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的地方特产
浏阳花炮
浏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浏南重镇大瑶镇,浏阳花炮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清咸丰年间,鞭炮庄号遍及湖南省内外各埠,烟花鞭炮年产量猛增,大瑶、金刚头、澄潭江、文家市及城区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烟花鞭炮已开成大行业,素有“十家九爆之称”。在光绪年间,它已销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成为名牌产品。
从摩纳哥第二届国际焰火大赛到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大赛,乃至第三届国际音乐焰火大赛等国内外最高规格的大赛中,浏阳花炮都名登榜首。1995年,浏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荣誉称号。2002年,成立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常设浏阳;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浏阳花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浏阳花炮”驰名商标;2006年5月20日,浏阳花炮的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浏阳将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
浏阳夏布
浏阳又被称作夏布之乡,浏阳夏布(又叫苎麻布),是驰誉中外的传统产品。它以些苎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传统的生产工艺分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漂染、踩光等工序,其漂染方法尤为独特,不需漂白粉等外加剂,完全用浏阳河水漂洗,即将原色夏布用石灰水加碱蒸煮后于河中反复漂洗干净,晾于河滩而成。
浏阳夏布织造精致,具有轻薄细软,凉爽透气,易洗易干,越洗越白等,经久耐用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在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浏阳夏布当时质量居全国第一,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 据地方志记载,以苎麻、大麻为原料的浏阳夏布,曾以“织工精巧、质地特别细腻称雄于世,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清中叶已负盛名”;更有记载:“苎布,一名夏布……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承载着民间精湛纺织技艺和中国农耕文化特质的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
浏阳豆豉
豆豉是浏阳市传统土特产名品。浏阳豆豉是以泥豆或小黑豆为原料,经过发酵精制而成,具有颗粒完整匀称,色泽浆红或黑褐、皮皱肉干、质地柔软、汁浓味鲜、营养丰富,且久贮不发霉变质的特点。加水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浏阳豆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民众喜爱,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浏阳豆豉,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
浏阳菊花石
被誉为“全球第一”的浏阳菊花石,是天然稀世珍品,产于湖南浏阳永和镇大溪河底岩石层中,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醋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著名工艺大师戴清升之绝创“映雪”花瓶以及“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
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古县志记载,浏阳一直盛产三样:烟火、菊花石、相思鸟。如今,烟火、菊花石都享誉国际,与之一起闻名的,还有生意兴隆的浏阳蒸菜。
2011年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批准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闭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吴震从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手中接过“中国蒸菜之乡”的牌匾,浏阳正式获得“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2012年12月“浏阳蒸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浏阳黑山羊
浏阳黑山羊是中国少有的纯黑山羊品种,1985年正式定名为浏阳黑山羊并编入《中国山羊》一书。
浏阳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功效。
浏阳茴饼
浏阳茴饼是浏阳著名的传统产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茴饼起源于毗邻江西的枨冲集镇的硬壳饼,距今已有120来年的历史。光绪末年,浏阳制作硬壳饼发展到42家,从业人员达100多人。因其互相竞争,质量提高很快。浏阳茴饼它采用糖皮包酥、缸隔炉烤的独特制作方法,以面粉、茶油、白糖、饴糖作主料,金桔花、小茵香、熟芝麻、桂子油、碎冰糖等为辅料,经过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脐包酥、开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外表美观,面圆微凸,火色金黄光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内馅丰满,松泡爽口,油甜不腻。具有小茴、桂子、芝麻等天然芳香。
文市油饼
文市油饼是浏阳的传统产品,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外驰名,其制作始于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历朝历代成为贡品。浏阳油饼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给合现代技术,其制作更加严格,选料更加考究,由本地山茶油、精而粉、白糖、桂花、百合粉、芝麻、八角等十余种香料精制而成。浏阳油饼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多吃不腻,回味无穷。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总书记曾多次品尝并给予高度评价。
浏阳酒
20世纪初,以“美利昌”作坊所酿造的浏阳河烧酒最精,播誉潇湘,远传华夏,成为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区之一。1956年,当地人民政府在旧酒坊的基础上,建成“浏阳河酒厂”,推陈出新,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白酒科技相融合,并推出柔雅香型产品。浏阳酒历来被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所钟情,也为平民百姓所喜爱。
文家市的介绍
文家市镇是浏阳市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的一个小镇,地处两省三市交界处,人口4.7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距省会长沙市100多公里,与江西万载县、宜春市、上栗县毗邻。310省道横贯全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浏阳的边陲重镇、经济大镇和文明新镇、更是全省第一个财税过1亿元的乡镇。
浏阳产业支柱有什么
浏阳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药材、蔬菜种植、油茶和花卉栽培;已探明和开采自然资源主要有有海泡石、菊花石、煤炭和磷矿。工业主要包括花炮、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花炮进入国际市场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光绪年间已销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成为传统名牌和支柱产业,“浏阳花炮”已或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浏阳辖区内生产总值556.77亿元(82.25亿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69亿元(7.64亿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9.05亿元(55.99亿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03亿元(18.62亿美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06亿元(11.83亿美元),农业除粮食生产外,烤烟年产量达到13,167万吨。全市工业总产值902.89亿元(133.38亿美元),产值过亿元企业89家。花炮产业销售总额124.3亿元(18.4亿美元),花炮产业税收9.7亿元;生物医药园工业总产值170.82亿元(25.23亿美元)。自营出口额3.9亿美元,财政总收入33.24亿元,其中花炮税收占29%。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7元(1,588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58元(3,140美元)。
农业浏阳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湖南产粮大县(市)。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花卉、油茶为主,水果、玉米、竹笋与楠竹、药材等经济类作物具备一定规模,养殖业领域,除传统的牲猪饲养外,黑山羊、蜂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浏阳曾先后获得“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红桎木之乡”。农业产业区域分布上,分为以东区水果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带、以西区花卉苗木为重点的彩色产业带、以北区烟叶为重点的金色产业带,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烤烟、花卉为龙头的农业经济模式。浏阳是粮食百强县(市)之一,也是以牲猪与黑山羊饲养为主的肉类生产大县。全市蔬菜总产量达304,239吨,位居湖南第二位。肉类产量80,450吨,在全国排名第21位。浏阳市富有地方特色的黑山羊产销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黑山羊养殖量超过70万头。
花炮产业浏阳花炮生产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时期浏阳花炮曾达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清代(1723年)浏阳花炮成为贡品。1875年开始,浏阳花炮开始出口至日本、朝鲜、印度、伊朗、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20世纪90年代,花炮的出口占浏阳出口总额的90%以上。花炮为高危产业,浏阳早期花炮生产科技含量低,在国内外市场所占份额渐渐曾一度萎缩。如1998年,中国国内规范渠道的花炮销售总额为30亿元,浏阳仅占3亿元;外销量虽然达到9亿元,居全国第一,但全球花炮销售总额约有90亿元人民币,浏阳花炮市场份额仅不足15%。 从1998年起,浏阳开始进行行业整合和技术升级,强制性取缔近万家非法生产的手工作坊,制定花炮生产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与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出高科技含量的环保、安全烟花。2001年8月28日,浏阳花炮作为全球第一支花炮股票在上海成功上市。2003年,浏阳成功地取得巴西16公里尼罗伊跨海大桥大型焰火燃放项目的审批权,并投资100多万美元在巴西征购土地1000多亩,兴建鞭炮烟花生产基地;全球30多家烟花巨头均在浏阳设有办事处。
浏阳花炮为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其繁盛期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以2009年为例,2009年浏阳共有花炮生产经营企业1,048家,其中花炮生产企业892家、花炮经营公司156家;共有花炮原材料企业926家(含黑火药、引火线企业)。浏阳的花炮及原材料生产经营企业占全国花炮及原材料生产经营企业的60%。全年产量3,584万箱,花炮产业的总产值110.96亿元,其中内销额57.34亿元,出口1,436万箱22.98亿元,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0.64亿元。整个产业链创税收9.06亿元。浏阳花炮在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和57%。浏阳烟花燃放企业共承接各类焰火燃放1000多场,燃放总额达10亿余元,占国内燃放市场份额的70%以上。浏阳花炮产业链为浏阳全市提供了30万个工作岗位,年发放社会工资约36亿元,占浏阳全年GDP的8.6%。截止2009年,全市共有花炮技术人员5142人,专业燃放技术人员3702人。2010年,浏阳花炮产业销售总额124.3亿元,税收9.7亿元。
浏阳建有全国唯一的花炮技术专业学校,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花炮艺术系,开设了花炮营销、花炮生产大专班。国家级的长沙市浏阳花炮工程技术中心、省级花炮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长沙)花炮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均落户浏阳。浏阳花炮产业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花炮产业多项重大创新课题的研究。国际烟花协会驻于浏阳,员单位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浏阳是全国花炮原辅材料集散中心,形成了以大瑶、集里为主体的原辅材料专业市场,年花炮原辅材料交易额达50多亿元。1986年,浏阳代表中国参加摩纳哥国际焰火大赛获得冠军,中国建国50周年、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焰火燃放均由浏阳燃放企业为主体负责焰火的燃放,
目前已制定并颁布的44个烟花爆竹生产、管理、燃放等国家标准是结合并采纳吸收浏阳花炮产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燃放实际经验,由湖南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和浏阳市花炮企业共同制定。目前,浏阳花炮产业已有“浏阳花炮”、“东信烟花”、“庆泰烟花”三个中国驰名商标,另外还有40多个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省名牌产品。“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浏阳花炮”证明商标通过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在79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保护。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浏阳花炮”省级地方标准。2010年,浏阳市政府出台促进花炮产业发展的决定,设立花炮产业发展基金,奖励和扶持花炮产业的发展。
生物制药浏阳的生物制药集中于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核心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浏阳生物医药园成立于1998年1月,位于洞阳镇境内,是湖南省唯一的医药专业开发区,同时还是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国家长沙生物产业基地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长沙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唯一国际医药产业园。园区在医药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湖南医药产业化服务中心、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医药公共实验室和公共药厂、湖南中南医药物流中心,并全面启动了湖南实验动物中心、湖南GAP药材基地的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已建成8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亿元、制药及相关企业投入35亿元。医药园现有制药企业60家,其中27家通过GMP认证,是中国制药工业企业数量最多、医药剂型最丰富、新药品种最集中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2005年实现总产值35亿元,2010年,浏阳生物医药园总产值达到170.82亿元,财政与税收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