。

原料:

野猪肉250克,黄蘑300克,大葱10克,老姜5克。

调料:

八角1枚,李锦记酱油15克,料酒、味粉各8克,鸡粉1克,盐3克,胡椒粉2克,大豆油45克。

制作:

1、将黄蘑清洗干净,焯水后捞出沥净;野猪肉切块,焯水后捞出。

2、净锅上火,下入大豆油,下入大葱、老姜、八角煸出香味,下入酱油,再入野猪肉块和黄蘑,烹料酒,下入盐、鸡粉,翻匀,加清水250克,转小火,下入胡椒粉和味粉,烧制10分钟即可。

原料:

狮头鹅1只(约3.5千克,养殖60天)。

调料:

A料(姜片200克,蒜子50克),B料(盐、老抽各10克,味精15克,黄片糖40克),鹅酱150克,30度以上米酒500克,色拉油1千克(约耗160克)。

做法:

1、狮头鹅宰杀制净,剁成小块,入沸水锅焯水,捞出控水。

2、平底锅中放入色拉油100克,烧至六成热时,倒入鹅肉,将鹅肉煎至水分干、金黄色时出锅。

3、锅中倒入剩余的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时,倒入A料炸干,捞出。

4、锅内留底油,放入炸干的姜片和蒜子,放入鹅酱炒香,倒入煎好的鹅肉,炒出香味,倒入米酒,加入B料调味,盖上锅盖大火烧制1分钟,让酒精挥发在锅盖上,用火枪点火,锅边会燃起酒精火焰,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喷出的火焰有几十厘米高,场面壮观,持续过程两三分钟,待锅中酒精燃烧殆尽、火焰熄灭后,中火焖20分钟将汁水收干(如果感觉鹅肉硬,可再加水500克焖至适合自己的口感),即可食用。

鹅酱的制作:

1、将A料(李锦记海鲜酱2.5千克,海天柱侯酱1.5千克,四季宝花生酱、杨协成沙爹酱、紫金椒酱、花桥牌桂林辣椒酱各300克,广合腐乳、东古南乳各350克,李锦记财神蚝油500克)混合均匀,与B料(妙多咖喱粉25克,五香粉、美味源沙姜粉、陈皮粉、八角粉、草果粉各50克,大地鱼粉100克)倒入盆内,用打蛋器搅拌均匀即成C料。

2、锅烧热,下色拉油50克,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干葱蓉、蒜蓉各300克爆香,下入C料和色拉油1250克,用慢火推炒,保持微滚状态15分钟后关火。3.将鹅酱放入容器内,倒入400克色拉油封面,防止发霉。

关键:

制作大鹅时,因各地口味不一样,可以适当增减调味料。点火时要用点火枪,以防火焰烧到手。这款鹅酱也可以用来焖牛腩,做煲仔菜。推炒时火候一定要小,防止焦煳。鹅酱可在常温下密封封油保存30天。

材料:

原料:

白萝卜500克,猪五花肉100克,蒜苗50克。

调料:

盐10克,味精、鸡精各5克,胡椒粉2克,酱油3克,色拉油50克。

制作:

1、将猪五花肉切成长3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蒜苗切成8厘米长的段;白萝卜一分为四,切成厚5厘米的半圆形片。

2、净锅上火,下入五花肉煸炒,再下入萝卜片翻炒,下入剩余调料调味,加水(以淹没萝卜为准),烧约3分钟,出锅前入蒜苗段即可。

特色:

这是一款家常味浓郁的土菜,香甜可口,用油干煸至五花肉出香气,最后加入新鲜的蒜苗,香味扑鼻,用农家土盛器钵仔盛,土乡土色

二、我想知道我们家乡的特色菜都是哪些?

我的家长特色美食有很多,例如炸糕,都是香油炸的,而且非常的环保美味。当然了,还有很多。下面收集了一些其他城市的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

浆面条

洛阳浆面条是一道河南特色面食,主料就是平常食用的面条,是不是听起来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吃过的都知道,煮面条的时候用的不是平常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别制作的酸浆,但凡人多的地方几乎就有浆面条,吃一碗不一定满足,胃口大的男性通常都会再续一碗,撒上一些配菜,回味无穷。

洛阳牛肉汤

做工考究,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煮汤前,须将买来的牛骨头放进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且要不断更换泡骨头的水,直到泡骨头的水完全清澈见底,方可将骨头下锅煮之,如此煮出来的汤,洁白如奶。煮骨头时,锅中不能放任何佐料,否则,就会破坏了汤的灵性。

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河南传统早餐。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汉族传统汤类名吃。糊辣汤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早点进餐。

开封灌汤包

开封小笼包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名点,属于豫菜系;该菜品历史 悠 久,风味独特。并且小笼包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看上去非常的好吃。

三、四川有什么特色菜?哪几道菜是最有名的?

1:麻婆豆腐,属于川菜的传统名菜,主要原料是用豆腐,豆瓣酱,牛肉末,蒜苗,花椒,辣椒制成的一道家常菜。麻婆豆腐创建于清朝同治元年,在成都万福桥边上,有一家小饭馆。由于老板娘姓陈且脸上微麻,人称“陈麻婆”。

陈氏对食物的烹制颇有技巧,尤其是做豆腐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后来随着受欢迎程度的不断增加,逐渐流传于全国各地。如今的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落户。从一味小食,变成国际名菜。如果您到四川,一定要尝一下当地人做的麻婆豆腐,绝对好吃。

2:回锅肉,这是一道四川传统菜肴,也成熬锅肉。其历史悠久,喜者甚多,逐渐成为别具风味的四川名菜。回锅肉起源于四川的农村,制作原料有猪肉,青蒜等,味道香而不腻,入口浓香。

在古时称之为“油爆锅”。特别是那些久居外地的四川人,最想念的就是这地道的回锅肉。2018年9月,回锅肉被评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回锅肉全国各地的做法大不相同,只有在四川才能吃到正宗的,有机会记得尝尝。

3:夫妻肺片,作为四川成都的一道名菜,是由郭朝华和张田政夫妇创造。正宗的夫妻肺片,色泽红亮,质地软嫩,麻辣浓香。通常是由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要原料,先进行卤制之后再加入辣椒油,花椒面等调料调制而成。

做好的夫妻肺片,麻辣鲜香、软糯爽滑,非常适口。虽然全国各地有不少模仿者,但只能学其表,不能学其精。也就是说只是模样上很像罢了,味道相差甚远。

4:宫保鸡丁,这是一道驰名中外的特色川菜。刚开始这道菜叫作“油爆鸡丁”,因为这道菜是清代时期山东巡抚丁宝桢首创,后来丁宝桢又被封为“太子少保”,又称“宫保”,人们便将此菜改为“宫保鸡丁”,一直流传至今!宫保鸡丁,是油鸡腿肉,干辣椒,花生米,大葱炒制而成。做好的菜肴鲜香细嫩,辣而不燥,略带甜酸,回味无穷。

5:鱼香肉丝,作为一道特色的四川名菜,其滋味以鱼香味而得名。相传,此菜的灵感来源于“泡椒肉丝”,在民国年间由四川籍厨师创制而成。鱼香肉丝选料精细,成菜色泽红润,微酸,微甜,微辣的特点,是下饭的首选菜。

随着鱼香肉丝被全国人民接受,其不乏一些盗版,虽然颜色和形状跟正宗的很像,但味道上却差很多。品尝过正宗的鱼香肉丝,你才会知道这么多年都吃了些“冒牌货”。

6:水煮牛肉,属于特色川菜,主要原料是用黄牛肉,此菜麻辣味厚重,滑嫩适口,香味浓烈,突出了川菜麻、辣、烫的风味,在1981年被选入《中国菜谱》。相传在北宋年间,四川自贡一带,百姓都在盐矿井上做劳工,以牛为动力提取盐水。

一头牛因为筋疲力尽而亡,于是工人们便将牛肉宰杀清洗干净,取肉切片,放在盐水中加盐,花椒,辣椒煮熟,因为味道过于美味,便逐渐流传于世间。后来经过饭馆的厨师不断改良,才有了现在的版本。

7:东坡肘子,这属于四川眉山的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做好的东坡肘子,质地软烂,肉味醇香,肥而不腻,吃过后唇齿留香,让人久久回味。相传东坡肘子是苏东坡的夫人王氏首创。

一次王氏在炖肘子的时候忘了时间,将肘子烧糊了,为了掩盖其糊味,便加入各种调料再次烧制。苏东坡品尝后大加赞赏,此后便不断改良,并将其推荐给亲朋好友,这道美味才流传至今。

8:蒜泥白肉,属于川菜系,曾经风靡一时。此菜要求选料精细,火候适宜,刀工细,佐料香,热片冷吃。吃的时候用筷子将其拌匀,随着热气,一股酱油,辣椒,大蒜的组合香味直扑鼻端,令人食欲大开。蒜泥白肉的祖宗是“白肉”。关于“白肉”最早的记录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东北,后传入四川。

四、贵州旅游的时候,当地有哪些特色美食会值得一试?

一方面是因为贵州旅游的条件本身就不错,另一方面也是贵州当地的积极宣传和优惠措施。或许贵州本来就应该火,只不过有云南在旁边,贵州火得稍微晚一些罢了。

到贵州旅游,除了看雄伟的黄果树瀑布,灵秀的马岭河峡谷,奇异的喀斯特地貌,独特的少数民族村寨风情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吃。作为一个真正的吃货,到贵州玩才是次要的,毕竟吃好,才能玩好嘛。从现代人的眼光出发,贵州各地的美食完全符合营养健康的特色,让人眼前一亮,胃口大开。

来到贵州首府贵阳,早上一定要吃一碗肠旺面。肠旺面是贵州特色早餐,面劲道,汤醇厚,菜软香,这是贵州人最钟爱的一口吃食,大部分人都会被征服。

土豆做的洋芋粑,是土豆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一道小食,将土豆饼炸得外酥里嫩,再裹上一层甜酱,再加酸萝卜丁,一口下去肯德基的薯条就完全不够看了。

对热量要求高的人,到贵州简直是天堂。贵州的美食普遍热量不高,不油不腻,清新爽口,比如经典的“丝娃娃”,就是用一张薄饼卷上萝卜丝,折耳根、脆哨等,加上特制酸辣的蘸水,又催又嫩,十分爽口。

还有豆腐圆子,用豆腐做成核桃大小的圆子,吃的时候配上酱汁,那味道简直能吃一整天。

这还仅仅是贵阳一个地方,到贵州各个城市,你都能尝到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来到遵义,除了有最正宗的茅台酒外,这里的羊肉粉也是全国闻名的。如果吃不惯羊肉,这里还有神奇的豆花面,用面和豆浆、豆花做成的,想一想就鲜香嫩滑,在别的地方连见都见不到。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治愈,一种是美食,一种是爱。既然爱可遇不可求,美食怎么能够辜负呢?这个五一如果方便,来贵州进行一场美食之旅如何?

五、到当地必吃的郑州特色菜

郑州当地可以吃到很多特色美食,葛记焖饼、河南烩面、老君烧鸡等等。饮食已经是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在 郑州文化 中都有什么样的美食呢?这就为你介绍郑州当地十大特色小吃,吃货快看过来吧!

1、郑州十大美食之葛记焖饼

据《郑州饮食行业志》记载,葛记焖饼的创始人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葛明惠先生。葛记坛子肉焖饼开坛时浓香四溢,过往行人闻香止步,素有“开坛香”之美溢。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

2、郑州十大美食之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 慈成嘉措:吃烩面,一般少不了糖蒜,另外就是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凉菜。

3、郑州十大美食之老君烧鸡

巩义市老君烧鸡被誉为“中原名吃”。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汤老味全、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适口、离骨熟烂。汤中加有十多味中药材,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4、郑州十大美食之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如今糊辣汤已经习惯地被称为胡辣汤,又美名曰:“宫廷御锦汤”。

5、郑州十大美食之焖子

焖子是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相传,清代时登封名人、礼部右侍郎加礼部尚书衔的景东扬幼时家贫,过年时因无钱买肉,其母亲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

6、郑州十大美食之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号称赛烤鸭,此菜选用猪硬五花肉,经浸煮、压平、片皮处理,用葱、姜、大茴、紫苏叶及调料腌渍入味后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钟集成。

7、郑州十大美食之烩羊肉

烩羊肉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在登封盛行,现在已经在河南地区内广泛流传,乃是河南名吃的一大特色。

8、郑州十大美食之油馍头

郑州人吃油馍头也有很久的历史了,这是河南郑州的着名小吃,河南人喜欢把它当作早餐吃。油馍头别名,有的叫面托,有的叫老鸹头。 油馍头的制作:晚上睡觉前发面,碗如果小了一夜之间都漫出来了。还会漫到了地上。在炸油馍头之前可以放一点泡打粉。

9、郑州十大美食之开花馍

开花馍可以追溯到晋代,当时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饼市售。今之开花馍是在面团充分发酵后加入适量白糖,饧到一定程度后下剂、成形、蒸制。成熟后,馍顶均匀绽放如花朵,故称开花馍,口感暄甜。

10、郑州十大美食之虎豹肉盒

虎豹肉盒是巩义回郭镇虎豹兄弟祖传,烧饼鼓肚中间空,又黄又脆,久放不坏。卤肉佐料质优,精细制作,夹入烧饼之内食用,外焦、里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