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百家宴,都有哪些菜名

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渐渐的,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据称在明清时极为流行。 “百家宴”三个字是如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你如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搜索,即可跳出一串相应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全国其他地方,均有类似的大规模宴会。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的村民,在2007年8月3日,准备了150多桌饭菜供乡亲们享用。据报道,此地的“百家宴”过去用来调解各村寨之间的矛盾,如今已成为各村寨增进交流和友谊的盛大聚会。今年2月4日,《重庆晚报》报道了江津中山古镇的千米老街摆起百家宴,数千人同吃团年饭,共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报道称,从2006年起,中山古镇在春节前夕都要举行一场大型团年饭——“千米百家宴”。

二、侗族百家宴,为什么说是吃完扶墙出的盛宴?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关于待客之道也有许多从古代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百家宴是侗族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在三江已有数百年的前史。百家宴是特别喜庆的盛宴,不是只为款待客人的,客人和乡民都是能够一同吃。百家宴上,侗族同胞能够畅所欲言,谈古道今,展望未来,交流沟通,增进团结。乡民们边谈边饮,百家宴从下午四点一直进行到晚上八点。侗族的饮食文明特别独特,本民族特别丰富的饮食文明中包含了许多奇特的内容,百家宴就是独特的一种,它是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饮食习俗,也是侗族热情好客的一种体现,是侗族文明内容丰富的体现形式。

据说在很久以前,侗乡因为一次灾祸,有一个人救了他们整个侗寨。他们为了酬谢他,就不断约请他到自己家做客。但他因为有事不能长时间停留,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方法,我们把自己家中最好的食物都拿出来,摆在长桌上来款待他。据说这便是百家宴的由来,也有说“百家宴”刚开始是一家有亲戚好友来串门,整个家族都来款待客人的一种典礼。不管怎么说百家宴都是侗族区域集体待客的至高礼仪。

百家宴的气氛特别的热闹和谐,就算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那纯朴的乡土气息、热情好客的乡民、浓浓的侗家风情,都会让你无法忘怀。在这里,你可以拿着碗筷,从开始桌吃到最后一桌,对心所欲的吃,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只需担心自己食量有限,不能遍尝美食。这一天的百家宴其实是为了庆祝三江县多耶节开幕式而特别预备的,所以摆在了长街上,总共有125桌,是一场吃完扶墙出的盛宴!