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什么地方特色?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位于东经104°17'至107°40',北纬35°14'至39°22',面积6.6万平方千米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山地高原占60%多,最高峰苏峪口北海拔3556米。黄河两岸为宁夏平原,其西部、南部分别为贺兰山地区六盘山地区,自治区东南部则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自治区大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自北而南,1月为-15—-17°C,7月为24—17°C。年平均降水量为200—700毫米。回族约占1/3,其他有汉、满等民族。黄河对本区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秦代这里就开渠灌溉,现更河渠纵横如织,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兼以日照充分,雨热同期,故银川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回族约占1/3,其他有汉、满等民族。农牧业较发达,煤炭、石膏等储藏丰富。

旅游资源:宁夏境内有战国、隋、明长城与宋代壕堑。1038—1227年党项族曾在宁夏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兴建许多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存,如离宫遗址、西夏王陵(有“中国金字塔”之称)、承天寺塔、一百零八塔等,在本区文物中占重要地位。其它还有海宝塔、须弥山石窟、银川南开清真寺等。沙坡头则是因新中国治沙工作进展而形成的旅游点。回族聚居,全区清真寺达1800多座,是回族穆斯林之乡。回族农家风情或许不如某些少数民族风情那样富有新奇感和刺激性,但自有一种温馨沁人肺腑。贺兰山远望形若骏马,有小滚钟口等避暑胜地。六盘山苍茫逶迤,在这里更可以追思成吉思汗进军西夏和工农红军长征的往事。黄河边的古老水车,草原上雪白的羊群,会使人心旷神怡,而乘羊皮筏黄河漂流,骑骆驼沙漠跋涉,从呜沙上滑下等,都会令人激动、振奋。

地方文艺:以“花儿”、“信天游”等民歌地方特色。

饮食文化:有炸羊尾、烧羊羔、手抓羊肉、糖醋鲤鱼、西夏红方肉腐乳等,小吃有馓子、油香与回民小吃等。

本人6月1号打算带孩子去宁夏玩,听说最近那边有个演出,有了解的朋友吗?

你说的是沙坡头盛典吧,好像是改编自宁夏中卫“沙坡头桂王国的传说”,对孩子来说也挺有教育意义的,可以去看看!

宁夏回族歌舞

宁夏回族歌舞

在西夏,一路走来,耳朵和眼睛都会沉醉在歌舞的海洋里。

回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在宁夏您可以欣赏到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回族花儿和口弦等歌曲。“回族花儿”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口弦”,又叫“口儿”,是宁夏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演奏的曲调悦耳动听,它的曲调比较固定,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珍珠倒卷帘”等口弦令。

宁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可谓一枝独秀,饮誉海外,各地文艺表演团体或民间艺术团体,无论在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表现风格上,都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地处固原市的西吉县歌舞团,从漫遍西北的花儿中提炼素材,用具有现代特色的音乐形式加工创作、排演出大型花儿剧《花儿四香》,表现了穆斯林群众婚嫁、喜庆、劳作、丰收、娱乐等生活场景,乡土气息浓郁而意蕴无穷,从农村演到首都北京,从中国一直演到了日本。

宁夏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还有数十个民间的群众性表演团体活跃在宁夏山川各地,民族表演艺术异彩纷呈。宁夏歌舞团、宁夏京剧团、宁夏秦腔剧团、银川杂技团,多次出访亚、非、欧、美等地区。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宁夏歌舞团和银川剧院。

宁夏歌舞团创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一九五八年金秋时节。主要由来自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舞团、空政歌舞团、铁道兵文工团、全总文工团的支宁人员和原甘肃省银川地区文工队组建而成,一九八六年底合并了原银川市文工团。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至今,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其中多数为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生,目前,这批毕业生已成为该团的主要力量。

多年来,该团创作、演出了“花儿”歌舞剧《曼苏尔》、民族舞剧《西夏女》、大型民族乐舞《西夏土风》、大型回族歌舞《九州新月——回族之花在中国》、三卷西夏乐舞《漠海羌笛》、舞蹈《喜悦》、《山娃子》、《黄河船歌》、交响音乐《六盘史诗》。

银川剧院是自治区成立后,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属自治区文化厅直属领导的事业单位,位于自治区银川市最繁华的新华东街18号。银川剧院现已是四十年老字号,自古就有大戏院之称,在自治区和全国小有名气,现剧院是一个综合娱乐场所,又能放映电影、又能接待大型歌舞戏剧演出,并能接待各种大小会议。

您一路走来,身心都不会倦怠,美丽的回族姑娘,帅气的回族小伙,悦耳的“花儿”,整个旅程充满了民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