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鸡景区导游词参考
宝鸡别称陈仓、雍城,陕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历史悠久,是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鸡景区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宝鸡景区导游词1
宝鸡市是陕西的一个古城,古称“陈仓”,位于渭河平原西部。宝鸡桥梁众多,因此被誉为”桥城“。其主要大桥有神农大桥(原新世纪大桥、彩虹桥)、胜利大桥、宝商大桥 、福谭大桥、 金陵一桥 、金陵二桥、 蟠龙大桥、卧龙寺大桥、凤凰大桥 、峪泉路渭河廊桥、 石鼓东岭廊桥等诸多桥梁。
宝鸡新八景
嘉陵溯源(山水景观)
凤县嘉陵江源头景区由以休闲狩猎为特色的八卦庙风景区、岭南植物公园和“千里嘉陵第一村”东河桥乡村旅游示范区组成,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
酒奠云海(山水景观)
酒奠梁又名汉王山,千百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 故事 。每逢阴雨天或清晨,梁上烟雾缭绕,恍若仙境,让人产生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灵官秋韵(山水景观)
每年10月至11月,紫柏山、灵官峡、酒奠梁等景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火、撩人情怀,万般美景尽收眼底。古凤州金秋红叶观赏节就在此时举行。
通天石林(山水景观)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精品景点高山石林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罕见石林奇观,素有“中国北方第一石林”的美誉,置身沟底,仰观石林奇景,山之高大,让人敬畏,山之神奇,让人惊叹。
紫柏天坦(山水景观)
紫柏山早在泥盆纪就沉积了厚厚的石灰石质,升为陆地后, 雨水 降落到地面,山体中的石灰岩被溶蚀破裂,形成缝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众多不规则的周围高、中间低的漏斗状坦坑。
赐福观音(历史人文景观)
赐福观音位于凤县消灾寺赐福广场。清晨,萧寺晨钟响起,巨大的“莲花”徐徐绽放,一尊高达7米、全身鎏金的观音菩萨像从莲花中缓缓升起,菩萨手持净瓶,向人间普洒甘露。
凤飞羌舞(历史人文景观)
大型民族山水舞蹈诗《凤飞羌舞·古羌新韵》,凸显羌 文化 的“古”,熔铸羌民族的“魂”,展示羌风俗的“韵”,生成了现代与远古、印象与行为、舞台与实景交相辉映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震撼。
凤县高喷(历史人文景观)
凤县音乐喷泉工程围绕“水韵江南、七彩凤县”这一主题打造。主喷名为“擎天玉柱”,高186米,气势雄伟,直冲云霄,蔚为壮观,显示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
凤州民居(历史人文景观)
凤州民居巧妙地引用徽派民居中典型的马头墙并以小青瓦建造而成,使其在空间结构上体现出自然的韵律美。现已形成凤县特有的民居风格,故又名凤派建筑。
古羌新韵(历史人文景观)
羌文化在凤县具有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社会根基。凤县以羌文化保护传承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相促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万人萨朗(历史人文景观)
“萨朗”是羌族民间自娱型舞蹈,流行广泛,在羌族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凤县以地方民族文化为依托,将羌族舞蹈作为旅游开发的着力点,进而发扬光大、形成品牌。
消灾祈福(历史人文景观)
消灾寺景区位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凤州。八仙之一张果老修真登仙的张果老洞、唐玄宗进香祈福的消灾古寺和教化一方的凤州文庙,形成融“儒、释、道”于一体的独特人文景观。
星月同辉(历史人文景观)
每逢夜晚,无论阴天晴天,县城周围的丰禾山、堡子山、凤凰山都布满“繁星”,而堡子山上一轮明月时圆时缺,时而上弦,时而下弦,呈现出一幅“群星拱月”的景象,人称“月亮屏”。
汇丰农场(乡村游景观)
汇丰农场位于凤县双石铺镇陈家湾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让身心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放飞。鱼游清波,鸟鸣树梢,令人心旷神怡;生态农业,无公害养殖,令人大饱口福。
嘉陵漂流(乡村游景观)
嘉陵漂流水流落差急缓有致,两岸奇伟峻逸、直插云霄的山峰,故有“嘉陵第一漂”的美誉,吸引着八方游客,是陶冶情操、放松自我、感悟自然、领略人生的好去处。
岭南渔家(乡村游景观)
素有“千里嘉陵第一村”之称的东河桥地处秦岭主梁以南,位于黄牛铺镇东北部。先后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生态示范村”“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等称号。
马场人家(乡村游景观)
马场村位于双石铺镇南、酒奠梁西一条纵向山谷中。此村传为三国时宛城所在地,唐时在此设养马场,故以此得名。近年来,马场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秦岭花谷(乡村游景观)
凤县秦岭花谷文化旅游景观产业带现已全面建成。沿212省道分布着岭南公园、红花铺镇等 自驾游 营地和草凉驿站、西庄码头等乡村旅游景点。
宝鸡景区导游词2
宝鸡市是陕西的一个古城,古称“陈仓”,位于渭河平原西部。宝鸡桥梁众多,因此被誉为”桥城“。其主要大桥有神农大桥(原新世纪大桥、彩虹桥)、胜利大桥、宝商大桥 、福谭大桥、 金陵一桥 、金陵二桥、 蟠龙大桥、卧龙寺大桥、凤凰大桥 、峪泉路渭河廊桥、 石鼓东岭廊桥等诸多桥梁。
宝鸡地形复杂,山原雄峻,宝鸡境内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金陵河、石头河等,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 是宝鸡市境内最大河流。滔滔渭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成为宝鸡一大景观。宝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炎帝故乡”、“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名胜古迹有姜太公钓鱼台、周公庙、周原遗址、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古陈仓城遗址、诸葛亮庙、唐九成宫遗址、“铁马秋风”大散关、1987年发掘的法门寺唐代地宫等。
全市现有高中档饭店近千家家,旅游定点涉外宾馆410多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3家;旅游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陇海铁路、宝成与宝中铁路与全国各地相连通,西安高速公路及法汤高等级公路把宝鸡主要旅游景点连成一片。宝鸡旅游商品纪念品卓有地方特色,形成了周青铜器复仿制品、民间美术、字画碑拓、烟酒副食、工艺品等六大特色商品系列,颇受欢迎。全市现有旅行社9家,随时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与此同时,目前还初步形成了独具吸引力的宗教、书法、休闲度假、科学考验、登山、三国、丝绸、寻根祭祖等专项旅游线路。
宝鸡还具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有9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8.6%,境内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是秦岭的主峰,海拔3767米,因物种垂直分布所造成的多样性和罕见的第四季冰川遗迹,而被称为“生物基因库” 和“地质博物馆”。法门寺、太白山和周文化,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9个,其中4A级景区2个。20__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亿元,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以来,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立。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法律、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正在成长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
宝鸡景区导游词3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会,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东连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44平方公里。宝鸡是陕西的第二大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选择春、秋季节正是出游宝鸡的好时机。在4月底,宝鸡会举行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及法门寺旅游登山节这两大旅游节庆,十分热闹,参与人数众多,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宝鸡各地的庙会比较多,也是了解关中文化不错的时间。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的西部,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较为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季宝鸡市区比较炎热,不过北上比较适合避暑。比如宝鸡北边陇县的关山牧场、龙门洞,麟游县的慈禅寺石窟、九成宫遗址,夏天去也很合适。冬季宝鸡则比较寒冷。
宝鸡景区导游词4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美誉的法门寺,我们现
在站的这个地方呢就是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山门广场,这里地处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有120公里,西距宝鸡市有96公里。
近几年啊,陕西政府致力于把法门寺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佛都,使法门寺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法门寺文化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等及部分组成,全面的展示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法门寺的山门,山门也被称为“三门”,大家可以看到这
三个门中间大两边小,中间的是空门,两边分别是无作门和无相门, 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作步入空门,大概由此而来。
法门寺自古就因安置有释迦摩尼的佛指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法
门寺也是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公元前485年,释迦摩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印度,为了弘扬佛法,他命人将佛骨分为八万四千分,分藏于世界各个地方,并建有八万四千坐塔,中国有19做佛指舍利塔,法门寺使其中的第五座,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魏建塔使被称为阿育王寺,隋朝改名为成宝寺,唐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在唐朝200多年间,先后有8位皇帝7次掘开地宫6迎2送佛指舍利,每次迎送都声势浩大,轰动朝野,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在唐代宗时法门寺塔被成为护国“真身宝塔”,由此可见法门寺在唐朝时期是多么的繁荣。但是在明清之后,法门寺逐渐衰落。
明龙庆年间,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后来地方绅士捐资修塔,历经30年修建了一座8棱13级砖塔,但是在清朝时因地震而倾斜裂缝,1939年,在爱国人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明朝晚期时候的最大规模的修缮。但是1981年塔又崩塌了一半,85年当地政府准备重建,87年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地宫。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999件大量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去地宫瞻仰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摩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佛指舍利有4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其余三枚为影骨,灵骨即释迦摩尼的真身佛指,其余三枚是唐皇帝为了保护灵骨而命人仿制的。 地宫出土的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地宫出土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秘色瓷专为皇室烧制,为青瓷的一种,由于工艺复杂 配方秘而不宣,被称为秘色瓷。 地宫出土的双轮12环
大锡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那么我刚才所说的这些稀世珍宝,有的刚才大家已经瞻仰,还有的被珍藏在旁边的法门寺博物馆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从地宫出来,前面就是法门寺的合十舍利塔了,此塔历时3年建成,塔高148米,大家可以看到此塔造型如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一个唐朝传统形式的塔呢?那我们刚才走过的这条宽阔的道路就是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长1230米,宽108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一条成佛之道,也是景区的景观主轴。佛光大道的两头连接着可以容纳10万人山门广场和朝圣广场。我们将山门比喻为此岸,也就是现在的世界,佛光大道接引众生到达彼岸、也就是指合十舍利塔,(佛国)。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博物馆,博物馆有4个陈列室组成: 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法门寺历史陈列管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了法门寺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个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在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馆中,有国宝级文物44件,一级文物99件,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大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刚才提到的秘色瓷,还可以看到唐代丝织品中的珍品:簇金绣,簇金绣就是指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问纹饰在固定到丝绸的上面。丝绸一般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那么簇金绣的珍贵之处第一就在于它保存的完好如新,第二就是它的制作工艺了,现在世界上这种金丝在日本有20丝,中国只有70丝,但是在古老的唐朝这种拉丝技术已经达到了6丝。
接下来我们去珍宝阁参观一下。其中有我刚才提到的4鼓12环的锡杖之王。所谓锡杖,其实他并不是用锡制成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这枚锡杖用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在佛教中代表最高法力。
好了 出了珍宝阁,我们此次的法门寺之旅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宝鸡景区导游词5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 方法 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
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
(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另外,还展出了一些两河流域进贡的琉璃器。
接下来,我们到珍宝阁去参观一下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
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级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生日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所以,舍利迎到长安之后,在兴跪拜之礼的时候就是安置在菩萨手中所捧的荷叶盘之上,所以这尊菩萨也叫捧真身菩萨。
到这里呢,法门寺的餐馆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宝鸡景区导游词相关 文章 :
★ 关于陕西宝鸡的导游词5篇
★ 宝鸡导游词精选
★ 宝鸡景点导游词3篇
★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 宝鸡导游词3篇
★ 宝鸡天台山导游词
★ 宝鸡红河谷导游词
★ 宝鸡炎帝陵导游词3篇
★ 精选5篇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
二、宝鸡市的民风民俗
1、凤翔彩绘泥塑
宝鸡凤翔彩绘泥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兴起于明代,原为孩童的“耍货”,用以护生、辟邪、镇宅、祈子、纳福,主要分布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凤翔彩绘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2、2003年,六营村民间工艺大师胡深和胡新民创作的泥塑马和泥塑羊先后被选为当年生肖邮票的主图。同一个村子,同一种工艺品,连续两次印上被誉为“国家名片”的生肖邮票,这在我国邮政史上绝无仅有。
2、马勺社火脸谱
马勺社火脸谱是由宝鸡社火派生出来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新品。马勺是宝鸡农村常见的舀水用具,旧时农村有悬挂描有简单神怪面像的木马勺以镇宅辟邪的习俗。
上世纪八十年代,宝鸡民间艺术家受这个习俗启发,将社火脸谱绘制到马勺背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勺社火脸谱。马勺社火脸谱以封神演义故事、三国人物居多。近年来,又有人尝试把社火脸谱绘制在木锨、葫芦、斗、梭子上,形成了新的陈设艺术品种。
3、西路秦腔
西路秦腔是陕西四路秦腔之一,因其发源并流播于西府地区及甘肃一带而得名,也称西路秦腔、西路梆子,其音乐属板腔体并辅以曲牌、杂腔构成,延续了明末清初“西秦腔”的唱调和板式,以宝鸡地方的土音方言行腔咬字,西府特色鲜明。
表演讲求火爆却不失细腻,脸谱粗直大方,传承有许多绝活特技,如鞭扫灯花、抡麻鞭、打五雷碗、卷席筒、夹鸡蛋簸米等。清末民初,西府秦腔达到鼎盛阶段。2008年,出身西府秦腔世家的名须生吕明发被授予“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4、西府社火
宝鸡是陕西社火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谓之“西府社火”,以陈仓区、陇县、凤翔、岐山等县的最为有名。宝鸡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地社火、黑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
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家喻户晓的历史、现代人物,形成经典故事组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民间艺术常常与秦腔戏剧人物紧密地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韵味和独特魅力。
现在,宝鸡各地每年都在春节期间或元宵节前后开展社火游演活动,表达喜庆欢乐、渲染节日的气氛,以庆贺丰收,保佑平安,辟邪惩恶。宝鸡社火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5、西府曲子
西府曲子是宝鸡独有的曲牌联套演唱形式,最早出现于先秦时的秦都雍城(凤翔),系秦国宫廷音乐,称“雍城秦曲”,后传入民间。秦汉更迭后,雍人不敢再言秦,于是改为“雍城清曲”;大约明以后又被称为西府曲子和凤翔小曲。
有平弦、越弦曲子之分。平弦又称“小宫调”,唱腔平顺委婉,类似民歌;越弦又称“正宫调”,唱腔慷慨激越,接近戏曲。一直以坐唱为主,偶有曲子班尝试将之搬上舞台,曾多次在陕西省举行的民间文艺汇演中获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鸡
三、关于崇德宝鸡的作文
朋友,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所处的宝鸡近年来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街头彩灯林立,一到夜晚大街上灯火辉煌,大厦绚丽多彩;大桥像一条条彩带,飘在渭河上。灯光倒影,湖光水色,如织的游人,仿佛倘佯在天堂里。
在各种新建的大广场上,更是灯的海洋。你看那小拱桥的两侧有着一盏盏五颜六色的彩灯,每当夜幕来临之时,小桥越发显得流光溢彩,桥下淙淙的流水声和桥上人们的欢歌笑语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这都是电发挥的巨大作用。
过去,在没有电或电力不足的时候,好多人家都靠点煤油灯或蜡烛来照亮。夜晚人们出门都不方便,大街小巷很少有路灯,甚至漆黑一片,更谈不上什么夜生活了。自从有电之后,我们才有了光明,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可见电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要爱惜电,节约电。
“随手关电一小步,节约电能一大步”。现在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大项目都需要巨大的电力资源来建设。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做浪费电的事情,节约每一度电,爱护电力资源,我们的祖国会更繁荣富强,我们的宝鸡会更加迷人!
四、宝鸡有哪些特色小吃?
西府扯面
已有3000年 历史 。以宝鸡的西府扯面最为正宗,为中华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臊(sào)子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
岐山臊子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口味酸辣(辣椒于明代传入中国距今有六百多年),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流行
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是流传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汉族传统风味的名小吃,其馍采用独特工艺加调味料烙成,厚过寸,锅形,敲之有声,俗称"锅盔",对火候、口感要求严格,色金黄,外脆内韧,嚼之劲道麦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叶;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土法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豆花泡馍在宝鸡一带非常流行 。近年来豆花泡馍发展迅速,已经遍及陕西乃至陕西以外的许多大街小巷。
来自网络
宝鸡小吃很多,以酸辣和面食为主要特点,最有名的是擀面皮。擀面皮也叫岐山擀面皮,用独特的工艺,将年团烙熟,然后杆成面皮,面皮透亮、劲道、有点自然酸味。
擀面皮薄、劲、光,香辣美味,是宝鸡和陕西人最爱。
与擀面皮一起品味的小吃还有臊子夹馍。臊子夹馍,用发面炕饼,然后夹热臊子,辣辣的红色臊子与热热的饼子,将夹馍的味道提到极致。
臊子夹馍饼酥脆肉香辣,有宝鸡的特色。
岐山面也是宝鸡特色 美食 。
岐山面薄劲光,酸辣香,油煎汪,是宝鸡人每日喜爱的 美食 。臊子面经过手工反复杆成,面条薄劲光,臊子汤用红萝卜、木耳、黄花、豆腐等烹饪,汤的漂料用鸡蛋皮、蒜苗花,加红红的辣子油,酸辣香的味道美极,汤出锅前用菜籽油炝,加肉臊子,油煎汪的观感让人眼馋。
豆花泡馍,是发源于宝鸡凤翔的小吃,多作为早餐,用豆腐脑、锅盔、豆浆、咸菜等原料,加宝鸡辣椒油等佐料制成。早餐时再配上宝鸡特色水煎包,美味与营养兼得。
宝鸡还有西府拼盘、蜂蜜粽子、醋粉等小吃,也很美味。西府拼牌里的肘花肉是西府特色。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源地,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宝鸡现有2770余年的建城史,曾出土过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及陈仓石鼓、何尊、逨盘、铜浮屠等文物,更保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除过 历史 文物,宝鸡各种各样的 美食 也是闻名全国。 岐山臊子面,陕西一道传统面食,著名的西府小吃。这里的臊子意思是肉,岐山臊子面以“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出名,口感酸辣,筋韧爽口。 岐山擀面皮,是关中西府小吃的代表之一。擀面皮最早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以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口感筋道,酸辣适口。 豆花泡馍,是宝鸡市凤翔县的一道特色小吃。豆花鲜嫩爽滑,煮而不散,馍是颜色金黄,外脆内韧,吃起来劲道而且麦香醇厚。当地人多是将豆花泡馍当做早餐来吃。 搅团,被定义为“用杂面搅成的浆糊”,这在上个世纪可是一道农家的救命饭。搅团风味两种白面搅团和玉米面搅团,吃法也是分为两种水围城和漂鱼儿。 茶酥,实为“嚓酥”由外嚓里酥而来(嚓为宝鸡方言,形容茶酥入口时脆酥声音),故“嚓酥”又称“茶酥”。吃的时候以香茶为饮,品茶带酥,别具风味。现在经过改良也有将韭黄炒鸡蛋或香椿炒鸣蛋加入刚出熬的茶酥内,真其香味更加浓郁可口。
宝鸡作为始祖炎帝故里、中国开“史 ”之地、周秦文化发祥地,宝鸡不仅有着灿烂辉煌的 历史 文化,而且有着独具特色饮食文化。宝鸡又称西府,著名名的西府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着称。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宝鸡的特色小吃,供大家参考。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岐山臊子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岐山擀面皮
米面皮和酿皮是把面调成糊状,放在特制的铁笼上蒸。而岐山擀面皮则是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混合体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宝鸡一带的人都喜欢吃,在西安也很流行。
扶风烙面皮
扶风烙面皮又叫凉皮,据说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扶风面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尽相同,烙面皮具有“韧、筋、干、有嚼头,水分少””的风味特点!
豆花泡馍
凤翔的豆花泡馍,是关中西部一带很有名气的早点。豆花泡馍中的馍采用独特工艺加味料烙成,厚过寸,锅形,敲之有声,俗称“锅盔”,对火候、口感要求严格,色金黄,外脆内韧,嚼之劲道麦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叶;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土法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
醋粉
说到西府的醋粉,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是把它列为陕西的名吃,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它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那时候,在陕西的西府,农家多有自己酿醋的风俗。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荆棘,这是做酿醋的原料,把它采摘来用水烫过,和五谷的糟粕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做醋的醋曲了。醋酿好,把醋糟进行过滤,剩下有淀粉的部分,再掺入麦面,和成很稀的面糊,倒入铁制的箩里,隔水蒸熟,待凉后用刀切成细细条状,拌入醋、盐、蒜水、红油辣椒,就成了具有特色的西府醋粉,其口感微酸,香馥浓郁,吃了以后,胃口大开。
鹿羔馍
鹿羔馍是宝鸡扶风县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考证:鹿羔馍入市至少有 1500多年 历史 。鹿羔馍形园,中间部位有小旋涡,内印有红色鹿羔图案,全馍直径约十厘米,厚约寸许,重约二市两。馍味酥松干甜,经久耐存,一般可放30至40天。
陇县马蹄酥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是陇县民间走亲访友的名贵糕点。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宝鸡茶酥
宝鸡茶酥外皮酥脆、内层松软、油而不腻,入口酥脆味道美,层层落花放异音。
就先分享这些,欢迎大家在留言里讨论补充,喜欢的话记得关注 西安 美食 达人圈 哦~
宝鸡古时候叫陈仓,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不但 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有不少特色小吃,最能代表宝鸡的特色小吃有以下几种:
第一、臊子面,最代表宝鸡的小吃算是臊子面了,“酸辣香,薄劲光”是宝鸡臊子面的特点。
第二、面皮,宝鸡的面皮很讲究,分得很细,有擀面皮、蒸面皮、烙面皮等,不同的面皮各有各的口味和特点。
第三、豆花泡馍,在豆浆里泡锅盔,加入豆腐脑简直就是绝配,再加入宝鸡特有的油泼辣子、醋等调料,撒一些香菜、香葱等,一碗豆花泡馍就是一顿早餐,美极了。
第四、羊肉泡馍,营养丰富,是宝鸡人冬季常吃的一种 美食 。
第五、锅盔,有大肉和面的,也有原味的,形如大锅盖,外焦黄内酥软,美味可口。
第六、扯面、油璇、西府麻花、核桃饼、油茶等等,都是宝鸡的特色小吃。
1、臊子面
臊子面在陕北地区十分有名,是当地必吃的 美食 之一。当地人十分喜欢吃,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会尝尝这传说中的臊子面是何种味道。臊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以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最流行。也是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名小吃。陕西省臊子面 历史 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
2、饸饹
饸饹(héle)在陕北地区也十分有名,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面食,受到大家的喜爱。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经常饸饹用的是荞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
3、茶酥
这种糕点传说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名叫秃娃的当地人,始作一种小吃取名茶酥并渐有名气其茶酥作得色、香、味、型具佳,被誉为“秃娃茶酥”。
经常去宝鸡,咱去必吃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大名鼎鼎,一直没机会去岐山,这个是令氏家外家的,此家在宝鸡小吃较有名。
豆花泡馍,最有名的是凤翔,宝鸡有家第一碗老王不错,这张照片拍于第一碗老王向东100米刘家面馆。
爱吃爱做猪蹄,这个是自己做的,上次去宝鸡发现有家任府猪蹄不错,宝鸡向东蔡家坡高速口,肖红军的肖家大院,肖蹄坊,小崔猪蹄臊子面猪蹄都不错。
宝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当地好吃的 美食 还是挺多的,像比较有名的岐山臊子面就是宝鸡的一道 美食 ,也是陕西面食中的一绝,味道相当的不错,而且面条尤为的劲道,酸汤烫面,也算得上宝鸡 美食 的一个代表了。
宝鸡的扯面也是当地好吃的一道面,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油泼面,配上红油和辣子,还可以往里面放上一些肉酱,吃起来相当的不错,还有豆花泡馍、烙面皮也是挺不错的,特别是米皮在宝鸡还是相当的流行的,蒸好的面皮用蒜汁调着吃。
还有宝鸡的西岐肉臊子也是特别的香,再就是宝鸡豆腐包子、眉县炉齿面、凤县干脚棒、凤翔腊驴肉、扶风鹿糕馍、茶酥、陇县马蹄酥、陇县核桃油旋、擀面皮、擀面皮夹馍陈仓烧肉面皮、还有岐山臊子的多种吃法,像岐山臊子肉夹馍、岐山臊子排骨等等。
宝鸡,陕西的第二大省,宝鸡的小吃全国闻名,尤以面食。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宝鸡的各种特色小吃 美食 介绍给大家。
1.岐山臊子面
陕西的臊子面 历史 悠久,其中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2.豆花泡馍
对西府人来说,大冬天正好是吃豆花泡馍的最好时节,早晨起个大早,冷风扑面,好像能把人的魂吹跑了,就近寻个卖豆花泡馍的摊子,对老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碗,都要!吃完立马浑身舒坦,人的魂也就回来了。
3.陇县马蹄酥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因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4.搅团
搅团为西府的又一特色吃食,定义为“用杂面搅成的浆糊”。搅团,在60-70年代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搅团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围城,一种是漂鱼儿,包括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在宝鸡,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1.岐山擀面皮
2.岐山手工挂面
3.豆花泡馍
4.宝鸡茶酥
5.岐山臊子面
6.洋芋搅团
7.豆花子
8.莜麦粥
9.牛肉面片
10.漏鱼子
11.杠子面
12.豆花泡馍
13.扶风鹿羔馍
14.陇县马蹄酥
15.金线油塔
16.柿面糊塌
17.饸饹
18.宝鸡茶酥
19.干脚棒
20.扶风一口香臊子面
21.西府醋粉
22.凤翔腊驴腿
23.凤翔钱钱肉
24.搅团
25.凤县浆水面
26.凤翔削劲
27.千阳大肉泡
28.麟游核桃
29.眉县猕猴桃
30.凤翔西凤酒
31.西府酒浮
32.凤翔苹果
33.宝鸡猴王香烟
24.岐山锅盔
35.麟游血条面
36.凤翔凉粉
37.陇县羊肉泡
38.西府肉夹馍
39.西府麻花
40.西府牛筋面皮
41.西府扯面
42.蒸碗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