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谷是哪五种粮食?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二、五谷杂粮,是哪五谷,有哪些是杂粮?

五谷: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

杂粮:一般将米和面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如小米、黄豆、高粱、燕麦、莜麦等。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种谷。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不是的。当初人们往往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一个个起上一个专名,这样列举起来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种。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拓展资料

五谷杂粮推荐食谱

1、红豆红米粥

材料:红豆100克、红米100克、桂圆50克、枸杞30克

做法:四种食材加水煮成粥后食用。

功效:温补气血、健脾暖胃。

2、黑豆浆

材料:黑豆100克、黑米100克、黑芝麻50克

做法:三种材料磨成粉后,加水煮熟后饮用。

功效:补益肝肾,黑发。

3、百合白果粥

材料:大米100克、鲜白果100克、鲜百合100克

做法:大米煮至半熟后加入百合和白果一起煮熟后食用。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平喘。

三、五谷杂粮是哪5种(五谷杂粮是哪几种)

1、五谷杂粮都有什么。

2、五谷是哪几样。

3、五谷杂粮是哪几样。

4、五谷是哪几种。

1.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五谷指的是豆、小麦、粟、黍、稻。

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五谷的理念在不断的变化,其实,所谓的五谷实际是对粮食的一个总称而已。

3.一般南方地区多以稻为主,而北方地区多以麦为主。

四、五谷杂粮指的是哪几种

“五谷”现在一般指稻米、小麦、豆子(大豆为主)、玉米、薯类等,其中玉米和土豆来源于美洲,番薯来源于菲律宾,在明清时期引进中国种植,大规模的推广后,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很快成为主要食物,它们的地位在民间自然也水涨船高,很快上升到五谷的行列。

“五谷”的提法来源:

最早记载五谷的是《论语.微子》,当时孔子和弟子们出行,子路掉队,问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农,夫子在哪里?这位老农的回答非常搞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老农以为子路问的是谷物,所以说出了这样的话。四体是指两只手两只脚,五谷当时指的是:稻(大米)、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子),在当时这五类谷物是百姓的主要食物。

五谷在各地和历史不同时期也有差异,不过大同小异,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五谷才有诸多的变化,到清朝中后期后,外来的玉米、番薯、土豆等异军突起,在百姓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排名自然上升,五谷中自然增加了玉米和薯类。

五、五谷杂粮是哪5种?

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现代通常所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因而五谷杂粮就泛指粮食作物。

五谷杂粮中的营养素非常丰富,其中的纤维素和矿物质是普通白米的数倍,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 和钙、钾、铁、锌等微量元素,更为丰富。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且大都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大多数营养素。

扩展资料:

五谷杂粮由来传说:

古时候,人们都是吃鸟兽的肉和山上的野果过日子。到了炎帝神农时,人慢慢多起来了。炎帝心想,鸟兽总会越吃越少,而草木的果实,每年可以生长一次,可以源源不断。要是能把那些最壮实的草木种拿来种植,就可以年年有新的收成,不愁食物短缺了。

于是,他从山上砍来一些木料,削成启土锄地的耒耜,让他的琉璃狮子狗在前面拉着走,自已在后面扶着耒耜掌握方向。土翻好后,又从野地里收集了一些草籽,开始试种起来不久,这些种子破土而出,长得很茂盛。到了秋天,收到了多几倍的收成。

炎帝高兴极了,第二年,就叫稻、黍、稷、麦、菽五位大臣,带领百姓,按土地的高燥湿肥等情况,划分地段,分头大面积种植。

这件事感动了玉皇大帝。他打发一只满身通红的神鸟,衔着一株九穗的禾苗,飞到炎帝他们开垦过的土地上空,把种子撒在地里。又命令太阳神和雨神帮助照管。结果,五个地段长出了五种不同的

为了便于记忆,炎帝就按五个大臣的名字,把这五种作物叫做稻、黍、稷、麦、菽,这就是五谷的由来。这年秋天,五谷中长出了一尺多长的嘉禾。这种嘉禾种一年可以收三次,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可以长生不死。这样一来,许多人就慢慢懒散起来了。

玉皇大帝知道后,很不高兴,叫米谷神速速收回五谷中长生不死的成分,而且种一年只能收次。又命红色神鸟留在人间,每年春天催百姓耕种。后果,那神鸟就变成了现在的布谷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五谷杂粮的好处

六、民间常说的五谷是哪五谷?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相关介绍:

1、“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2、关于稻、麦、菽由于生活中常见,这里就不介绍了,下面主要介绍现在生活中不常见的但是在古代确实常见的谷物:

3、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4、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现在主食基本上不用“稷”了。

5、麻: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他的茎皮,经沤制可以做绳子(麻绳),麻衣,麻纸等,很耐用。去皮后的茎,可以当柴烧,可以盖房子,有点木质的感觉,目前皮与杆经提炼纤维,可以做宣纸等各种高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