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宁国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我们宁国人城里人一大早起来就是买早点了!早上吃什么呢?哈……宁国特色小吃——粑粑!

这种粑粑是将面粉用水和抣,再将一些卸料加入,包好后用擀面杖推擀成圆形,使用大平底锅热菜籽油煎熟。卸料一般是老腌菜、豇豆(宁国话说gang dou,标准普通话说jiang dou)。可以加入一些肉丝,不过要另外加钱。目前一个粑粑的加钱大约是2.5元一个。直径约20里面,厚度约2.5厘米。

除了特色小吃粑粑以外,另一项不可缺少的小吃就是——宁国炒面!

这种炒面不是一般超市里面的面粉炒面,而是使用当地的粉丝制成的,粉丝多为山芋粉丝,很细。经过凉水泡后,放入大锅中,加入油,酱油,鸡精等作料开始翻炒,用火要适中,做炒面很辛苦,因为你要不停的翻炒,如果翻炒次数不够,炒面就很硬,口感很差的。可以依照客人的要求加入萝卜干,香菜,辣椒粉等等口味,非常具有宁国特色哟!

说起宁国的特产嘛!山核桃就是最出名的了!

我在外地的时候,说到宁国市,恐怕会有人不知道。如果说宁国山核桃,就会有人答曰:我吃过,就是那东西太贵,营养老高了!

宁国山核桃在安徽是很出名的。楼主可以来采购一些给亲戚朋友的。

竹笋

竹笋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纤维食物,味道很好,非常受欢迎呢。竹笋可以制成笋干,熟笋丝(最著名的是宁国“千秋牌笋丝”,千秋品牌是宁国当地食品品牌,该公司制造的宁国特色食品相当好吃。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是“詹氏”)

宁国当地有一个少数民族——畲族

竹筒饭就是当地民族的特色,做法是将竹筒破成两半,两边装上粽叶,合起来包好,将糯米和一些腊肉灌入竹筒。许多竹筒饭困在一起,放在火上一烤。很快就熟了。味道特别好吃,我就吃过一次,是在去夏霖风景区游玩的时候吃到的。里面有畲族人。百度里面搜索“宁国夏霖”图片。你可以去看看。

二、宁国有哪些小吃或特产哦

山核桃

山核桃又名小核桃,山核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果仁含脂肪油34-36%,其中90%以上属于亚油酸。清嘉靖二十八年间《宁国县志》即有记载:“宁国山多,产山核桃,初生未去皮似桃,故名。”1996年宁国市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的称号。宁国山核桃生产区域为天目山北麓乡村,以南极乡为最,其次有万家、庄村、胡乐等乡镇,分布范围达20个乡镇。是宁国传统林特产品。宁国山核桃以粒大壳薄、果仁饱满著称,其产区沿天目山北麓连锦51公里,2007年总面积达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

2005年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宁国山核桃实施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着宁国成为山核桃的原产地。

宁国——板桥高峰茶

自唐末以来,宁国板桥高峰茶,因品质优异遐迩闻名,并见诸史册。宋代李心传著《建炎杂记》(1162)载:“宁国府岁茶112万斤……宁国鸦坑《高峰鸦山》茶为贡品”。(野兰香茶即产自高峰山自然保护区中)。民国25年间(1936)《宁国县志》载:“宁国产茶以板桥高峰为最,色绿而味香醇厚,若改良焙法,不亚龙井”。

名茶“野兰香”产于宁国市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997年5月,野兰香茶通过省科委组织鉴定。专家们对该茶的评语为:外形——燕尾形,舒展、平直、匀齐、完整、净度高,色泽绿翠显毫;内质——兰花香,高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味有花香,叶底嫩绿明亮,朵形。同年,在北京‘97中国国际茶技术及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上,野兰香茶被评为国际新名茶,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颁布的金奖。

黄花云尖

1984年,宁国市农业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利用宁国茶树群体良种“黄花山大叶种”和“猪耳茶”种茶树芽叶试制成功了“黄花云尖”名茶。在1984年5月宣城行署特种茶生产座谈会上,“黄花云尖”获得一致好评。

1985午5月,在安徽省新名茶良种优质茶评选会上,“黄花云尖”品质名列前茅,被推荐参加全中国评比。1985年6月,“黄花云尖”被评定为中国十一种新名茶之一,并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从而结束了宁国无名茶的历史。

1989年7月,农业部在西安举办名茶评比会,“黄花云尖”名茶再次被审定为中国名茶,再次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3]

笋干

笋干是竹笋经蒸煮、烘烤制成的一种干菜,为味鲜色美,脆香爽口,营养丰富的佐餐佳品,具有排除人体脂肪剩余物的功能,烹调方便,耐贮藏,易保存,易包装运输。宁国笋干系列产品有条笋、焙熄、肥挺、脱挺和小挺等五种。其中焙熄,是平均从100公斤上等债券笋中仅取5-10公斤笋尖经过精制而成的,为“宁国笋干”之珍品。宁国笋干竹基地面积大,笋干生产规模大,为宁国一大特色产品,位居安徽省第一。

宁国笋干主产区位于天目山北麓乡村,以云梯畲族乡为最,其次有仙霞、杨山、万家、狮桥、庄村、南极等乡镇。

板栗

板栗是中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宁国板栗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地方特有品种达20多个,其中特早、

宁国板栗

软刺早、二新早、黄栗蒲等列为安徽省优良品种,共有特点是丰产性能好、上市早、耐贮藏、风味佳,大的栗子每公斤40个。

久负盛名的三元大红袍突出表现为栗子一大、二红、三发光的特征,能切片制肴,为席中珍品。宁国板栗分布面广,板栗面积达一万亩以上的有中溪、石口、桥头、平兴、宁墩、虹龙、狮桥、梅林等8个乡镇。

三、宁国市美食

宁国市美食有青龙湖鱼头煲、蒿子粑粑、红烧黑猪肉、宁国山核桃、宁国炒面、宁国粑粑等。

1、青龙湖鱼头煲:特色美食,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2、蒿子粑粑:特色小吃,主要食材有青蒿、糯米、腊肉、蒿叶。

3、红烧黑猪肉:特色美食,肌肉纤维细腻,口感酥嫩、肉质鲜美。

4、宁国山核桃:宁国特产,宁国市山核桃具有粒大壳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商品性佳的特点。

5、宁国炒面:宁国特色美食,把面煮熟,放入锅里翻炒,吃客需要时根据口味再加上香葱、鸡蛋、辣椒酱之类。

6、宁国粑粑:特色小吃,以香、软、油而不腻而出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外地游客对其也是赞不绝口。

四、安徽5个城市旅行后,说到最特色的美食,那么一定非宣城宁国莫属

在小马的旅行中,一座城市最难忘的除了景色之外,还不能错过的就是 美食 。在旅行了安徽5座城市之后,发现最特色的 美食 ,一定非宣城的宁国莫属。

由于宁国地处安徽东南部,和浙江的临安接壤,不论是气候还是环境也跟浙江临安极其相似,四季分明、山川秀美。水养山,山藏珍,水孕湖,湖有鲜,因此这里蕴藏着众多特色的食材,制作出地道的宁国风味。

加上宁国是一个移民城市,因此融汇了各地的饮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宁国特色的 美食 :锅子、粑粑、锅巴汤等等,不论是街头的餐厅抑或是普通的家常菜,都会给你带来重口味的享受。那么到了宁国有哪些值得一试的 美食 呢?

小马推荐的第1个 美食 就是鸭脚包,也是小马在宣城宁国旅行中遇到最特色的 美食 之一,其实在安徽不少地方都可以尝到这个 美食 ,宁国就是比较特色的一个地方。鸭脚包其实就是鸭脚,鸭心和鸭肠缠绕在一起的食物。鸭脚包的制作方法多样,既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红烧,吃起来的味道都非常地道。

小马推荐的第2个 美食 就是锅子,在宁国人的心目中,最让人怀念的家乡菜那么一定非锅子莫属。不论是冬天还是春天,不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家里请客,如果桌子上没有4-5个炖锅,那么这桌菜似乎都不算完美。锅子的种类丰富,比如最常见的一定是炖鸭子,炖鱼头,腊肉炖蕨菜干,腊肉炖笋干等等。虽然是锅子但是和火锅或者锅仔还是有一些不同,宁国的锅子大都是比较重口味,重油重盐重酱油,因此锅子往往看起来都比较的种颜色,不过特别的下饭。

小马推荐的第3个 美食 就是小河鱼,由于宁国这里山清水秀,境内的三条河流至今没有受到污染,因此这里的小河鱼非常新鲜,成为了宁国人餐桌上最经久不衰的大菜之一。在任何土菜馆或者寻常人家里都能吃到正宗的从河里打捞上来不久的小河鱼。小马最喜欢的烹煮方式就是油炸,搭配上香蒜,吃起来很爽口,咬在嘴里鱼刺都可以被嚼烂。

不好意思锅巴汤的图片没有拍,只能配一张锅巴菜了

小马推荐的第4个 美食 就是锅巴汤,其实这并不算很豪华的 美食 ,看起来极其普通,但是却是小马在旅行中遇到同样比较特色的美味。

小马推荐的第5个 美食 就是炒面,宁国的炒面质地非常细,看起来有点像我们寻常吃到的粉丝形状,先用热水把这种面煮熟,再放入锅里翻炒,吃的时候可以叮嘱老板加上香葱、鸡蛋、辣椒酱等食材。虽然看起来像是小吃,但其实几乎成为了宴会或者聚餐桌上必备的 美食 之一。

当然除了刚才提到的五种 美食 之外,你会发现在宁国旅行的时候还会发现数不胜数的 美食 ,虽然和很多网红城市的 美食 相比,宣城宁国的 美食 名气不算太大,但也算是小马走过的安徽5座城市中最小众且最地道的 美食 。那么你来过宁国旅行吗?对于这里的 美食 有什么印象?

五、宁国市文化资源有哪些?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汉208年建县,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10镇6乡

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1 宁国人杰地灵,自古到今名人荟萃,有南宋名臣吴潜、高僧宗杲;清代《六声韵学》创始者周贇;

2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科院院士任新民等。宁国自然资

源丰富,物产富饶,盛产山核桃、元竹、茶叶、板栗、笋干等农特产品,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和

3 “中国元竹之乡”的美誉。宁国山青水秀、生态优良,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有造化

4 天然的板桥自然保护区、秀丽奇伟的夏林、石柱山风景区和被专家称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青龙湾生

5 态旅游区,更有山门奇洞、千秋险关、仙人古塔等千古名胜。宁国民风淳朴、崇尚信义,城市基础设施

6 日臻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业已成为皖南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和生活、

兴业的理想乐园。

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宁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步伐,经济社会逐渐步入了加快发展的良性轨道,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安徽省各县(市)首位。2004全市全年生产总值达55.9亿元,财政收入6.09亿元, 宁国不仅构筑了较为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形成了像胶汽车零部件、耐磨材料、水泥、化肥、电子元器件、塑料包装六大主导产业,而且拥有太阳禽业、五星养殖、恩龙公司、山里仁公司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为把宁国建设成面向苏浙沪地区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努力实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年两个一流,五年再争百强”的奋斗目标,宁国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着力构筑“两区一带”发展格局,立足于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平台,全力打造一座生机勃勃的生态型工贸城市。

8 作为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美丽山城,宁国不仅充满了生机,更孕育着希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38万宁国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宁国投资开发。“梧桐萋萋,有凤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